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前期试验筛选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种的生物特性,分别测定了耐冷菌的生长曲线以及温度、pH值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前期试验分离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在10℃低温下均能正常生长,且能保持较高的代谢活性,耐冷菌受温度的影响显著,温度过高(高于15℃)或是过低(低于8—10℃)都会影响耐冷菌的生长情况。2)低温时反应器中SRT为6d以上,才能保证耐冷菌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种。3)弱酸、中性环境适宜低温耐冷菌的生长,弱碱环境也较为适宜耐冷菌的生长。筛选出的耐冷菌是适于城市污水的,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应充分考虑进水酸碱度的影响,避免对耐冷菌造成毒害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华中某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3株高效石油降解菌S-4、S-5和S-7,在30℃,200 r/min恒温摇床上震荡培养14 d后,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1.60%、40.59%和43.53%。经16S r DNA基因序列鉴定,S-4、S-5和S-7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Kosakonia属。通过实验表明,菌株的最适降解pH为7,最佳氮源为硝酸铵(NH4NO3),最佳氮、磷比为5:1,在添加营养元素的条件下,经过48 d的降解,S-4、S-5和S-7菌株对土壤中石油烃总降解率分别为74.24%、71.66%和80.29%。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复合耐冷菌特性和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性污泥在低温(4-8℃)下的驯化、培养和分离,得到6株低温耐冷菌.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在聚氨酯填料上.提高了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效率,COD去除率提高了30%.同时解决了常规固定化颗粒易破碎而无法实现工程应用的问题.通过对耐冷菌生物膜生物量和酶活性分析,探讨了固定化混合耐冷菌处理低温废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耐盐基因工程菌降解偶氮染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通过将耐盐基因BADH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构建耐盐基因工程菌,并考察了盐度、诱导剂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pH值、温度、染料浓度对降解酸性红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的耐盐性较E.ColiBL21有很大提高;降解酸性红B的最适条件为pH=6.5,温度为35℃;在10%(质量分数)盐度条件下,基因工程菌对5种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均好于E.ColiBL21。  相似文献   

5.
外加氮源强化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从天津、大连和上海附近海域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T4、R4和D3,研究了外加氮源对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降解柴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加氮源有效地促进了微生物对柴油的降解并增强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R4和D3的最优氮源为NaNO3,T4的最优氮源为NH4NO3,最优碳氮比均为20:1;细胞表面疏水性与柴油降解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脂肽结构且添加氮源后疏水基团含量明显增加.外加氮源可以使混合菌的柴油降解率大幅提高,其中复合菌T4/R4、T4/D3、T4/R4/D3表现出了高于理论值的协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判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探索其特性。方法通过从富油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排油活性等方法筛选高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并鉴定;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提纯后HPLC-MS法分析产物结构并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菌BD-5,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为8种鼠李糖脂同系物的混合物;鼠李糖脂溶液对液体石蜡、柴油和甲苯都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当鼠李糖脂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长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随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摩尔增溶比(MSR)的变化关系为正十六烷>萘>菲>芘。结论 BD-5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突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得到3株石油降解菌HZ-01、HZ-02和HZ-03,通过对16S rDNA序列测定及生理生化实验,对3株菌进行初步鉴定,并通过石油降解率测定、排油圈大小测定等研究其石油降解特性.结果表明:3株石油降解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并且HZ-01、HZ-02和HZ-03都能产生...  相似文献   

8.
一株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乙恢昴芤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 ℃.经3 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 %~57.2 %.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菌株协同降解石油的能力与机制,获得更高效的石油降解菌群,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油泥样中筛选获得十株具备石油降解能力的细菌命名为X-SY 1~10,并构建了一个更优的降解石油降解菌群。研究了各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生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并鉴定了各菌株种属以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菌株降解前后的石油组分。结果表明,菌株X-SY 1的石油降解能力最高,达到了49.9%±1.9%,且能够高效降解短碳链烃组分,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SY 6的降解谱最广,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X-SY 4产表面活性剂能力最强,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根据以上结果搭配菌群并测定菌群的石油降解率,得X-SY 1、X-SY 4、X-SY 6组成的菌群降解率最高,达到了58.6%±2.1%。说明合理搭配产表面活性剂菌株与降解谱互补的菌株这一策略能有效提升总石油降解率,为石油降解菌群搭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经过10℃下7天驯化,活性污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污泥驯化完成,此时污泥中的优势菌种为耐冷菌;通过反复分离得到32株在10℃下生长良好的优势菌株;再通过初筛阶段测定平均OD值,复筛阶段测定模拟生活污水COD去除率,筛选出低温情况下生长良好且COD去除效率高的五株菌株;通过菌落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得出高原地区的优势低温耐冷菌分别为: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好氧杆菌—嗜冷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和球菌—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黄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碱杆菌属。  相似文献   

11.
以海水产酶发酵培养基为对照,研究了多种离子对P. sp. SM9913 胞外蛋白酶分泌的影响. 结果表明,淡水培养基添加NaCl浓度越高,胞外蛋白酶的酶活也越高. K+、Ca2+、磷酸盐的协同作用促进胞外蛋白酶的分泌. Mg2+能够明显抑制胞外蛋白酶的分泌. Fe3+对胞外蛋白酶分泌影响不明显.Sr2+、F-、B-这3种离子单独作用时都能促进胞外蛋白酶的分泌;但是这3种离子协同作用劣于单独作用. 实验浓度下上述多种离子协同作用可明显促进胞外蛋白酶的分泌. 该研究为深海适冷菌P. sp. SM9913 的淡水化培养和进一步研究胞外蛋白酶的分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初步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得到5株能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菌株(P1、P2、P3、P4、P5). 根据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对菌株进行鉴定,P1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P2为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sp.),P3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4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5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 对这5株菌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1、P2、P3、P4、P5在水样pH分别为9、7、8、8、8时,出现最大降解率,在10 g/L原油培养基中培养7 d分别能降解50.20%、55.59%、61.90%、55.66%和55.95%的原油. 接种量、盐度、通氧量、温度、油质量浓度、营养盐对石油的降解率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对残油组分的GC-MS分析,确定各菌对C7~C17的直链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从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5010m的底泥中共筛出八株可产脂肪酶的菌株,其中的两株生理生化特征极其相近的菌脂肪酶活性最高,并且对橄榄油平板产生荧光。对两株菌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产物序列,确定这两株菌均属于发光杆菌属,但是和该属的各种还有一定差异,对其分类地位的最后确定还需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其中D2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35℃左右,证明其脂肪酶为低温酶;最适作用pH值在7~9之间,最适pH值8。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几丁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和平板法从北海红树林土样中分离出可降解几丁质产生透明水解圈的细菌8株,并从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转化几丁质产氨基寡糖素较好的菌株(HB003,下同),经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几丁质转化产氨基寡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落圆形、湿润、浅黄;细胞杆状,大小为0.5×1~2 μ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单根极生鞭毛,可运动;兼厌气,中温性,生长最适起始pH7.5~8.5,25~35℃,耐盐,其在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基质的液体培养基,起始pH 8.5,30℃的条件下静置发酵6 d,可产氨基寡糖素153.5 mg/L.  相似文献   

15.
四川泡菜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种四川泡菜汁为材料,分离到11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株,接触酶实验呈阴性.从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菌株,菌株编号为0708262-1.采用乳酸定性分析测出该菌发酵产物为乳酸.之后经Biolog微生物鉴定仪进一步鉴定,确定该菌株为Lactococcus lactis.该菌株的最适生长pH 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 ℃,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16.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毒死蜱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W-1,TW-1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研究了外界因素初始pH、外加碳源质量分数、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培养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7.5,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历时72 h,毒死蜱的降解率可达73.97%.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圆二色(CD)光谱分析了适冷蛋白酶MCP-01和中温蛋白酶BP-的二级结构。与BP-01相比,MCP-01具有较低的α螺旋含量和较高的无规则卷曲,表明适冷蛋白酶MCP 01的结构可能具有较高的柔性和较低的稳定性。测定MCP-01和BP-01的变性温度表明,MCP-01的变性温度比BP 01 低10.7℃。测定了变性剂盐酸胍(GuHCl)、2,2,2 三氟乙醇(TFE)对MCP-01和BP-01结构的影响。盐酸胍使MCP-01和BP 01变构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3.0mol/L,TFE造成MCP 01和BP 01开始变构的含量分别为20%和30%。这表明,与中温酶相比,变性剂在较低浓度下就可使适冷酶变构,从而造成活性的丧失。检测了两种蛋白酶在保温过程中构象的变化情况。不同缓冲系统明显影响MCP 01的构象稳定性,MCP 01在不同缓冲液中构象稳定性为:碳酸缓冲液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聚合物驱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导致聚合物驱产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含聚丙烯酰胺的产出液外排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回注将对油层产生致命性伤害.从含聚丙烯酰胺的废水中初步筛选到一株以聚丙烯酰胺为碳源的降解菌,命名为PM-1.经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pH值为7.5的条件下,降解5d,500mg/L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38.4%.  相似文献   

19.
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其脱硅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找到能从高硅含量铝土矿中脱硅的细菌,利用常规微生物筛选技术,从硅酸盐肥料中筛选到3株编号为JXF-1,JXF-2,JXF-3菌株,通过形态学研究,并与标准的胶质芽孢杆菌的生化特征比较,表明JXF细菌为胶质芽孢杆菌。使用JXF-1菌株对5种不同铝硅酸盐矿物的铝土矿进行了生物脱硅条件试验研究及脱硅效果分析,表明该硅酸盐细菌具有一定的脱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