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长远发展和现实操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
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首要而重要的任务。在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黄巧洁  刘沛强 《科技信息》2013,(24):227-228
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家关于校企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及其主要发展阶段;详细分析了适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模式;预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刘勇 《科技资讯》2013,(29):191-19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颖  熊学慧王锋 《科技资讯》2014,(5):118+120-118,12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论文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介绍了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保障和内涵式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依托企事业单位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借助企事业的资源优势,深化教学改革,共同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积极打造合作平台,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有效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丰田 《科技信息》2010,(23):304-304,260
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学院实际成果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喜 《科技信息》2009,(29):266-266
高等职业教育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紧缺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溧阳职业教育中心自办学以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全方位的管理,实现了三种形式的合作,发现了一些深层的矛盾,并尝试着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出发,分析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瓶颈及机遇,综合归纳校企双方的职能与诉求,提出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必须理顺关系、更新观念,创新办学体制,重新构建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及管理体系,以双赢互利为原则,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题。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基本特征,并对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进行认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新时期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及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培育当代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进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转换,而且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探究高职生人文素质培育的新思路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许秀平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102-104,115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以期达到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要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要成立有企业骨干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使之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训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倡导大学生工学结合、老师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校企之间达到互惠共赢,为高职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既适应企业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又不牺牲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道难题。以牺牲人文素质培养为代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对高职院校、企业、毕业生均面临较大的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企业的介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在模式的选择上,三种常规模式:选拔型的小班模式、嵌入型的顶岗模式、常规型的改良模式均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郑郁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5):130-131,140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教学的创新、教学科学研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等,都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训场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拓宽思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以及多种形式并存且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9.
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高校针对IT类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层次还是专业划分,依然拘泥于计算机学科,拘泥于技术的培养和训练。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具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基于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这对高职信息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据此开展相应的探索与研究是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