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五纬历指》在几何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平行、岁行、本行、视行、均圈等一系列概念,以《五纬历指》中的土星理论为例,讨论了托勒密计算两心差、最高点和本轮半径等对《五纬历指》的影响,结合《至大论》给出次均数的计算,分析了托勒密引进"偏心等速圆"的历史语境及耶稣会士的态度,进而阐明编撰《崇祯历书》时建立在西方天文学几何模型基础上的"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日食理论是传统数理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各文明的日食理论中,视差算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算法。日食的食甚、食分、食限、起讫时刻以及持续时间的计算,都与视差算法密切相关。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在公元前2世纪即已发现视差现象,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至大论》中,详细论述了视差的成因和计算,以及视差对日食计算的影响。在中国,视差现象最早为公元6世纪天算学家张子信所发现,唐代徐昂在《宣明历》中设计日食三差,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视差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论<几何原本>在中国的传播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考察指出:古希腊科学名著《几何原本》是在13世纪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中,通过阿拉伯算学一起传入我国的;《几何原本》在我国翻译传播过程中,除常提到的利玛窦,徐光启和李善兰之外,至少还有4人参加了《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几何原本》的翻译传播对我国数学、天文学以及中国近代科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谱》对古希腊文明,特别是古希腊神话做了系统的总结,它思考了关于"世界本源"这一深刻的哲学问题,对后来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启发和动力;它还涉及了关于美和艺术的问题,为后来艺术家艺术创作提供了启发和提出了标准,对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土壤。  相似文献   

5.
鲁迅1908年在《河南》月刊上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个人"、"个人主义"、"非物质"等一系列问题,他在其中提倡的个人观与清末思想界所提出的截然不同。本文概括了《文化偏至论》中鲁迅个人观的两大特点:"个人"与"群体"的对立以及"平等"对独异个人的伤害,这正是鲁迅的个人观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得到回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光学是物理学中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学科。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墨翟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就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古希腊的托勒密曾仔细地研究过光的折射现象。这就是说,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奠定作为光学一个分支的几何光学的基础。尤其可贵的是,那时已经开始探讨光的本性。欧几里德、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鸩鲁等人,认为光是从人眼  相似文献   

7.
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是其"六艺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学观点主要体现为"《诗》以感为体"、"《诗》教主仁"、"兴于《诗》".从中发现马一浮的诗学思想有强烈的道德至上倾向,以"识仁行仁"作为《诗》学的最高目标.由此来看,马一浮的诗学思想仍然是以其"六艺论儒学"为基础,以"仁"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数学是指从远古原始社会开始直到公元一世纪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国人民积累、发展起来的数学。古希腊数学则是指起源于公元前二千八百年、消亡于公元后七世纪的古希腊文明史中的数学,其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初。因此,中国早期数学与古希腊数学所经历的历史时期几乎相同。然而,它们却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互不相同的独特体系。中国早期数学以《九章算术》为标志形成了以算术、代数和经验几何为基本内容的算法体系,古希腊数学则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代表形成了以论证几何为主体的演绎体系。这两个数学体系分别影响了  相似文献   

9.
托勒玫的《至大论》(150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于宇宙的完整、系统和定量的陈述,是逻辑严密的高水平的数理天文学经典著作,它提出了其后十几个世纪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对于后世许多不同民族的天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详细介绍了《至大论》的文本内容、结构和特点,以及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和研究情况,并考察了《至大论》的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书,这就是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独立创造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杰出算法,而这种算法被西方人称之谓“弦位法”或“双设法”.从实例出发,阐述“盈不足术”与高等代数中“弦位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奥马.海亚姆的《代数学》是将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代表作,也是阿拉伯数学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关于它的来源,在国内这方面的探讨还很少见.笔者从《代数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与古希腊、古代中国以及阿拉伯本土数学家的有关著作进行了比较,形成下面的一些初步的认识.奥马.海亚姆在方程代数解法后附有相应的几何证明以及将三次方程写成齐次方程的形式,这都体现了古希腊几何代数学思想的影响;通过与中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代数学》中的开方算法与中国古代方法非常相近,而与印度数学的算法相去甚远.《九章算术》中的内容可能是沿着中国-印度-阿拉伯的路线传到伊斯兰世界,并对阿拉伯数学家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同时,他继承了前辈花拉子米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事实上,奥马.海亚姆博采众长,非常明智地吸收了东、西方不同数学源泉中的合理因素,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他的代数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一篇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改革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撰写了大量论述国家问题的文章,如《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其中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即国体)和新民主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以及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成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思想等,构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阿什比在1974年出版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大学遗传环境论的思想,他的大学遗传环境论的提出对不仅仅解释了现代大学发展规率,也对目前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1923年列宁病重期间口授了《论合作制》一文。文章阐述了通过合作社引导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重读《论合作制》,结合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马克思主义者在历史和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这方面,列宁的合作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对《崇祯历书》的重要卷章进行释读,认为恒星本行实际上就是岁差,其中得到恒星本行之极的过程,是对托勒玫得到恒星进动轴内容的总结;关于月球的观测和理论的来源基本上是托勒玫的《至大论》;对《崇祯历书》中的有关术语及其理论含义,对照《至大论》给出明确的解释,分辨出了《崇祯历书》中所叙述的托勒玫天文学的内容.从理论体系上来说,托勒玫天文学所领导的中世纪和欧洲近代天文学,对明末天文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教学论》阐述了为实现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其实现方式是班级授课制,遵循的是自然原则下多种教学技术,无论是实现方式还是原则方法,目的一是为知道自己、管束自己、最终皈依上帝——令生都是为永生做准备,二是教育出改良社会的人才,拯救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捷克。但《大教学论》所论述的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泛智教育——Comeinms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究其泛智教育理念的根源,无非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人如何通过教育形成人。  相似文献   

18.
生态灾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瞩目的问题,在导致这一危机的背后,人类的思想文化模式是值得反省的层面,本文试图将这一思考摆放到人类较原始的阶段,以原始文化中的"万物有灵论"作为探讨核心做一次尝试性的生态思考。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论述了落下闳的突出创新和巨大贡献.贡献之一是,研制浑仪和浑象;贡献之二是,开创"浑天说";贡献之三是,制定《太初历》.这三大贡献,都对张衡有深刻影响.最后提出"落下闳系统",并将"落下闳系统"与"托勒密系统"进行比较,论述了古代东西方两大天文系统各自的特色,突显出落下闳贡献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观是人们看待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性质、地位的观点的总和。池田认为,西方的机械论自然观是导致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源,在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人与自然被分割开来,最近300年终于确定了"西方支配世界"、"人类支配自然"的格局。当前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拯救人类,就要回到东方"天人合一"思想和佛教"依正不二"的观念中去。"天人合一"论认为,天道与人道在其根本上是一致的,人心或人性中都具备着天性和德性。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国儒家的人生观与宇宙观的根本。而佛教则以"依正不二"和"一念三千"来展示它的大宇宙、大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关系。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内涵相同的哲理,是异曲同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