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松香与甘油的部分酯化反应及松香甘油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松香与甘油反应温度为260~270℃,用量配比为1∶2,催化剂ZnO用量为松香用量的0.05%,反应时间4.5h,产物羟值175.2(滴定1g产物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单酯含量48.2%,双酯含量37%;松香甘油酯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催化剂为KOH,其用量为酯的0.6%,温度150℃。测定了产物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张力δ为3.29×10-2~3.83×10-2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2×10-4~5.2×10-4mol/L,钙皂分散指数LSDP为4.2%~18.5%,对松节油乳化力EP为74~190s,浊点CP为17~81℃;环氧乙烷聚合度(n)对产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n的增加,δ先下降,然后逐渐上升,CMC、LSDP、CP逐渐升高,EP先升高,当n=10时,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机理.制备某些模型化合物,应用化学分析、IR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确认,松香酸的羧基与聚酯链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使其失去反应活性,起到封闭端基的作用.反应过程中无Diels—Alder加成反应发生.为合成性能优良的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提供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松香和甘油为原料,在磷酯类、硫酚类和多酚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浅色松香甘油酯,并考察了各类抗氧剂复合对松香甘油酯酯化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松香和甘油加入量为2.4:1(摩尔比),抗氧剂168、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923的加入量分别为松香的质量的0.3%、O.3%、0.3%,在氮气的保护下,270℃恒温反应8h后,制得松香甘油酯的酸值为7.66mgKOH/g,软化点为92.0℃,色泽为加纳色3号.  相似文献   

4.
王尧 《科技资讯》2015,13(3):93
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热稳定剂、等是浅色松香酯在合成后期需要加入的一些添加剂,浅色松香甘油酯在加入这些添加剂之后会使自身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提高。所以需要重视添加剂的作用,在浅色松香甘油酯的后期合理的选择添加剂和适量的添加添加剂。该文在分析抗氧剂和热稳定剂的作用的前提下,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添加剂在浅色松香甘油酯制备中的作用进行合理性的建议,旨在推动添加剂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中和生成丙烯酸钠盐(SA),加入环氧氯丙烷(EPC),选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TEBA),使丙烯酸钠盐和环氧氯丙烷之间的固液相反应在两相间起作用,而变得易于进行,原料转化率100%,反应在0.5-1.5 h即可完成,与国外传统的生产水平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筛选想转移催化剂,探讨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水洗分离、精馏四段工艺得到GA的总收率为78.2%,纯度为97.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合成工艺,讨论了不同的反应条件、环化温度及后处理工艺对TGIC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践表明,反应结束的最佳温度在110℃,适宜的环化温度范围是40~45℃,蒸馏温度控制在95℃所得TGIC的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合成工艺,讨论了不同的反应条件、环化温度及后处理工艺对TGIC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践表明,反应结束的最佳温度在110℃,适宜的环化温度范围是40~45℃,蒸馏温度控制在95℃所得TGIC的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催化剂,醇类型及用量,醇解时间,加料方式等各种因素对PET废料醇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此醇解物与顺酐反应,再用松香改性,制得了贮存的对苯型不饱和原酯树脂,大大提高了与苯乙烯的相溶性。  相似文献   

9.
以氢化松香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继而与丁二酸开环酯化制备了双氢化松香丁二酸二缩水甘油酯.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软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n(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n(丁二酸)=2.5:1,二甲苯10ml,收率为75%左右.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羟值数据表明得到目标产物.对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5.76kJ·mol^-1,指前因子A=3.83×10^11h^-1.  相似文献   

10.
先用高碳醇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我后与环氧氯丙空合制备长链缩水甘油化合物。用乙谜提纯,得白色固体粉末状产品,最后反应条件,颃 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4;反应时间对C12、C14、C16醇分别为6、6.5、8小时;温度控制在约45℃,收率均大于87%。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改性钨酸铵为催化剂、歧化松香和氨气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经氨化脱水制备歧化松香腈。以反应产物的酸值和折光率为指标,判断反应是否完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改性钨酸铵上歧化松香氨化反应产物的酸值为1.05 mg KOH.g-1,折射率为1.533 7(ND20),说明氨化反应完全;GC-MS分析共分离出9个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产物为脱氢枞腈和8-二氢枞腈,其质量分数分别为63.17%和13.39%;质谱分析证明存在有分子量为281的歧化松香腈的碎片;FT-IR分析显示,在2 230 cm-1处有腈的特征峰—C≡N。  相似文献   

12.
马来海松酸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马来海松酸为原料之一,合成了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简称UPR).测试了新型UPR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及固化性能等,与通用UPR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UPR的拉伸强度和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优;固化时间较长,固化放热峰较低.  相似文献   

13.
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iels-Alder加成法制备了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活性硅微粉,以室温固化催化体系进行固化,使树脂的强度、耐热性、介电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应用该树脂浇铸了JOZ-10和LCZ-35电压互感器,其工频耐压和局部放电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旋转模塑成型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因其相对较高的初始黏度和反应热而难以操作的问题,利用实验室小型单轴旋转成型机加工成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制品;通过三维显微镜、厚度均匀性分析和热重量分析等方法确定其最佳加工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填充分数0.049~0.065、模具转速15~20 r/min、模具温度30~50 ℃条件下,可得到内外表面质量较好的模制品。  相似文献   

15.
高含量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解加成法 ,通过加入适量磷酸、己二酸, 合成了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其双环戊二烯质量分数(w)可达到27.5%。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磷酸, 可使树脂色浅、透明, 而不影响树脂的其它性能; 己二酸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树脂的脆性。考察了双环戊二烯、己二酸加入量对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并与通用191# 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低粘度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二元醇的过量分率并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合成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树脂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共混活性高,且能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改性海泡石填充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用DTA分析研究了改性剂种类及海泡石用量对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的加入可显著改善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海泡石填充效果较好.海泡石的最佳用量在8%-11%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松香中灰分为评定对象,采用国标方法GB/T 8146-2003中的重量法测量松香中的灰分指标.通过对影响样品测试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说明重复性实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为实验室在相关检测中得到可靠性数据和一致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的季铵盐催化剂体系合成了丙烯海松酸环氧酯,考察了不同体系的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四正丁基溴化铵的催化活性最高,产率达95.6%。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Oh,反应温度100℃,丙烯海松酸与环氧树酯的摩尔比为2.O:1.O,催化剂用量为总投料的1%,最后通过酸值和环氧值的测定,确定反应动力学为SN2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