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6,(6):63-65
蛇阴险可怕,它们不动声色的游动总给人以一种冷嗖嗖的感觉,因此在自然界鲜有天敌。但是,很多种类的猛禽却敢于与蛇叫板,有勇气也有能力给予蛇致命的一击。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的蛇鹫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而蛇雕、笑隼、短趾雕也是高超的捕蛇能手。  相似文献   

2.
金雕     
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锯齿山、老鳔山、云蒙山及历山舜壬坪等地段,常年栖息着一种体形较大、性猛力强、嘴为钩状、全身乌黑、头部金黄、体重4公斤、体长80厘米的大型猛禽。它不时在海拔2321米的舜王坪上空翱翔。这就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雕,别名洁白雕、黑翅雕、红头雕、老雕等。在动物分类学中,隶属于鸟纲、隼形目、鹰科、雕属。  相似文献   

3.
食蛇之雕——斗士之雕 古今中外,雕在人类的心目中往往与天界和神祗的权利联系起来,象征着力量、骄傲和权力!在很多文化中雕是神的信使,因为它强壮有力,飞得很高.古希腊人相信,神祗是不会伤害自己的信使的.于是雕被古希腊人捆在庙宇的屋顶上,以防止闪电击毁建筑物.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雕有治愈创伤的魔力,所以他们常常用雕的爪子、羽毛和骨头来制成药品.  相似文献   

4.
短尾信天翁     
信天翁是海洋中最大的海鸟,它体形大,翅膀长,素以能远距离自由翱翔在广阔的海洋上而闻名。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最大的海鸟,它因尾巴短而得名。短尾信天翁聚居在日本伊豆群岛南部的一个"鸟岛"上。据记载,在19世纪,该岛上的短尾信天翁有数百万只之多,后来由于岛上火山喷发及其他不利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欧美、中东的许多国家,猛禽傲立于国旗或国徽上,有的还是王室或显贵家族的徽记,也有不少国家选择猛禽作为"国鸟"。或许和我们国民的性格有关,大部分中国人似乎并不欣赏猛禽。其实,在我国古代,猛禽还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猛禽是我国许多地区先民崇拜的图腾,不少陶器上也留下了鹰、隼等猛禽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猛禽出现,《诗经》中确认的猛禽名称就有35种之多,如鹰、雕、鹏、隼、鹗、鹘、鹞、鸢、鹫、鸱、枭等。  相似文献   

6.
红隼     
《知识就是力量》2009,(12):F0002-F0002
鹳形目,隼科,隼属。中文俗名: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红隼是常见的一种猛禽,分布较广,在中国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主要捕食昆虫、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红隼是“独行侠”,喜欢单独活动。它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它的飞翔能力强,可快速振翅悬停于空中,这个可是它具备的特殊本领;而且它视力敏锐,  相似文献   

7.
热河生物群发现带 “毛” 的翼龙化石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记述了内蒙古宁城义县组底部一件近乎完整的喙嘴龙类化石-宁城热河翼龙(新属、新种)Jeholopterus ningchengensis gen.et sp.nov.该翼龙化石保存有精美的翼膜以及遍布全身的“毛”。它具有许多喙嘴龙类的典型特征,如短的颈部、短的掌骨和特别长的第V脚趾等,可归入一类特殊的具有短尾的喙嘴龙类-蛙嘴龙科(Anurognathidae)。该科已知的成员包括发现于德国Solnhofen的Anurognathus,哈萨克斯坦Karatau的Batrachognathus和中国辽西的树翼龙(Dendrorhynchoides),但都不如新标本保存完整。该标本显示其翼膜与下肢相连,尾膜与第V趾连接,脚趾具蹼。此外,热河翼龙的毛状皮肤衍生物与带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毛状皮肤衍生物形态相似,但二者是否为同源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狐假虎威"的故事路人皆知,而鸟类"狐假虎威"的事就鲜为人知了。鸟类中有些鸟没有强有力的自卫能力,就寻找猛禽、昆虫,借它们的威力来保护自己。白额雁借大隼威力保护自己白额雁在冻土带筑巢,总是把巢筑在大隼巢附近。大隼是白天活动的鹰,属猛禽,它钩嘴利爪,性情凶猛,通常在空中捕食,而且它的营巢区和狩猎区不在同一个地方。而自额雁的起飞降落地总是离巢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它从巢中出来要走一段路才起飞,降落后要走一段路才能回到巢里。这样它就避免了大隼捕食它。由于两者巢近。其它敌害不敢靠近隼巢,所以隼在巢里孵卵也就保护了白额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兔之趣     
有句歇后语:“兔子尾巴——长不了”,说的就是美丽的荷兰免是个短尾巴。有人嘲笑兔子的尾巴短,而它们却不在意这种叽笑,也不羡慕松鼠的尾巴长如果遇到敌人追捕,它就不必担心会被揪住尾巴了。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分类学里,果子狸为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长尾狸亚科果子狸属。它们躯体瘦长,成年兽体长45-65厘米,体重4.5-8千克。果子狸外形似家猫,颜面狭长,鼻吻前突,颈短面粗,眼睛大而圆,两耳较小,上唇背部两侧有20根黑白相间、富有弹性的八字胡须,头脸部被毛有7块大小不同黑、白相间的斑块,故称花面狸。 果子狸四肢粗短矫健,足具5趾,趾端有爪,锋利无比。趾掌无毛,掌面皮肉增厚,富有弹性,从3-4米高处跌下能轻稳安全落地。尾巴粗壮有力,长30-40厘米,约占体长的2/3,在跳跃、攀登时能起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天,大约有2700种蛇栖息于世界各地。那么,蛇是怎样起源、怎样进化的呢?这些问题生物学界争论了13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生物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蛇的化石,再与现代蛇及其亲属的身体结构进行比较。但是,蛇的骨骼纤细、脆弱,不容易石化,留存下来的蛇化石非常稀少。  相似文献   

12.
游隼     
尖锐而弯曲的嘴和爪,强壮有力的翅膀,发达敏锐的视觉,凶猛残暴的性情,这就是猛禽。它们为一类食肉性鸟类,一般称为鹰、隼。游隼是我国59种猛禽中极具特色的鸟类,是猛禽中的珍品。 游隼在分类上属于隼形目隼科隼属。个体较大,体重500—800克,身体长可达450毫米左右,而且雌鸟明显大于雄鸟。其腿短而粗壮,爪特别强大。翅膀长而尖,飞行灵活,速度快。游隼的眼眶周围呈黄色,颊部有一条粗的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上体为灰黑色,下体白色的上胸有黑色细斑点,下胸至尾下密被黑色横斑。 游隼在我国的东北到华北地区为旅鸟;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以及台湾一带为冬候鸟。它们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海岸、草原、河流、沼泽.湖泊沿岸.森林地带,有时也在农田和村庄附近活动。 游隼的捅食技能在猛禽中独具风格,它们在空中飞翔巡猎或追捕突袭群飞的野鸭.鸠鸽类。当发现猎物时,游隼先是快速升上高空,然后将双翅折起,像一颗急速坠落的炮弹,时速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接近猎物时,才猛烈扑向猎物,以粗壮的腿爪猛击其后枕要害部位。遭到打击的猎物立即失去了飞翔能力。待受伤的猎物向下坠落时,游隼立刻快速下降,在空中接住往下落的猎物。若是个体小的猎物,它便在空中边飞行边...  相似文献   

13.
安全捕蛇 捕蛇前,一定要扎好衣裤口,穿高腰皮鞋或厚布鞋袜,必要时戴上皮手套。捕蛇的第一步是找蛇。陆地蛇夏秋两季常生活在灌木丛中的乱石隙里或坟地的洞里以及水田埂边,冬春二季多隐蔽在较干燥的土穴里。水蛇则大多在山溪、池塘、水田、水渠、小沟内。  相似文献   

14.
蛇,具有精准、警猛、尖锐、畅滑和灵巧的特征,作为冷血动物,凉意是蛇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标志。秋神日蓐收,左耳盘着一条蛇,收获是一年的大喜,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5.
冰冻蛇: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6.
百问百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4,(5):96-97
正Q天气暖和了,野外开始有了蛇的踪迹,蛇真的怕雄黄吗?A无论是雄黄酒还是雄黄粉,都不能完全地对蛇造成直接伤害。其实,与其说是雄黄酒对蛇造成了一定刺激,不如说是雄黄酒中挥发的酒精气味刺激到了蛇。同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也可以对蛇有一定驱赶作用,如大蒜。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常会准备几颗掰碎的蒜瓣放在鞋里,以起到驱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爽 《科学之友》2001,(7):17-19
森林、草原、农田,老鼠本是生物链的一部分。其数目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过少则猫头鹰、隼、黄鼬等食鼠动物无以为食,使生物链失去平衡;过多  相似文献   

18.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Cantor)]主要以蛇类为食物。1977年夏,我们对眼镜王蛇的捕食习性作了多次观察,并拍摄了捕食灰鼠蛇全过程的生态照片。眼镜王蛇饲养于底面约2平方米的玻璃制陆族箱内。箱底垫泥土、石块,上覆草皮,并种了杂草及小灌木。活蛇饵料从上方投入。眼镜王蛇稍受惊扰即把头及身体前部竖起,向四方张望,作警戒姿势。当投入活蛇后,即朝食物猛扑。此时,投入的活蛇也受惊四处游窜。因此,眼镜王蛇往往不能一次就准确地把猎物咬住,咬的部位也不可能加以选择。而当咬到某一部位,  相似文献   

19.
<正>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他手里除了有进攻利器"闪电杖"外,还有防守神物"宙斯盾"——一面雕有蛇发女妖美杜莎头像的盾牌。传说谁见了这面盾牌就会立即变成石头,宙斯盾因此得名……1969年12月,美国海军提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的概念,由于其英文缩写(AEGIS)的意思刚好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盾,因而也被译为"宙斯盾"系统。宙斯盾系统通常搭载在巡洋舰或驱逐舰上,成为舰队的"眼睛",甚至是"大脑"。而搭载有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或驱逐舰,也就顺其自然地被称为宙斯盾舰。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1,(2):7-7
最近,科学家捕捉蛇飞行的镜头,从而解释了五种蛇之所以能飞行最多达30米的原因。这五种树栖蛇都是生活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金花蛇,它们运用滑翔式飞行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