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年三月,自治区有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就歌圩问题进行了讨论,明确决定开放歌圩,积极引导.这个决定是符合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但人们对歌圩这种习俗的性质,历来就有争论.为了弄清它的实质,不少同志对它的历史,特别是对它的源流问题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且有着现实的政治意义.综观人们对壮族歌圩源流的研究,大致从民间传说和后世文献资料入手.这方法无疑是可取的.但是,宋代以前的记载资料很少.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民间传说去追溯往昔的人民的社会风俗.问题是,怎样对待这些民间传说呢?无疑,民间传说有着历史的影子,时代的踪迹,但它们毕竟只是传说,也不能完全当作信史.只有把它  相似文献   

2.
坡芽歌书是用图画文字描写成的壮族传统民歌集,承传自远古的氏族部落时代,它之所以能够存活到现在,是因为有壮族歌圩这片广袤的沃土;坡芽歌书的发现,唤醒了壮民族的族群记忆,应当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壮族歌圩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壮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对歌圩在当代的流变态势、流变规律、流变原因作整体把握 ,从文化自觉、审美多元化的角度探讨歌圩流变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色市壮族歌圩历史悠久,在各县有不同的称谓。百色市壮族歌圩有源于乐神、为纪念某些著名人物(主要是歌手)、源于男女青年借歌圩场合对歌连情求偶三种起源。百色市壮族歌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保存和发展百色市各民族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歌师和艺人、推动百色市经济发展等价值。百色市壮族歌圩作为群众性歌唱聚会的场所,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应受到尊重,应进一步加以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5.
壮族歌圩文化延续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歌圩当作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放在产生和促成它发展变化的广阔的壮族历史和社会发展背景里进行考察,并对歌圩文化积淀进行分析,从而对壮族歌圩文化之延续作个初步的探讨。一、原始的激情,群体的记忆——远古婚姻遗留对歌圩文化的影响。治歌圩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歌圩源于远古的族外集团婚制。人类发展到普那路亚婚姻阶段的时候已经是很有感情的动物,在追求异性中,赞歌、抒情动人的语言、阿娜多姿的舞  相似文献   

6.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族族源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壮人自古...  相似文献   

7.
一、歌圩的社会基础从歌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看,它的性质是一种男女交游,谈情说爱的节日活动。由此可见,它的社会基础便是它和壮族恋爱婚姻生活的关系。自明朝封建统治阶级对壮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后,明清两朝统治者都致力于改变壮族旧的婚姻形态,使之纳入封建婚制和封建道德的范畴。因此,在解放前,壮族的家庭结构形式已基本上是父权家长  相似文献   

8.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源远流长,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新时代的冲击后,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又在壮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借全区壮族“三月三”歌节的东风,四月七日至九日,我院中文系邀请了前来参加歌节活动的各地区代表队的歌师、壮族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来院举办首次全区性的壮族歌圩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三十多人。我区著名的壮族民间文学研究工作者蓝鸿恩,著名的壮族民歌作者、研究者、诗人黄勇刹,壮族著名诗人、南宁师院副教授韦其麟,南宁师院胡仲  相似文献   

10.
性质不同“歌会”活动主要流行于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的东兰、凤山、巴马、田东、田阳、平果、都安、龙州、百色、凌云、马山、德保、靖西等县,这些县份,也都是“歌圩”盛行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的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歌会”和“歌圩”的壮语称谓,是区分得很清楚的。“歌会”称为——“hoihfwen”、“hoihbij(北壮),或“gosei”、  相似文献   

11.
本上认为壮族先民创作左江崖壁画的动因是为了“怀念先人,勉励后代”,“崇拜礼赞祖先”是其突出的主题,崇拜内容由自然物转化为人,标志着瓯骆人“民族审美意识的萌芽”;本文还从崖画的绘画形式、独特的审美传达方式诸方面论述了壮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萎缩或濒临消失。广西平果县在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认为自然界存在一种本原,由这种本原组成的自然界是和谐、完美的。这种信念称为统一性思想。审美意识是认识主体的一种本质力量。在自然科学中,这种本质力量表现为,认识主体把复杂的自然分解为简单的要素以及由这些简单的要素构成和谐的体系来理解,如恩格斯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直觉思维与科学发现的关系和直觉思维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科学发现与审美之间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接着,以系统论方法分析了人类美感的形成过程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发现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关系。并且以人类社会发现为系统,指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是统一、融合的,从而说明审美意识与科学发现是统一的,其统一的桥梁是直觉思维,最后,提出了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审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歌圩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良性社会功能,但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中,歌圩文化却总是成为主流文化的打压对象。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只是歌圩这单一地方性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命运,而是折射出更多的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应该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非主流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求得发展,文章对此都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宜州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山歌成为当地壮、侗等民族的精神生活需求。传统的山歌文化推动了今天新型歌圩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壮族禁忌的形成发展及特点禁忌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禁忌的产生与发展和人们的意识的发展和完善息息相关。人的意识的发展和完善是不是禁忌产生的唯一决定因素呢?这得从壮族民间禁忌加以细究。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与动物界刚刚分离,人们的智力商数极低,对各种现象的认识能力极其有限,如人们对人类的起源问题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往往对自然现象中某些动植物的繁衍现象加  相似文献   

18.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 ,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 ,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 ,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 ,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中 ,社会思想和生活正发生深刻变化。西方文化的渗入 ,国内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和思想随之开阔 ,一切传统观念和文化现象正经受严峻考验。在此情况下民间美术何去何从 ,能否与时代同步 ?民间美术是伴随着人们生活而形成的艺术形式。它的特殊性在于既不同于一般的绘画 ,也不同于一般的工艺品 ,因为它的产生不单纯是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和装饰需要 ,伴随着它的还有民俗、信仰、宗教诸因素。这种更为深层的感情因素 ,使民间美术得以生存和发展。过去人们对民间美术有着很深的感情 ,其原因在于它是和当地、当时特定的民俗、信…  相似文献   

20.
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古居遗址于去年被发现以后,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综合歌圩和民歌的生命力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歌圩与宗教的历史渊源关系及广西田阳县自身发展情况分析考虑,歌圩是保护和传承布洛陀文化的理想载体.在田阳县建设特色歌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田阳县特色歌圩的建设,忠于歌圩的基本特点是前提,融合布洛陀文化的精华是关键,整和周边地区的特色文化是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