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地方近代史》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西藏地方近代史的起始时间、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尚无定论,该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分工教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对我说来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当时的中国学者中也没有多少人专门研究它。当时,有几本相关的思想史著作,都是哲学史,主要是侯外庐、任继愈、杨荣国诸家;吕振羽虽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但其实仍只是一部哲学史。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夏莉萍梁晓君李潜虞熊志勇/著2017年1月版世界知识出版社《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今年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教师集体合作的结晶。该教研室自1957年成立以来,编写出版过多部关于中国外交史的教材。原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主任、外交学院资深教授谢益显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主编了三卷本《中国外交史》中的第三本,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卷。这是国内公开出版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第一本专著和教材。1997年,由谢益显教授为主编、曲星教授和熊志勇教授为副主编的《中国当代外交史》出版,后来做过两次增补与再版。这几本书构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许多著名外交人才,早期有施肇基、颜惠庆、顾维钧,后期有宋子文等代表人物,严鹤龄也是其中一位名人。  相似文献   

5.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1,(22):60-61
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许多著名外交人才,早期有施肇基、颜惠庆、顾维钧,后期有宋子文等代表人物,严鹤龄也是其中一位名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史学语境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划分具有深刻的含义,比如将近代史主要看成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代,现代史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则往往以“十月革命”为标志。这一历史分期法曾经是我国世界近现代史体系的正统和主流,目前仍有学者坚持这种分期,但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它显然受到较多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中心观笼罩下的美国中国史研究,先后兴起了三种史观或分析框架,分别是"冲击—回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这三种史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美国人认识理解中国曾起到过一定帮助,但是由于其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那种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三种史观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误识。柯文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从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构想。这无疑对美国中国研究起到了纠偏作用,也对我们的近代史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找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全然无视西方在近代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和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创办的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对科举制度的批评及对中国传统教育改革等活动和思想,是符合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报刊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种类也极其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报刊史料能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因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项史料。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研究中国近代史,需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要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此外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雅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雅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更为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将是中国近代史学新科的突破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试析虞洽卿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洽卿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实业家 ,一生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 ,进行了许多实业活动。他认为交通是振兴实业的枢纽 ,因此创办近代航运业是他的一个主要活动 ;他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来保证自己事业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营谋略和经营理念 ,体现了中国近代资本家敢于冒险敢于开拓的实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这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疑问,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从某些方面来看,《中国近代史》算是蒋廷黻的一篇政治演讲稿。文中,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实的叙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及对对外战争的看法。蒋廷黻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中国现在是弱国,正在积极进取之中,争取早日富强;但在还未强大之时,应该尽量避免战争,立志改革,韬光养晦,以待将来与敌人抗衡;国力衰微之时,战必败,历史上的许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9月16日至10月1日,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邀请了著名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太平天国历史图集》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郭毅生先生前来讲学。郭先生讲学的专题有:《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太平天国的经济制度》、《魏源的经济思想》、《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等。历史系的部分师生和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石源华 《世界知识》2013,(17):64-65
刘彦一生未正式在外交部任职,却是中国近代有影响的外交家.他关于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旅大的提案,振臂一呼,全国响应.他研究中国外交史的著述丰富而影响深远.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受刘彦著作的影响很大,解放后曾向外交界推荐过刘彦的外交史著作.刘彦是中国近代第一代有民族意识、致力于维护民族利益的外交家和外交史学家.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经济思想的产生,都是一种由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所得到的最直接的反映。同样,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确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产物,其中中外贸易冲突是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近代那个特殊的社会结构里,有着中外贸易冲突出现的客观性和由此而产生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认识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当我们正在对中国的现实深沉思考时,不得不认真对历史进行反思;当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近代史进行再认识。这几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 ,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有影响力的报人 ,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与康有为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政党报刊 ,对冲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严厉的结社、新闻出版禁令 ,有开山之功 ;主笔《时务报》风行天下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主张 ,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 ;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 ,宣传西方先进思想 ,提倡民主民权。他所创办、主笔的这几份报刊在各自生存的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了报纸的宣传、鼓动、引导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洪秀全用特殊的宗教来发动农民,曾占据半壁河山,盛极一时,但最终还是以悲剧而结束,它不仅给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广大的农村更是一场浩劫。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四年八月九日,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諾夫聯名提出「關於近代史教科書綱要的見」,其中關於世界近代史應從那裏開始,作了正確明白的指示:「由於在各資産階級國度的近代史中(如果說俄國十月革命以前的時期),最主要的,是法國革命之勝利以及資本主義在欧洲和美洲之確立,所以我们認爲,如果近代史教科書從法國革命那章開始,是比較的好。爲着同以前的事件聯系起来,可以在前面放上一章不太長的引言,簡要地敍述荷蘭革命和英國革命的主要條件;而把荷蘭革命和英國革命事件的详细講述,放在中期歷史教科書之末尾。」蘇聯歷史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