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野牦牛的起源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牦牛体形庞大,四肢粗短,在后颈部有一明显的隆起。大多数野牦牛都是黑褐色的,偶尔会出现棕色、金黄色个体。体重可达600-1200公斤。 野牦牛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发生历史。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以及至亚洲北部。现在野牦牛几乎仅幸存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分布区域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之上,不足40万平方公里,估计世界上现存的野牦牛总数不超过15,000头。  相似文献   

2.
《巴州科技》2004,(1):26-33
野牦牛现仅存于青藏高原。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由于过度猎杀使其分布区和数量锐减。1984—1994年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调查显示野牦牛存留着几个小种群,且大多分布在海拔4500m以上、面积约40000km^2(基本上在西藏自治区)的高山草原和高山荒漠。面积为28.4万km^2,与其他两个小分布区相邻的羌塘自然保护区占据着其分布区的大部,估计有7000—7500头野牦牛。野牦牛种群总数可能在15000头左右。为食其肉而猎杀、放牧进入野牦牛的最后领地以及与家牦牛的杂交是影响野牦牛种群的主要原因。只有受保护的羌塘自然保护区北部能提供给野牦牛一片栖息地。  相似文献   

3.
分布在青藏高原某些地区的野牦牛,是我国一种著名的特产珍贵动物属于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国内除北京动物园外,只有一两家动物园养过它.国外则至今未曾展出过.所以野牦牛又是稀有的展览动物. 我国饲养野牦牛开始于1969年.由于运输上的问题,野牦牛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运到北京动物园后不久皆因病死去.1972年2月又从青海省曲马莱马场获得二对,除一公牛因途中受重伤死去外,其余三只(一公两母)皆成年.从1973年起至1980年止,已繁殖6只,皆为单胎. 野牦牛的展出、繁殖成功,已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的广阔天地里生活着许多人们熟知的动物,如雪豹、狼、野牦牛、藏羚羊,胡兀鹫、黑颈鹤等。另外,一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如高原鼠兔等,由于数量众多.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青藏高原自新近纪以来强烈的隆升,使自然环境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深刻的改变,许多新的物种或受遗传基因和生态习性的影响,或因形成较晚,迄今仅在高原分布,形成了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种,其中还包括多种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如藏羚羊、藏雪鸡、野牦牛、雪豹、斑榛鸡、西藏山溪鲵等动物物种,冬虫夏草、红景天、藏茵陈、大黄、秦艽雪莲等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6.
想去“不毛之地、死亡的土地、亚洲干旱中心”转转吗?这里海拔平均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高寒而缺氧,气候变化无常,连魔鬼都不爱住。可这里却是各种各样珍禽异兽的地盘,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等,常常成百  相似文献   

7.
国家测绘局最近向科学界公布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测量高度:8846.27米。这个数字比地图上标的8848.13米矮了1.86米。科学家天天都在说青藏高原每年都在上升,而耸立在喜玛拉雅山群峰之颠的珠穆朗玛峰却比17年前测的高程矮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珠峰还在"长个" 正在青藏高原考察的中科院地理所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印度板块每年以5厘米的速度向北推进,青藏高原目前正处于强烈隆起期,喜玛拉雅山年平均上升1厘米,而她的最  相似文献   

8.
兽类中的高原明星是野牦牛,而鸟类中的高原明星则非斑头雁莫属。斑头雁(Anser indicus)最显著的特征,是头枕部有两道黑斑,它是中国青藏高原及邻近山区特有物种。冬季斑头雁在藏南及邻国印度、缅甸越冬,春季返回高原繁殖,偶然也分布至泰国、越南及一些中亚邻国。在新疆考察多年,经常在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见到这种雁的行踪。与国内其它雁鸭类不同,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的冰川与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的西南,跨新疆、甘肃、四川、云南四省区,总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不仅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平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而且有许多超过雪线、海拔在6,000~7,000米的山峰。青藏高原与南极、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辽阔,地势复杂,在95970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包括了从海拔10米以下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由于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0%左右,因而、我国地形上很大的一个特点是高原较多。研究、了解并掌握高原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的人体生理特点和机体对高原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鹤舞央隆     
正2017年春季,作者在祁连山调查雪豹时,在央隆乡湿地偶遇世界级濒危动物——黑颈鹤。在河西走廊的广大区域内,作者遇到黑颈鹤是偶然情况吗?黑颈鹤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世界各国又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东西绵延800千米的祁连山横亘于青海和甘肃之间,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在这片苍茫的群山中,生活着雪豹、棕熊、野牦牛、藏  相似文献   

12.
青芷公路清水河二○三米钻孔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公路横贯青藏高原,自昆仑山垭口至唐古拉山南麓要穿过长达500余公里的多年冻土地带。尤其在长江河源高平原地区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孕育的中心。为搞清青藏线多年冻土形成的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交通部第一铁路设计院在沿线打了若干钻孔,其中楚占2孔位于楚玛尔河高平原不冻泉至五道梁间,清水河旁,青藏公路里程碑654公里加500米处。海拔4400米左右,井深203米(通称203孔)。1967  相似文献   

13.
<正>青藏高原风光独特、美丽神秘,是许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所。青藏高原能否成为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胡兀鹫的生存又有怎样的影响?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是一种曾经在欧亚大陆广泛存在的大型猛禽,如今在大多数区域已难觅其踪。就体型而言,胡兀鹫是欧亚大陆翼展最宽的猛禽之一,普遍翼展将近3米,少数记录的标本翼展略超过3米。其活动范围很大且巢域广阔,但属于定居型鸟类。青藏高原风光独特、美丽神秘,是许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庇护所。青藏高原能否成为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胡兀鹫的生存又有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17,(5)
正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是我国自然生态重点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分布着多种珍稀动植物,如雪豹、藏羚羊、野牦牛以及油麦吊云杉和红花绿绒蒿等。2016年9—10月份,作为地理摄影爱好者,我和朋友们怀着探寻自然之美的初衷来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是这次三江源摄影之旅,让我有幸见到了大片开放的线叶龙胆。眼前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蓝。深秋时节,阵阵  相似文献   

15.
陈昌毓 《大自然》2012,(1):18-19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700千米,南北宽约1400千米,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4500~5000米,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相似文献   

16.
在大气运动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地球表面特性的影响,除海洋以外。高原是影响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又高又大地形复杂的高原,天气变化剧烈,具有独特的天气气候特征。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天气系统,不少产生于青藏高原。东亚和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也要受到青藏高原的制约。国内外气象科学工作者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已在多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本文的目的是把  相似文献   

17.
从LDH同工酶的分析探讨野牦牛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野牦牛血清LDH同工酶并对之作理化分析,发现它具有H型亚基占相对优势的酶谱分布特征,各同工酶在单位时间内的活力、作用pH区限、热稳定性及对尿素变性剂的抗力显著不同,测定4种牛血清LDH的活力结果表明,野牦牛的总活力和比活力最大,次为犏牛,黄牛,而牦牛最低,结果为犏牛杂优效应分析和牦牛育种方案——导入野牦牛血液(基因)提高家牦牛生产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生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候鸟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域辽阔,地形多样.西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往北、往东,则高原、盆地相间,高差极大;再往东则地形开阔,仅局部群峰突起,丘陵、平原交错,海拔高度多在500~1000米;而沿海地带海拔大部分在50米以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9,(4)
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的野外采样中,获得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两组树木年轮资料,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最独特的树木年轮数据。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资料的取得,为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气候研究提供了又一批长时段高分辨率的宝贵资料。去年秋天,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副研究员康兴成在青藏高原靠近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的昂仁县境内获得了两组柏树年轮数据。据初步分析,该样品为喜马拉雅柏树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时期及其幅度,论述了古季风气候形成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咒的特征。晚更新世束,青藏高原上升到3000米脚上,高原季风开始形成。根据第四系地层和古生物特点,认为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古季风特点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