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采用平稳性检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已上市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指数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指数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均衡关系,且期货市场对长期均衡偏离的调整力度更迅速;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市场和指数现货市场的价格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市场对于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相较于指数现货市场更为强烈;从价格发现的方面来看,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与指数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价格发现的关系,但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外溢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EC-EGARCH-GED模型,分析了中国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增大了股指的波动性.从长期看,股指期货的价格影响股票指数的价格;而短期内股指期货价格对股指价格的影响比长期均衡的影响大.最后还考察了中国新上市的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认为股指期货的上市给股指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0年4月至2016年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价格和恒生指数共1 421组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ECM等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恒生指数的增长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沪深300指数的增长对恒生指数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现货价格对恒生指数的脉冲响应均为正值,分别在第2期、第1期达到峰值;方差分解发现第2期以后沪深300指数的贡献度为65%左右,恒生指数贡献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4.
针对即将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策略,分别采用OLS模型、GARCH模型、ECM-GARCH模型计算最优套期保值率,比较套期保值的绩效,并尝试在计算中将基本的GARCH模型扩展,在GARCH模型族中选择最适合刻画沪深300指数波动特征的模型。结果表明,考虑了现货和期货价格序列协整关系的ECM-GARCH模型能够以更小的成本来避险,对投资者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首先选取沪深300指数日收盘价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得出两个日收盘价的对数收益率是平稳的,且两个收盘价之间是协整的.其次,巧妙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B-VAR、误差修正、GARCH(1,1)和ECM-GARCH模型,研究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得出ECM-GARCH模型最优.最后,分析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的构建问题.运用动态调整法,从多头和空头套期保值策略进行分析,需要每天计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来确定最优股指期货合约份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GARCH及其拓展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前后我国市场的高频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上市后,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出现了显著上升,这种上升并不源于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研究同时表明,股指期货引入所带来的高时间频率下现货市场的波动上升不仅仅局限于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波动性也出现了显著上升。研究表明,股指期货并没有提高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沪深300指数的一分钟为间隔的实时价格为研究样本,利用ARMA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GARCH(1,1)模型,对其收益率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同时运用GARCH-M模型,分析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指波动存在条件异方差性;ARMA模型长期预测效果较好,而GARCH(1,1)-T模型短期预测效果较好;沪深300指数的风险和收益不呈正比,说明我国股市发展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沪深300和S&P500的股指期货真实交易的数据,通过构建ETF组合作为沪深300的现货,选取S&P500的指数作为S&P500的现货,运用OLS,VECM,copula-VaR,修正的ECM-GARCH这4个模型进行套期保值的实证分析.通过"风险最小化"原则比较不同模型对于这2个股指的套期保值效率,发现以上4种方法对于沪深300的套期保值效率要优于S&P500;同时,对于2个股指,样本内和样本外都是动态的ECM-GARCH效果最优.最后给出投资者选择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沪深300指数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当月连续合约日内5 min高频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股票期现货市场波动率聚集性及尾部动态特征.结果显示:三状态Markov机制转换SJC Copula模型比其他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波动率的相关性结构,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波动率的尾部均存在明显非对称特征及动态特征,上尾相关性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日收盘价及中证全指系列指数中的行业指数数据,利用协整检验、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与不同行业现货价格上的领先滞后关系及其内部差异,最后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和各行业现货指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了CF0705棉花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在研究棉花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时,用时间序列的ADF检验和PP检验来判断价格序列的平稳性,继而通过协整分析探讨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协整关系,然后用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判断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Granger引导关系,最后用GARCH模型分析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在研究棉花期货的风险规避功能时,先通过基差分析来选定ECM模型,然后主要用ECM模型拟合了最佳套期保值比率,最后计算了棉花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发现样本期间内,CF0705棉花期货市场对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比较明显.距离最后交易日2个月以内期价序列和现价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量,期货价格是有效的.另外,CF0705棉花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较好地得到发挥,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约为0.999,套期保值绩效约为0.772.  相似文献   

12.
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入手,借助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以WTI原油为例,定量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WTI原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合约初期WTI原油现货市场具有部分价格发现功能,但随后将减弱并最终趋于消失。WTI原油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发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VAR模型及其修正模型VECM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格兰杰双向因果关系和一个协整关系,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铜期货来说,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到主导作用,因为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约占65.4%,大于来自于期货市场的34.6%.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除了期货与现货价格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立刻有反应外,现货价格新息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更大.而且VECM模型也证实了铜期货价格是以现货价格为基准进行调整的.这些都说明了铜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IRF和VD的连豆期货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品种为例,研究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刻画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而且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大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白糖期货为研究对象,借助相关性分析法、ADF单位根检验法、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等实证分析法,研究白糖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动态关系,发现白糖期货价格影响现货价格,但影响作用不具有双向性.白糖期货价格能初步地反映出未来白糖现货价格变动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白糖期货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考虑金融市场间非线性、非正态性假设下的交叉相关性特征,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引入更符合金融市场实际的交叉相关性统计量检验、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DCCA)及多重分形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MF-DCCA)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间的相依度测度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不但自身具有长记忆性及多重分形特征,且两市场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交叉相关性和交叉多重分形特征.上述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多市场间非线性依赖关系和复杂特性机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铜和绿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协整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历来是经济界关注的焦点,有无协整关系是对经济现象中的对变量进行正确分析和预测的关键。笔者对协整进行了推导和说明,并对重庆铜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及郑州绿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知这两种商品的期价与现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分别写出他们各自的误差校正模型ECM,并就ECM给出了分析和预测的方法,论文还对铜绿豆协整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中国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8.
首先引入马尔科夫链模型,以沪铝期市价格为例对商品期货价格进行了预测;再利用期市价格变动的量价关系得到了马尔科夫链改进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马尔科夫链模型,改进的模型在预测精度及效率上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