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2.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3.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4.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6.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7.
自从赫魯曉夫同志的“1959—1965年发展苏联国民經济控制数字”报告提綱公布后,苏联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展开了讨论。我們这里发表的,是刊載在苏联报紙上的一些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8.
化学构造理论问题底讨论,是近年来苏联科学界底一件大事。这次讨论,可以说是从1945年就开始了的。我们可以把这次讨论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49年,这期间,切林柝夫等小部份的苏联学者对共振论作了一些批判,并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构造理论”;後一个阶段从1949年末起,到1951年,这期间,化学构造问题讨论展开到全苏联,各处开了许多讨论会,各方面的杂志发表了许多文章,批判了共振论,讨论了前一阶段切林柝夫等的意见,还讨论了许多有关化学构造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8,3(13):412-412
6月18日到20日,在莫斯科科学家之家召开了苏联科学院大会。许多著名苏联科学家聚集一堂,讨论在实现苏共中央五月全会决议中科学工作的任务问题。会议由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И.П.巴尔金主持开幕。会议参加者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院长 A.H.涅斯米扬诺夫的报告。报告题目是关于加速发展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需要,以及苏联科学院的任务。涅斯米扬诺夫院士说,在今年五月,苏共中央全会根据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讨论了加速发展化学工业,特别是合成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需要的问题,并且通过了具有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苏联于1975年出版了俄译本。苏联《自然》杂志专门组织了对这本书的讨论。此文是讨论中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认为,库恩的观点原则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却包含了一些缺陷,主要是:(1)混淆了历史上正确理论(尽管是相对的)与错误理论的界限,从而背离了对应原理;(2)把科学革命简单化了,从而忽略了科学革命的不同等级;(3)看不到科学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比重,以及它的局限性——科学按指数增长的发展已近于饱和,将出现新的发展方向。这些看法,在苏联科学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文章原载苏联,1976,№.6。译文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11.
周航 《科学通报》1957,2(7):223-223
一年一度的苏联科学院年会已于2月22、23两日举行。年会上报告和讨论了 A.B.托布切夫院士所作的苏联科学院1956年科学活动以及科学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的总结报告。在科学研究网方面,苏联科学院在去年一年中建立了以下一些新的研究所:电子学、大地物理学、大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有着光荣的传统、丰富的经验和难以估价的成就。我国科学家的创造性成就愈多,我们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愈严格。为了使苏联科学今後更迅速地向前发展,讨论科学生活中的若干已经酝酿成熟的问题是有好  相似文献   

13.
全苏冶金工作者工程技术学会(ВНИТОМ)与苏联科学院 A.A.巴依可夫冶金研究所于1953年10月12——16日在列宁格勒举行了科学技术会议。这个会议的目的是综合苏联先进冶金工厂的经验和讨论钢的熔炼与结晶过程的基本理论问题。苏联科学院、乌克兰共和国科学院、有关的工业部、全苏工程技术学会、全苏冶金工作者工  相似文献   

14.
正三十年前,"切尔诺贝利"还是个普通地名。若不是发生在某个凌晨的惊天一爆,它不可能"扬名"国际,三十年间,世界一刻也不曾忘记。作为"世纪浩劫","切尔诺贝利"代表了恐惧、死亡、地狱……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如今的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距乌克兰首都基辅130千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共有4个反应堆,全负荷运转时能够供应乌克兰十分之一的电力,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核电站,也是苏联工业和技术实力的象征,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15.
日本同前苏苏和法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原子能发电推进国"。截至1990年止,日本已开通了39座原子能高炉,总功率为3054kw。近年来,人们围绕原子能发电的利弊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众说纷纭:"象美国三里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那样大的事故是不是就不再发生了呢?""原子能发电是否真能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倘若不进行原子能发电,则电力是否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原子能发电和石油火力  相似文献   

16.
杨雯 《科学通报》1957,2(6):192-192
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化学工业部组织的第一届全苏放射化学会议于1957年3月25日至4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将讨论:放射化学中的基本作用、电离幅射对离子结构的固体物质的作用、电离辐射对水和水溶液的作用、放射电化学过程、电离辐射对有机化合物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最大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是1915年组建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震惊美国朝野.惊慌之余,美国人发誓赶上苏联,随后就在1958年10月1日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旨在调动全国一切要素,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对苏联的全面赶超.  相似文献   

18.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在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上,是否也存在"人类"一外星人,曾有过许许多多的文字报道,如:"航天器与外星人相遇"、"发现外星弃儿"、"外星人光临苏联"、"外星人给苏联工程师治病"、"巴西数百男女被外星人绑架"、"金字塔内冷藏外星人"……其实都属虚无,谁也没见到过。然而地球人早已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外星人"这个世界之谜,与外星人握手。科学家们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登上月球,用各种探测器探测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及宇宙,无不包含寻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29日,平静的巴伦支海上碧波荡漾。突然间,海面上波涛汹涌,一枚"圆锤"弹道导弹冲破水面,腾空而起,喷着白烟直冲云霄,向东方飞去。在泛着波浪的海面之下,一个鬼魅一般的身影潜入深海,它就是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属于俄罗斯最具威慑力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命运多舛的"北风之神""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替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红宝石中央设计局拿出了代号为955的新型潜艇设计计划,即"北风之神"级。  相似文献   

20.
肖洁 《知识就是力量》2005,(10):F0005-F0005
10月是一个与宇航息息相关的月份.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千克,绕地飞行92天1440圈6000万千米.1967年10月16日,苏联宇宙飞船把仪器投向金星,发回的信息表明金星的高温足以使金属熔化.1968年10月11日,美国发射第一艘载人的阿波罗飞船"阿波罗7号",绕地飞行163圈,并首次进行实况转播.1969年10月12日,苏联发射载有3名宇航员的"联盟七号",与在轨道运行的"联盟六号"上的2名宇航员会合;13日又把第三艘宇宙飞船送上轨道,使7名宇航员共处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