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城市化过程中规划政策和关键区位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扩张和功能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以吉林省延吉市为例,基于触媒理论,通过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和景观扩张指数,探索规划政策的修改对未来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诊断城市扩张方式。结果表明:规划政策修改前城市形态紧凑度低,出现离心型城市化的现象;规划政策修改后,新机场作为新的城市触媒更好地连接新老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形态紧凑度提高。城市触媒对城市形态的优化作用,需要利用良好的空间规划政策。在现行规划政策付诸实施之前,FLUS模型能对未来结果以及开发选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为了重塑乡村原有活力和风貌,以六衖村为典型案例,在充分剖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触媒理论指导下的村落更新策略展开了探索。通过触媒元素的识别与提取、触媒载体的塑造与激活、触媒效应的控制与指导,构建包含建筑、景观、公共空间和文化4个层面在内的触媒要素更新框架,从提升建筑群体、景观复合构建、优化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脉4个方面提出触媒设计策略。研究表明:触媒理论与村落空间更新具有高度的适配性,为新时期乡村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与视角。  相似文献   

3.
对太原市晋阳金刚石厂触媒静压法合成金刚石的专用石墨、触媒和合成产物进行了观测。看到有的金刚石生长在石墨中,也有的金刚石生长在触媒上。依照扫描电镜的形貌观察,我们认为,此种材料和工艺生产的金刚石,其形成机理是“直接转化说”、“溶剂说”二者都符合。文章的最后还提出了我们的工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合成金刚石用触媒合金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Ni70Mn25Co5触媒合金合成金刚石前后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合成金刚石前,触媒合金是冷加工纤维组织,单相奥氏体合金;合成金刚石后,触媒合金的组织为铸态,合金中存在奥氏体相、金刚石相、石墨相和碳化物M3C相。  相似文献   

5.
传统氯碱化工行业中使用高汞触媒,不仅大量消耗我国的汞资源,而且还造成汞污染。本文通过新型环保低汞触媒与普通高汞触媒进行对比,揭示了新型环保低汞触媒的优势。同时,叙述了目前在氯碱化工行业新型环保低汞触媒的开发应用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通量箱、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行业中高汞触媒、低汞触媒和废高汞触媒的汞挥发速率、比表面积、成分及汞形态.研究表明:高汞触媒、低汞触媒和废高汞触媒的汞挥发速率分别为1.04×10^-7、5.90×10^-8和2.47×10^-4mg·g^-1·min^-1.高汞触媒使用后氯化汞被还原为单质汞,且汞吸附于触媒表面,导致废高汞触媒汞挥发速率远高于新汞触媒.  相似文献   

7.
对触媒形状的变化关系与表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制备类泡沫触媒的基础上,总结了类泡沫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合成金刚石的基本工艺规律,并对类泡沫触媒在六面顶压机上合成金刚石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确定.结果表明,增加石墨与触媒的接触面积或反应面积,是提高合成金刚石转化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之经济价值,利用磺酸基孔洞触媒以进行醚化反应,得到衍化产物。分析孔洞触媒其结构与元素组成,以改进触媒制备条件,利用此触媒催化甘油与异丁烯反应形成甘油第三丁基醚产物,可作为燃料添加剂。实验结果显示在异丁烯/甘油莫耳比为3,触媒量为13 wt.%、反应时间6h和反应温度为110℃的条件下,可得到纯度为42%的甘油第三丁基醚。  相似文献   

9.
就Ni_(70)Mn_(25)Co_5合金触媒材料中的氧含量对合成金刚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氧在合成过程中的行为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触媒中氧含量降低,会提高其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六种铁基粉末触媒(FeNiNa,n=0,1,2,3,d,5X。代表Fe在触媒中的含量,Xn〉xn-1)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实验,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6GPa,~1600℃),铁基粉末触媒随铁含量的改变,石墨碳—铁基触媒体系合成金刚石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金刚石单晶的生长特性,利用穆斯堡尔谱对金刚石中铁元素形成的包裹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铁基粉末触媒中铁含量的增加,合成金刚石的压力和温度条件逐渐增高,金刚石生长的“V形区”上移,同时得出了铁基粉末触媒适合高温区(110)和(111)面生长以及金刚石中铁元素以FeNi和FeyC形式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触媒对合成金刚石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触媒晶粒细小均匀,夹杂物较多时,有利于金刚石的形核,获得的细小金刚石较多,单次产量较高,但完整晶形所占比例较少,单颗粒抗压强度较低。而当触媒晶粒较粗大,为变形晶粒,夹杂物数量较少时,则得到与上述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NiMn急冷粉末触媒,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该粉末触媒为原料,采用二步升压工艺,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实现了优质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其合成单产为142g,峰值粒度在250~300μm之间.该结果对增加六面顶压机用触媒材料形态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几年关于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技术进步,并在混合气脱水技术,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回收以及无汞触媒等方面分析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技术进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由于Fe,Co,Ni元素密集面上的原子与石墨层面上单号原子间距相近,常用作触媒,使石墨在较低压力和温度下直接转化为金刚石,异相界面上电子密度的大小和差异直接影响其结合能力.笔者应用余瑞璜教授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Fe,Co,Ni,C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键距差(BLD)分析,发现γ-Fe处于B种杂化第12阶, Co 在第12 阶,Ni在第10 阶,C在第6 阶.计算出γ-Fe(111),Co(0001),Ni(111),C(0001)晶面的平均共价电子密度(简称电子密度)分别为38.272 8 nm - 2,54.603 5 nm - 2,54.766 6 nm - 2,76.334 0 nm - 2.作为触媒,Co 和Ni优于Fe.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金属镁在N2气氛下于高温合成Mg3N2的工艺方法.用差热(DTA)、热重(TG)、XRD及SEM等仪器分析了合成产物、证明这种合成工艺是可行的.并用Mg3N2做触媒进行了CBN合成试验.证明用上述方法合成的Mg3N2可做为CBN合成触媒.文中还分析了合成工艺、触媒保存方法及传压介质对其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从废钒触媒中回收五氧化二钒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浸取方法对废钒触媒中钒的回收实验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钒的水解率和回收率,控制了溶液的pH值,使钒的回收更完全,pH值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7.
醋酸乙烯合成用废触媒的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废触媒的热解特性,实验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升温速率为10 K/min,初始温度为298 K,最终温度为1 473 K.研究结果表明:废触媒的热解分为干燥脱水,醋酸锌、有机树脂及复杂有机物分解,C与ZnO反应3个阶段.由于存在有机树脂包裹醋酸锌的现象,造成醋酸锌的完全分解温度滞后,在1 149 K时残留的醋酸锌才分解完全.醋酸锌分解和C与ZnO反应是导致废触媒热解产生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其热解动力学模型分别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和一维扩散Parabolic法则,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7.4和43.1 kJ/mol.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于它分解所产生的氧具有漂白、氧化、消毒、杀菌等多种功效,且具有无副产物、无须处理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化工等工农业生产中.我国过氧化氢生产大致经历了电解法、镍触媒悬浮釜蒽醌法和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为规模小、能耗高的电解法,1971年开始使用镍触媒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黎明化工研究院推出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此法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现对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工艺技术的优势作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界面共格对应理论无法解释奥氏体钢非平衡凝固过程中TiC、CaS为奥氏体枝晶有效异质核心的现象.利用余氏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以及程氏改进的TFD(Thomas-Fermi-Dirac)模型计算表明,界面共格对应并不是有效触媒基底的本质要求.在Tillen异质形核静电作用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奥氏体钢非平衡凝固异质形核价电子模型,该模型由三层组成:γ-Fe晶胞杂化状态稳定层、(γ-Fe)-核心双重晶格电子层以及核心晶胞杂化状态稳定层,并给出了评价异质核心触媒效用的价电子判据.据此考察了VC、NbC、TiC、TaC、ZrC、CaS等颗粒的触媒效用,与实际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孙波  孙涛 《甘肃科技》2010,26(13):71-72
ACS1000中压变频器冷却系统,由于进行热交换的外部循环水杂质较多,造成内部过滤器的堵塞,最终导致变频器内部冷却水温度升高,同时造成纯水精制触媒发生老化失效,变频器电导率升高,设备出现运行不稳迹象,导致工艺生产装置停车。通过对外部循环水系统的改造和对纯水精制触媒的国产化,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确保变频器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