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志伟 《科技资讯》2009,(24):110-110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人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水资源缺乏是未来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天津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因此把天津市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在阐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天津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所取得成绩以及其中的不足,从增强公民节水意识,改革节水体制、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稳定节水资金渠道等角度提出了天津市在进一步建设节水型社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贵阳市2008年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60m^3/人·年,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属中度缺水城市。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首要的解决途径。以贵阳市为例,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个人提出的粗浅看法,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3.
针对阜新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为507m^3,属于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地区。提出了解决资源性缺水的问题,除进行跨地区、跨流域引水外,还要进行水资源涵养。水资源涵养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工程措施,二是水利工程措施。植物工程措施,主要对造林工程和种草工程的作用和品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又提出了深度开发雨洪水,开发云雨资源,来保证涵养林草的成活率和林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建立节水型社会之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从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三方面加以阐述,旨在提高人们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微观上从资源利用的高效率,阐明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城市的重要性;中观上从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论述构建节水型经济的思路和措施;宏观上从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相适应,阐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框架、机制、途径及西北地区节水性建设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荥阳水资源短缺、风沙肆虐、水质恶化的现状,结合资源型、管理型缺水的实际,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管理、水资源承载力及用水结构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及机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高效节水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及节水宣传等五条治理措施,并就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厦门是一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的40%。主城区是海岛,原水80%靠外来水源调配。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对于厦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厦门,最终实现厦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辽宁阜新为例,阐述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调查节水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立节水型社会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1.水资源特点 丰镇市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6mm,其中6~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77%,近十年来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10%左右。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65m^3,为全国的41%,顷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675m^3/hm^2,  相似文献   

10.
张为  郭立磊  于琳荣 《甘肃科技》2010,26(23):48-51,38
水资源是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成为该地区最活跃、最敏感的因子。笔者通过分析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总结近些年水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水资源需求与供应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用水方式、用水制度和用水观念,为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经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特殊商品 ,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除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外 ,还需要采取经济手段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通过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 ,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方式 ,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的。由于水的流动性、随机性、可再生性以及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专有性、多功能性、广泛使用性等特点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用法律强制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或公共所有 ,即其所有权———水权属于国家。这不仅决定了水资源的占用、使用、收益及处罚…  相似文献   

12.
张朝晖  王秀丽  王勇 《科技信息》2007,(13):229-229,212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郓城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对于解决郓城县水资源紧缺矛盾、实现郓城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佰案  常楠 《科技信息》2011,(33):I0364-I0364,I0347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22亿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m^3左右。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根据预测: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2050年缺水160亿m^3左右,由此可见,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保护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论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建筑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资源的现状和建筑节水对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意义,并从推广优质给水管材、节水型卫生器具、采取减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筑节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源,是地球上生命繁衍和人们生产生活不能缺少和无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也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水,而农业生产和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水,水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00m^3,为全球人均拥水量的四分之一,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772.2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30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水利部统计,  相似文献   

16.
水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厦门是一个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海滨城市。20世纪末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要缺水城市。厦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9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40%,福建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5%.且城区供水系统80%的原水依靠外来水源调配。近年来,为解决工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厦门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工业节水与重复利用.并将之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与2000年相比.厦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0.1%。工业供水总量仅增长了89.5%.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0.85%。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和促进了厦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最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盆地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盆地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陶攀  徐鹏 《甘肃科技》2011,27(6):3-4
沙河市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221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42.8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200m3的15.6%,不足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34%。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年降雨80%左右集中在汛期的几个月内,往往造成汛期洪害,枯季河水断流,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已成为沙河市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增大。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耦合,设定4大类情景,即现状保持型、农业节水型,南水北调(SNWDP)型和综合发展型(S1~S4),模拟华北平原2009~2028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种情景下总需水量呈增长趋势,到2028年,S1~S4下华北平原总需水量分别为595.7、543.1、596.9及544.3亿m~3,相应的缺水指数分别为0.509 5、0.429 1、0.251 4及0.177 1;(2)农业节水措施与南水北调工程的结合,才会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的恢复、缺水程度的缓解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3)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缺水的问题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但可以通过采用南水北调与节水措施相结合来缓解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而且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破坏资源、恶化生态环境、给社会带来灾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显得非常突出。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88位。据统计,全国有1/4的国土面积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