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行政调查权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职权中广泛运用的权力,它必须是基于“信息、协调和参与”的理念,对调查权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控制,主要应从行政调查的实施主体和它的法定程序入手。行政调查在实践中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在未来行政程序立法应予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是相对人参与行政程序的重要形式,而听证笔录及其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又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所在.我国相关法律缺乏对听证笔录的完善规定,因此,有必要对听证笔录在听证程序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法律的守护者,同时依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享有检察权.因此,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谁来监督检察机关.而民众参与检察正是以权利的制约权力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语境下的行政协议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行政协议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为克服行政区划障碍而进行合作的法律机制。行政协议的效力基础即其合法性存在于宪法和法律对地方政府管理职权的授予;行政协议依据其缔结主体和程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效力位阶;行政协议内容不仅适用于政府间的外部合作,也适用于协议主体辖区内公众。  相似文献   

5.
程序是现代法治理念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依法行政是法治进程的关键问题。行政程序的规范性、正当性显然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正因如此,近年以来,每年有很多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和官员代表呼吁出台《行政程序法》,以规范尚显混乱的我国行政行为,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法律迟迟未能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出台对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制化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民诉法》规定"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人民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便有了法律依据。但人民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与其法律监督职能相悖,同时也不符合实体公正要求,并且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还会导致相应公益诉讼在二审、再审中出现程序主体重叠的问题。所以,为保障程序正义,从程序设置视角来看,人民检察院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相似文献   

7.
行政问责制是践行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国行政问责缺少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这就导致了实践中行政问责主体缺位、问责客体不清、问责程序混乱等问题。因此,健全和完善问责的法律制度,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实现行政问责的法制化,是我国实行行政问责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行政赔偿先行程序是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度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赔偿义务机关自行解决赔偿问题来达到便民、提高行政效率等目的。通过对行政赔偿先行程序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鉴于公安机关具有处理紧急危害和行使强制力的功能,警察权滥用现象频仍,以法律规范公安机关参与行政联合执法活动显得极为迫切。本文针对我国行政联合执法的有关现实情况,从组织、程序和责任三个层面来构建警察行政协助法律制度,通过界定公安机关在行政联合执法中的辅助地位,限制其参与范围,规范参与时机与程序,以达到规范行政联合执法与规范警察权的双重功效,促进警察权的理性运作。  相似文献   

10.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行政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该项制度的建立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从人民主权的原理出发,为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运作,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应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在起草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同时,加快起草制定专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和进行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对"公众"的界定比较狭窄,其结果使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有必要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必须革新环境执法理念,改革环境执法手段,规范环境执法程序,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产品的供给不足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心理需求增高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中国人与环境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有效执法和行政问责以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公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基础;通过有效的公众参与促进价值认同是人与环境和谐的价值基础.社区环境圆桌会议是环境保护的社会创新手段之一,是政府行为、市场手段之外的政策补充,更是促进公众参与、实现价值认同的有效载体.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在江苏的实践已初步显示出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社区环境圆桌会议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政府作用、公众参与、媒体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机制,存在如公众参与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相关制度等方面,完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使公众参与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环境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由裁量权在行政领域的作用有如双刃剑,既能推进行政机关积极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传统行政法治所提出的合法性控制越来越软弱无力,运用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日显重要。针对自由裁量权合理性控制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重构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自由裁量权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以期达到授权与控权的平衡。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其特定的含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环境质量自身的重要性、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决定的,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当然要求和人民主权宪政原则在环境法中的延伸,也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应有内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主要有决策参与、管理参与和救济参与。  相似文献   

16.
曾斯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62-164
培养新教师的法律素质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需要。经调查发现,韶关市的新教师法律素质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法律观念方面仍存在一些误区与偏差,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堆权意识和堆权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新教师法律素质的培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质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7.
行政管理的主体特征,决定了政府执法确立诚信理念之必要,而诚信理念的确立反过来又将促进行政民主的进程和发展.在政府执法过程中,确立诚信理念,增加民主参与程序,合理地设置民主参与机制,以实现对政府执法的有效约束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使道德未能“合法化”而陷入危机;另一方面,使“有法不依”的现象不再个别。社会评价的相对合理性是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而法律与道德的差异性和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是两者冲突的具体原因。只有通过法律与道德的互动耦合,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系统整合,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实践看,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与不足。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公众参与环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依据。但现行规范文件依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立法滞后与审批被动、规范抽象与概念模糊、程序漏洞与责任缺失、内容冲突与衔接脱轨等。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需要运用法律适用技术消解规范不和谐,并进一步创新地方政府环评审批立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一些学者从我国确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建议制定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制度。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确认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而对已经形成的环境公益侵权事件中被害人权益救济问题,则鲜有人关注。对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害人权益进行救济,可以为环境侵权事件中的被害人找到一条司法救济的途径,从而为我国立法部门制定后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提供帮助,也可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和执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