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众包科普是众包模式在科普活动中的应用.通过探讨众包科普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认为在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发展众包科普契合国家科普政策导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由于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资源条件有限、缺乏成熟的众包科普运营机制等制约因素,促进国内众包科普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要政府在公益性科普项目中示范性开展众包,从而带动各类商业性众包科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众包科普是众包模式在科普活动中的应用.通过探讨众包科普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认为在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发展众包科普契合国家科普政策导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由于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资源条件有限、缺乏成熟的众包科普运营机制等制约因素,促进国内众包科普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要政府在公益性科普项目中示范性开展众包,从而带动各类商业性众包科普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纷纷制定各种战略和政策,从青少年开始抓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科普工作,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国家科普工作能力建设的意见>等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科普先行.科普教育全民化,已经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应急科普的建设情况,探析了各国面向公务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等不同人群分别开展了相应的应急科普技能训练与防护培训的差异性,阐明了新时期中国的应急科普建设应着力向应急文化科普、应急救援人员科普、应急产品科普这3个方向发展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中国未来应急科普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近年来,安徽省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公民科学素养逐步提高,全省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科普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了1949-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核科普图书出版的总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分析表明,期间出现的3次出版热潮对于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图书数量和内容的变化基本客观反映了同期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核能政策;核科普图书出版的起落折射出中国核科普工作的不稳定性,因而未能产生持续的科普效应。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核科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华英  刘建  杨春燕 《科技资讯》2014,(15):231-232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号召下,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建设。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对如何进行科普场馆的建设与功能定位,大力促进科普场馆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础设施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讨科普政策的内涵和类型,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政策文化研究进行了考察;提出我国科普政策的四种类型,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学文化以及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国科协九大")以来,中国的科普事业稳步发展,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生态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更加强劲有力.面向未来,"十四五"期间,中国应该致力建设高质量科普体系,发挥科普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努力建设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科普政策变迁经历了初步发展、恢复发展、法制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时期。基于倡导联盟框架对1949年以来我国的科普政策变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科普政策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基于不同的信念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联盟和民间力量联盟两大联盟,其中政府主导联盟占据优势地位。两个联盟不断发生政策取向的学习以缓和彼此关于科普事业建设和科普产业发展的对立与分歧,并调整各自的信念体系,再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推动我国科普政策向有利于科普产业发展方向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国科普人才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科普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科普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基础着手,加快发展科普人才教育,抢占世界高端科普发展制高点,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天津科技》2005,32(2):40-40
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将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科普项目的评审范围暂限于2000年以来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及科普电子出版物,由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作品项目的奖项仅授予公民,所以其候选人应当是对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主要作者。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科普的投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经费来源渠道的单一仍然困扰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由于经费不足,绝大多数专业的科普场馆费用只够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免税政策的出台,对鼓励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科普场馆和基地的门票收入在国家整个税收环节中所占比例十分小,但是对于科普单位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经费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调动了科普单位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了科普单位本应发挥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科普工作近年来飞速发展,科普事业政策环境逐渐完善,科普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各类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各级科普基地不断增加,全省科普活动进一步走向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  相似文献   

15.
 大学拥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研究资源、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科普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科普优势,可以在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扮演关键角色。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大学这支生力军。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大学科普的发展状况还很不理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推进大学科普需要系统的思考和模式设计,并从政府部门、大学、大学科普评价3个层面,对如何推进中国大学科普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学科普推进模式选择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8,(10):67-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普事业快速发展,科普资源得到了开发和积累。今后十年,我国也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构建科普国际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科普事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本文以"三城一区"为视角,提出我国应尽快启动国际科普交流平台建设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牵头组建NGO性质"国际青少年科普交流联盟"等,建立"平台+项目"机制,推动我国科普国际交流及其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数字科普资源建设的宗旨是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开发广东省内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实体科普基础设施以及基于网络的相关科普资源,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网络科普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数字科普资源分阶段建设的思路,以及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重点讨论如何推动广东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应的信息服务业基地,从而促进广东数字科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特色,为全国科普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召开后,深圳市各部门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市领导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亲自挂帅;召开了全市科普工作会议,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科普工作的政策,确立了科普工作新的战略地位;开展了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形式多样、普及面广的科普活动;全民的科普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科普工作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普基地平台建设的气象科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科普工作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气象局对气象科普工作高度重视。本文以郑州市气象局及所属县局为例,总结了新时期气象科普模式,对推进气象科普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剑 《科技信息》2007,(31):79-80
利用科普网站开展科普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传统科普工作和网络化科普工作特点的对比,分析科普工作网络化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