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知识网络鲁棒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与一般的复杂网络相比,知识网络涉及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点:知识和知识主体.在进行鲁棒性研究时,必须对二者进行综合考虑.为此提出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知识网络鲁棒性分析方法,该模型可根据组织中知识与知识主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二者集成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联节点删除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并提出了度量知识网络鲁棒性的专有知识率、专有知识加权比率、知识网络抗毁性、核心领域知识网络抗毁性等指标及其分析方法,解决了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分析及度量的问题,并可应用于组织知识资源的安全性评估、发现易流失知识以及评价组织成员的知识重要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电子邮件网络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挖掘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利用日志数据分析国内某高校电子邮件网络的特性。提取了两种网络:非交互网络和交互网络。结果发现两种网络均有很强的度和强度相关性,但是同配异配性质并不明显。此外,发现高强度节点之间存在富人俱乐部现象,而大度节点之间不存在此现象。最后利用加权适应度算法划分了加权网络的社团结构,发现社团规模累积分布满足幂律分布。结论为进一步建模仿真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3.
老节点间有相互连接的供应链型有向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有向复杂网络老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提出Poisson有向网络模型。发现这类网络节点的到达时间服从Γ-分布,从而,获得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Poisson有向网络的稳态平均入度分布和稳态平均出度分布表现为幂律分布,它的出度分布幂律特性受老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控制,但是入度分布与该概率无关.  相似文献   

4.
合作与竞争驱动自然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多个网络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特征向量中心性,在网络的网络基础之上提出合作竞争模型,定义网络之间对外是一种竞争关系,对内为合作关系。揭示合作竞争特性,依据节点的重要性不同将合作策略与竞争策略进行了分类,研究模块网络间不同合作策略对集群网络乃至整个网络的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重要性越大的节点间的结合能够给网络带来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转载关系构建了新闻转载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分别研究了其无向无权网络、无向加权网络以及有向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表明新闻转载网络具有无标度、小世界以及异配连接倾向等特性,并发现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通过比较加权网络与无权网络在组织结构上的异同以及分析网络的有向性特征,表明了权值和方向对网络新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科学视角探索企业合作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网络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建立了企业合作网络模型,考察了企业合作网络,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该网络的特性,与实例相比较,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出在不同属性下的企业的不同排名状况.这说明该模型可以作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选择的一种方法,可以在虚拟企业网络相应建模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人才培养的超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定量化方法的组织人才培养超网络模型.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建立人员网络、物质载体网络和知识网络,再根据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建立超网络. 在超网络中,依据知识网络和人员网络之间的关系确定易流失知识和易流失领域,然后确定组织需要的知识.提出计算组织需要知识与人员知识相似度的算法,根据算法计算的相似度大者被确定为培养人选,然后依据组织需要的知识对培养人选进行培养. 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主"生成于网络社会,作为虚拟现实的政治形式,为"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提供了新途径,即为国家、官员、社会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政治参与的要求与实践、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平台;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具有任意度分布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建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给出复杂网络节点连接度分布与节点度秩函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任意度分布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建模方法。以无标度网络和指数网络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0-2010三十年的重要中文学术期刊中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数据, 分析了中国学科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 这30年的数据被分为三部分: 1981-1990、1991-2000 和2001-2010, 分别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并分析其特征. 通过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学科知识网络是一个规模较小但高度连接的网络. 它的连接结构是均匀的,但是权值的分布却具有幂律分布的特征. 在30年中, 网络的连接紧密程度大幅增加, 但是其度分布的均匀性和边权分布的不均匀性却一直存在. 通过建模分析可知, 中国学科知识网络的特征源于其固定的节点数目、重要节点之间优先建立连接以及重要节点之间边权值优先增加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网络计划计算模型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对搭接网络计划的分析 ,给出一组一般网络计划、搭接网络计划和流水网络计划的通用时间参数计算模型 .对于搭接网络计划 ,该模型比传统的计算模型概念更清晰、形式更简明、表述更严谨 ,便于应用 .  相似文献   

12.
群体网络计划系统模型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大型项目进度计划的需求出发 ,阐述了网络计划系统的模型——串网络法、分级网络法和多阶网络法 ,并以事件节点网络计划和工作节点网络计划为基础构造了他们的时间参数计算公式及其流程 .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9~2018年中国风险投资事件,构建了5年移动时间窗的联合风险投资网络,从复杂网络角度研究中国风险投资网络结构、特性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网络关系属性方面,中国风险投资网络规模在不断增大,机构之间网络能力差异性大,不利于网络的均衡发展;在网络结构层次方面,中国风险投资网络存在局部紧密性,并且,随着规模...  相似文献   

14.
PerformanceofFeedbackBPNetworks¥LuoSiwei;YangWujie&ZhangAijun(Dept.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NorthernJiaotongUniversity,Be...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构建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描述模型和构建系统是进行区域交通预测和网络规划的基础.通过对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概念要素和系统数据构成的分析,在单项交通网路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中心分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描述模型,并利用GIS技术探讨了多方式交通网络的构建方法.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可以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交通网络编辑平台,实现了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构建、网络图形和数据转换以及网络属性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存储、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系统可以实时更新网络信息,为区域综合运输预测和网络规划提供准确完备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研究网络系统脆弱性的新思路,并进一步提升空间脆弱性模型的实用性,分析了空间脆弱性与传统网络属性(主要是平均最短路径,平均中间性,连通性和受影响最短路径数目)的关系,并以北京地铁网络为例验证这一关系。结果表明`,在网络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当重点关注空间灾害对系统造成的全局性影响时,新的空间脆弱性模型和传统网络属性的合理结合可以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配电网网络结构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网络结构规划.针对城市电网辐射状运行的特点,提出多层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对应的能量函数以及参数选择规律.多层Hopfield神经网络的每一层对应于一个负荷点的供电线路,能量函数的建立同时考虑到各层的状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层Hopfield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网络结构的规划算法,该算法通过使能量函数降到最低值,可以求得配电网网络规划问题的最优或近似最优解.新算法无需对线路编码、无需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更加易于编程实现.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交通网络效率的度量和元件重要性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固定需求和弹性需求的交通网络,综合考虑均衡状态下的出行行为、出行成本、出行需求以及路段流量等因素,分别 提出了网络效率的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网络元件的重要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效率度量方法和元件重要性计算公式是合理的,并对Braess悖论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络元件的重要性随需求变化而变化.所提出的方法和研究结论对设计和管理交通网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为其提供快速高效的网络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移动融合网络,将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进行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首先介绍了移动融合网络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基于信道质量的分流算法,以解决移动融合网络中的分流问题。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分别仿真了数据全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网络、数据全走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 WiFi)网络、基于信道质量进行分流3种情况。通过对比发现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减小时延,从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