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省济邵高速公路的王坑隧道洞口滑坡问题,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达不到稳定性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滑坡体治理前的稳定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滑桩加固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泰宁县梅口乡吊桥新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吊桥新村滑坡体的规模、类型、成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探讨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研究表明,该滑坡的滑坡类型属土质、浅层、牵引式工程滑坡.滑坡体目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的影响下,有可能造成整体快速下滑.建议采取排水、支挡护坡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并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色尔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因素的深入研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评价了滑坡体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地震工况下可能失稳,并对滑坡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新哨互通H、J匝道部分段落土质滑坡稳定性,为该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对滑坡体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挖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并结合施工作业过程、场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分析了滑坡的特征、结构、成因、规模类型等,然后选择不平衡推力法从天然、暴雨或持续降雨、地震等3个工况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得出了滑坡在正常、非正常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通过推测潜在滑动面,对该滑坡提出治理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5.
华山村1社滑坡位于南江县长赤镇境内,该滑坡是由第四系残坡积堆积含碎石土覆盖层沿基覆界面发生的后退式逐步破坏滑坡,目前滑坡体处于蠕动状态。该文从滑坡体的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滑坡的成因及变形机制,评价滑坡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滑坡体在天然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暴雨、地震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必要对该滑坡进行治理,建议采取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某在建污水处理场地位于一个体积约118万m3的古滑坡体中前部,因施工开挖导致古滑坡前缘局部复活.通过现场调查、试验及力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古滑坡开挖前后的稳定性,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和滑坡体特征提出两种治理方案,并对两种治理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确立了最终治理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该边坡滑坡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兰州市桃树坪滑坡及所在边坡区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桃树坪滑坡灾害体的分布特征、稳定状态、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变形破坏过程,针对该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灾情及威胁现状,提出对滑坡体的应急治理工程措施,并对治理工程进行了施工设计,最终消除滑坡对其前缘和后缘坡顶居民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确定防洪堤堤基滑动面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滑坡是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在滑坡体稳定性计算与滑坡体治理过程中,滑坡体的几何形态、构造情况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因素,如何准确、经济地确定滑坡体参数尤为重要.利用综合方法确定滑坡形态特征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在长洲防洪堤滑坡治理中,采用工程地质勘探、竖井现场剪切试验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相互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争岗滑坡堆积体滑坡灾害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云南省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地质调查,根据现状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判断,同时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宏观细观参数标定,建立了滑坡细观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滑坡过程、滑坡速度、滑坡堆积、冲出距离与滑面摩擦系数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堆积体天然含水量试验进行了滑坡灾害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勘查的拉裂隙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滑坡堆积体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是岩土力学的重要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对下铺子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在分析了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变形监测资料,对受降雨影响下滑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分析降雨入渗时间、临界降雨量和降雨总量与滑坡体变形的关系,变形增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其结果可以为选择滑坡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也为类似的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008 年汶川地震前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滑坡研究情况,可主要分为地震滑坡特征与分布规律、评价与预测2 个方面。对地震滑坡的特征与分布规律,介绍了总体特征研究结果,叙述了中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的地震滑坡研究,特别是一些重要震例。对地震滑坡评价与预测,按照专家知识驱动与地震滑坡真实数据驱动,将已有研究成果归纳为2 类。从地震震级与滑坡的定量对比关系、单次地震事件的滑坡分布数据和地震滑坡评价模型3 个方面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对一些2008 年汶川地震之前的地震事件开展补充性滑坡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三峡库区严重的地质灾害,提出了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重视开发能够模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设备和相关测试技术,以有效确定崩滑体抗剪强度参数;二是要针对三峡库区库水涨落实际情况,规范适合于库区岸坡崩滑体稳定性分析评价的计算工况,为确定岸坡崩滑体整治工程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崩滑体监测工作发展的方向是开发具备无线传输,自动遥测功能的崩滑体监测系统,不仅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可长期连续观测,有利于及时捕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预警信号,而且其监测预报效果要好;四是运用现代非线性科学理论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生机制以及预测与控制是具有很大前途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期SPOT-5影像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比分析,提取滑坡点信息,最终共解译出滑坡点2186个。选取300个解译的灾害点进行了野外验证,野外验证的准确率达92%。研究表明,SPOT-5融合影像在中小型滑坡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小型滑坡灾害的特点,比较了各种稳定性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工程类比法更加符合中小型滑坡灾害隐患点状态评估的现状。为此,将一种多元统计分析的判别函数法应用到滑坡灾害隐患点状态的评估中,建立了一种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工程类比法。首先确定了中小型滑坡灾害影响因素,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影响因素指标与稳定性的相关性然后将稳定性作为多维统计变量,投影到一维直线上,使得由不同稳定性总体产生的投影点尽可能分开,再利用距离判别法来建立判别准则。以重庆市武隆为例,进行实际评估,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率和适用范围,得出该方法作为一种定性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适用于重庆市或具有类似地质环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滑坡的分维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滑坡的时空分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索性地提出了“升维迭加性原理”.在研究滑坡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了分维与预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渭河盆地有滑坡1060处,以黄土滑坡为主,大型滑坡多为复活的古老滑坡,近期有23处在蠕动变形。它们主要集中在5条滑坡带和雨片滑坡区中,常造成阻断交通、摧毁厂矿、掩没村庄、压死人畜的事件,灾害甚重。渭河盆地区域性的黄土构造节理是黄土原有的软弱面和地下水下渗的通道;主要活动断层和活动断块分别控制上列滑坡带和滑坡区的分布,其活动特征、断距和长度大小分别决定了沿线多数滑坡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和规模大小。它们同是该区滑坡的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5.12地震震级高,震源浅,于震区内触发了大量滑坡。为了研究地震滑坡的概率分布特征,对四川映秀极震区(约109.3 km2)地震滑坡进行系统编目,该编目属非完整滑坡编目。利用该编目建立三参数反Gamma概率分布模型,其拟合参数分别为b=1.11,a=2.17×10-3 km2及s=-3.925×10-4 km2。基于该模型对编目区内滑坡面积均值、总面积及最大滑坡面积进行计算,并引入滑坡标度及建立指数修正函数分别对5.12四川汶川地震触发滑坡总数及滑坡总面积进行预测,同时建议模型建立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幂律衰减参数值与已有研究结果相近;模型对编目区内滑坡面积均值、总面积及最大滑坡面积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为10%左右;模型对5.12汶川地震触发滑坡总数及滑坡总面积的预测结果均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开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预测预警、工程治理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保障黄土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决滑坡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对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本文在对甘肃省东乡县陈家下坪山滑坡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面调查、钻探和探槽等多种手段,结合区域环境详细研究滑坡发育的特征,阐明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水文地质、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影响。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评价了下坪山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下坪山滑坡为老滑坡整体复活,属于中型黄土—泥岩滑坡,其运动特征为间隙性下错的牵引式低速滑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素;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受裂缝大量发育的影响,局部有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但未来环境变化会导致滑坡整体滑移失稳的可能性大;依据滑体原始冲沟为界将下坪山滑坡分为东西两块,西侧整体稳定性好于东侧,东西两处滑坡块体在遇暴雨或地震沿现有滑面发生再次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在西北内陆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该区黄土老滑坡存在复活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滑坡资料,应用计算机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思想开发了滑坡变形分析软件。用该软件作滑坡变形分析,能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汶川震区陕西省宁强县滑坡灾害特征和危险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开发的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GIS系统,选取斜坡坡度、地层岩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8个因素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根据研究区13 477个网格单元信息量计算结果,将宁强县滑坡灾害危险性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5个危险等级。研究得出极高危险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勉阳深大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滑坡点密度为20.5/100 km2.中等危险区分布于境内工程地质岩性较为软弱的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滑坡灾害点密度为6.3/100 km2.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位于区内人口稀少的高远山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滑坡灾害点密度为0.64/k100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