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通说认为,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但究其实质而言,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格关系。进而言之,人格就是人的资格,是人与动物最根本之区别。人的资格应该解释为个体人实践自己的意志的资格。所以,意志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非凡,是研究一切民事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涉外民事关系必然大量发生,本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对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国内研究较少的调整涉外民商关系的国内实体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主体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哲学上的主体与法学上的主体不是同一概念。判断某一事物能否成为主体的本质要件是其是否拥有独立意志,但该主体要成为法律上的主体.其意志还需得到法律的确认.这取决于法律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意志是主体的根据、核心和灵魂.主体是意志的存在形式;并探讨了自然人、法人和国家三类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具体关系,提出具有独立意志是他们成为民事主体的根本原因.而不具有独立意志的其他社会组织存在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深入,意思自治原则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涉外法律适用法,它的实施对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出席民事再审庭审,是检察机关使抗诉权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立法并没有对检察人员出席民事再审庭审的地民职责作出规定,导致实践中检法两家的冲突。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再审活动中处于既是监督人又是抗诉人的特殊的地位,由此决定其职责亦包括支持抗诉与对庭审的监督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民事法律关系是两个平等主体问的法律关系。在考察民事法律主体的行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对民事中的意志进行考察。可以说,没有意志,不成民事。本文将从民事主体、民事行为、和民事行为的效力这几个纬度进行考察,探索意志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事习惯是制定民法典时重要的本土资源。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调控功能,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里,应确认民事习惯的补充性法律渊源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考察民事主体时应摒除近代以来权利本位的影响,不再从权利角度定义民事主体,而是扩展视野,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并联系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确立民事主体。要在这种新思路下审视民事主体制度的建立,构建开放、统一的民事主体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事审限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诉讼制度,从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角度看,我国对民事审限制度极为重视。因为设置民事审限制度是维系我国司法判决正当性的需要,且此制度与我国的诉讼模式和基本诉讼制度相协调。然而,该制度在理论界仍存在诸多争议。审限制度的存废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从目前中国的国情考量,审限制度的确立和严格执行有利于缓解诉讼拖延问题,增强司法效率,并逐步实现司法公正。但随着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审限制度应该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11.
胎儿能否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问题,理论界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分析,提出活着出生的胎儿属有限民事主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邻接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分析了邻接权和相关权益.提出期刊出版者应提高编辑法律意识,规范出版行为,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他人对其作品的非法使用,并与用户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同时,相关部门应建立系统的著作权保护工程,平衡相关方面利益,完善邻接权权利范围和保护措施,从而依法保护期刊网络出版者的邻接权.  相似文献   

13.
论非洲人权法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私法自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法自治是私法的最高原则和本质要求。本文对其涵义、历史发展及功能进行了论述,说明这一原则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非自愿移民.虽然国家的有关政策体制在不断完善,但是移民事件和移民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和尖锐.文章分析了新颁布的物权法对我国征地移民安置的法律效应,回顾了我国移民安置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和建议,并对我国移民安置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社会的目标之一是限制公权,尊重和保障私权。从私权保障的视野看,《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在立法宗旨和原则、立法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该法进一步规范和限制了公权力的行使,保护了私权利,较为全面地实现了对公民私权利的保障。但该法相关规定仍存在缺憾,如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没有扩大、立法原则的规定仍有欠缺、对公民权利义务以及警察权力义务限制的不对等等,导致私权利保障不足,有待在立法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迄自清末延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法律传统的历史选择;大陆法系法典化浪潮的影响;急功近利式法典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与理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社会法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感觉到法律的优势,并越来越依赖法律.然而,人们为什么要信赖法律?法律又是否值得人们去信赖?从理性与法律关系的看,法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人们信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民风属于地方化范畴,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风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摈弃镇江民风中的消极因素,培育、倡导镇江民风中的积极因素,可以增强地区发展的活力,推进镇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开放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正律以外的大量史料的考证足以说明:既然中国古代曾有辉煌的国际和国内贸易是不争的事实,且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大量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存在亦不容置疑,那么,只要转换思路,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渊源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不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实在体系,而且能够概括出其特有的调整模式。这无疑对目前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