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在非均匀磁场作用下的两混合自旋(1/2,1)各向异性海森堡XXZ模型的热纠缠特性.在均匀磁场下,随着各向异性参数的增加,临界磁场和临界温度都增大.在非均匀磁场体系中磁场不均匀度在提高纠缠的临界温度和扩大纠缠存在的范围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均匀磁场作用下2量子比特各向异性海森伯XXZ模型的热纠缠态,讨论了外加均匀磁场对XXZ模型的2种特殊情况即各向同性海森伯XY模型和各向同性海森伯XXZ模型的纠缠度的影响.对于一定的温度,耦合常数绝对值的增加能够增加纠缠度,但是纠缠度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直到临界温度时纠缠度为0.当外加磁场强度大于一定值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纠缠度和临界温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含杂质三量子位Heisenberg XXX 链中的纠缠现象,并给出了纠缠C的解析表达式.结果发现对杂质格点与正常格点间的纠缠,C只存在于J1>J(当J>0时)和J1>0(当J<0时)两个区域,且在这两个区域内纠缠C和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均随着J1的增大而增大;当J1(≥)|J|时,C=0.5,Tc=3.41448 J1.对正常格点间的纠缠,C只存在于J>0且-2J<J1<J,在该区域内随着J1的增大,纠缠C和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均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为零,当J1=0时它们分别达到最大值Cmax=(e4J/T-3)/(e4J/T+3)和Tcmax=4J/ln3.  相似文献   

4.
利用负值度(Negativity)研究了两量子比特各向异性海森伯格XXZ模型在外加不均匀磁场下的热纠缠.耦合系数越大,系统的纠缠度越大,临界温度越高.磁场越大,临界磁场越高,但系统的最大纠缠度却降低,且负值度随的绝对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外磁场、温度、自旋粒子间耦合系数、非对称系数对系统纠缠的影响,研究了均匀磁场中二量子比特海森堡XYZ链中的热纠缠现象.结果表明,系统的基态纠缠随着外磁场B值的增加,保持一段恒定且最大值后,在一个临界点Bc突然下降.耦合系数Z值的增加可以使纠缠无论是在温度方向还是在磁场方向都能扩展.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增加非对称系数γ值可以使纠缠在超越临界磁场Bc后的复苏值和范围都增加.这些结果为用磁场、自旋粒子问耦合系数、非对称系数来操纵系统纠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四比特伊辛模型在X—Y平面外磁场作用下的热纠缠,得到了用Negativity定义的相邻和相间自旋之间热纠缠的解析形式.发现热纠缠随外磁场和温度的变化发生显著的变化.改变外磁场强度可以提高纠缠消失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7.
由于制备与传输中的环境耦合,现实中的纠缠态大部分是非最大纠缠态.在研究现有量子受控传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非最大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概率地传输N粒子部分纠缠态的量子控制方案,在该方案中,利用非最大(N+2)-粒子GHZ态作为量子通道,在发送者进行一次Bell基测量、N-1次Hadamard门操作及|0〉和|1〉基测量,控制者实施一次Hadamard门操作及|0〉和|1〉基测量之后,接收者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再进行一些适当的幺正变换以及一些必要的投影测量就实现了N粒子未知量子态的受控传递.该方案是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态的概率受控的隐形传态方案,并且成功的概率为2|a|^2。  相似文献   

8.
两量子比特海森伯模型的热纠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两粒子的XYZ海森伯模型的热纠缠态,并讨论了这个系统哈密顿量中的参数和温度对纠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温度,耦合常数的增加能够增加纠缠度,但是纠缠度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直到临界温度时纠缠度为零.  相似文献   

9.
利用无磁场、纵向磁场和横向磁场3种热处理方式,制力求4种不同Nb、Mo含量的Fe74.5Cu1M3Si12.5B9.5(M为Nb、Mo原子质量百分数之和)纳米晶试样,分别测量试样的复值磁导率|μ|O.3,矫顽力|Hc|和铁芯损耗Pco.2,分析试样的频谱特性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Mo的Fe74.5Cu1Nb3Si12.5B9.5合金的|μ|0.3随频率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最小,需含Mo的Fe74.5Cu1Nb2Mo1Si12.5B9.5合金的|μ|O.3值最大,且|H|和Pco.2的值最小.在3种磁场热处理中,无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大,且|Hc|和Pco.2的值最小;而纵向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小,且|Hc|和Pc02的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较好的远程制备多粒子的纠缠态的方案,先讨论用(N+1)粒子的纠缠态作为量子通信信道制备2N粒子的纠缠态.然后在研究用一个(N+1)粒子的纠缠态和一个(N+2)粒子的纠缠态作为量子通信信道制备(2N+1)粒子的纠缠态.与现在已有人提出的制备多粒子的纠缠态的方案相比,这个方案的优点是仅花费了两位经典位和只有一次两粒子的投影测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利用开放海森堡铁磁自旋链为信道双向传输量子纠缠的方案.通过对量子信道施加静态磁场.可以实现自旋链两端纠缠的周期性交换.经过一个交换周期的时间演化后,原本属于孤立量子比特和自旋链某一末端粒子之间的纠缠会转换成该量子比特和自旋链另一末端粒子之间的纠缠.分析了交换行为和自旋链长度、磁场、耦合强度、各向异性常数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由4个粒子构成的简单系统中类似的纠缠交换行为。  相似文献   

12.
海森伯格XXZ模型的热纠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值度(Negativity)是一种通用的纠缠度量,可方便地计算两体量子系统的纠缠度.利用负值度研究了两量子比特各向异性海森伯格XXZ模型的热纠缠,讨论了在热平衡时温度和外加磁场对热纠缠的影响.当温度小于临界温度时,热纠缠的大小依赖于外加磁场的强弱;当温度大于临界温度时,纠缠消失.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个等离子体系统内粒子传输模型,研究在一个ECR等离子体系统中,如何通过某些环境参数的变化来使得沿微管表面传输的粒子产生净流动.在此模型中,在非平衡热涨落、磁场作用、外场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共同驱动下,可以得到一个净几率流J,当这些因素彼此竞争彼此作用时,J可以随着某个参数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改变.此外,通过理论模型的计算,得到了J关于不同参数的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对强度相等的两态叠加多模量子纠缠态(2MQES)光场|ψME^(2〉q的广义非线性高次Y压缩效应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2MQES光场|ψME^(2〉q的广义电场分量和广义磁场分量可分别呈现出广义非线性等幂次奇次Y压缩效应,且压缩规律相似,而磁场分量的压缩幅度和压缩量较大;同时指出导致2MQES光场|ψME^(2〉q的广义电场分量和广义磁场分量存在广义非线性等幂奇次Y压缩的根原在于模间的量子干涉效应、态间的量子干涉效应以及模问和态间的量子纠缠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自旋为1/2的粒子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该系统哈密顿量具有SU(2)代数结构.用代数动力学方法对此系统进行求解,得到了严格的解析解.基于严格解,就可构造一位量子逻辑门.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和频率,可以控制该量子逻辑门,实现一位量子逻辑门的任何操作.  相似文献   

16.
使用协作参量(concurrence)推导了掺杂Heisenberg XXX链在受到外加时变磁场时纠缠度的表达式,并计算分析了该模型在杂质影响下的热纠缠和时间纠缠.随着杂质格点与正常格点之间的耦合强度J的增大,在不同的区间内,系统的纠缠特性明显不同,其中一种具有典型的过渡性质.在正常区间,系统的热纠缠表现出类似的演化性质,但其初始纠缠度和临界温度T c具有很大不同,系统的时间纠缠呈相似的周期性演化.在过渡区间,系统的热纠缠和时间纠缠与正常情况相比均产生了明显变化,体现出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negativity的概念,研究了(1/2,1)混合白旋各向异性XY模型的量子纠缠,得到了两个白旋在外场中的有限温度时的量子纠缠的数值结果.发现该系统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当温度大于Tc时,量子纠缠消失.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变化磁场环境下,海森堡XXZ模型的热力学纠缠性质.通过计算,得出热力学纠缠度解析表达式,由模拟表明,系统纠缠度对变化的磁场、各向异性参数、温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为提高系统临界温度,给出了磁场强度范围和各向异性参数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序算符乘积内的积分技术(IWOP),建立了实参量的两粒子体系纠缠态|ζ〉新表象,研究了这种新表象的性质,介绍了|ζ〉在量子隐形传输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这种实参量的|ζ〉态,既是完备正交的,又是纠缠的,确实构成一个新表象.利用|ζ〉作为量子传输通道,通过一个幺正变换可以实现单模任意量子纯态|ψ〉3的隐形传输.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静电探针对弱磁场中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测量了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结果表明,离子密度随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电子温度随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在磁场中,离子密度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电子温度随磁场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