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行研制的人工气候室内,以日本无刺偬木(Aralia elata var.inerm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培人工促成产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茎段长度处理,以20cm茎段产芽最好,差异极显著;不同的遮光处理,以遮光处理为好,但差异不明显;不同的营养条件处理,以50mL水+50mL全成分营养液处理最佳,但与100mL全成分营养液无显著差异;不同的直径茎段处理,以最粗直径(平均直径12.3mm)最佳,与最细直径之间差异极显著;不同的树龄相同直径处理,以2年生的产芽量最大,但差异不显著;同一茎段不同的芽位处理,以两侧芽产芽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自行研制的人工气候室内,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培人工促成产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茎段长度处理,以20 cm茎段产芽最好,差异极显著;不同的遮光处理,以遮光处理为好,但差异不明显;不同的营养条件处理,以50 mL水 50 mL全成分营养液处理最佳,但与100 mL全成分营养液无显著差异;不同的直径茎段处理,以最粗直径(平均直径12.3 mm)最佳,与最细直径之间差异极显著;不同的树龄相同直径处理,以2年生的产芽量最大,但差异不显著;同一茎段不同的芽位处理,以两侧芽产芽较好,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不同红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对20个红花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证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二级分枝数分枝长度一级分枝数茎粗顶花球直径株高第一分枝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茎粗、一级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百粒重为影响单株籽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发现,百粒重、一级分枝数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当控制茎粗、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单株有效果球数的基础上,将提高百粒重、一级分枝数作为红花品种的主要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4.
小型管道式深液流水培系统主要构件包括支架、栽培管、贮液箱等,其中栽培管由直径110 mm的PVC塑料管加工而成。系统依靠水泵循环供液,利用这一系统栽培叶用莴苣,其单株鲜重为206.7 g;栽培红梗叶菾菜,其单株鲜重为402.7 g;栽培落葵时,其单株鲜重为193.5 g。栽培效果明显优于当前室内园艺常用的静止箱式水培和复合基质箱培装置。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点取5株芡实作为研究对象,从幼苗期开始对芡实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状况以及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芡实叶柄长156.5cm,直径2.6cm,单茎重0.94kg,单株叶柄数10个,产量为20848.4kg·hm-2;芡实种子单粒重0.22g,直径6mm,单株果数15个,产量647.1kg.hm-2,每公顷可为农民增收99572.1元,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9个本区推广种植的春小麦品种和7个新引入的小黑麦材料进行生育期灌溉和不灌溉处理,测定产量和经济性状,采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灌溉处理有4个主成份性状,第1为单株干重,第2为分集粒重,第3为株高,第4为千粒重;灌溉处理有5个主成份性状,第1为单株干重,第2为单株有效茎数,第3为株高,第4为第1节间长,第5为产量。春小麦品种和小黑麦各自之间的欧氏距离校近,基本归于一类,但也有交错,尤其在不灌溉条件下表现的品种数目更多,说明栽培条件对品种的聚类结果有影响,不同条件下,表现品种特性的性状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2 ̄1993年对79645大豆品系的引种栽培,了解其在西宁地区的生育规律产量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对大豆的株高,叶片数,顶小叶面积作了详细记载分析,在考种得出主茎粗度,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分枝数,百粒重,单位面积产量,适用于指导西宁地区的大豆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集约栽培地段与整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野生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e)自然单株在不同小气候地段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和不同整地方式栽培试验,探讨其集约栽培的适宜环境及最佳整地方式.结果表明:避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小气候地段栽培三叶木通,其茎藤生长量是背阳干旱当风口小气候地段的2倍;挖沟撩壕栽培能极显著地提高三叶木通单位面积内茎藤和果实产量;河沙改良农田土壤,能显著地增加三叶木通花芽分化量。  相似文献   

9.
金荞麦的栽培产量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四川凉山地区栽培金荞麦,生长期为210天左右,株高1.6~2m,分枝9~12个。第一至第四年金荞麦地上部分茎叶平均单株生物产量为387.4~416.6g,地下块茎干物质的累积主要集中于生长发育的第二年,单株平均产量为124.4g。金荞麦生长的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花果期和种子成熟期地下块茎、地上茎和叶中双聚...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播,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有利提高成穗高,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用三叶木通、白木通和五叶木通进行不同栽培密度和修剪方式试验,结果表明:3株,1.5m2~7株,1.5m2栽培密度下,3种木通的萌梢部位、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均没有显著差别.但11株/1.5m2栽培密度下,三叶木通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比五叶木通显著减少,白木通单株萌梢数比五叶木通也显著减少,说明五叶木通比三叶木通和白木通更耐高密度栽培.2/8或4/4修剪对3种木通地茎节新梢长度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母茎粗度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修剪能促进三叶木通母茎粗度生长,但对白木通和五叶木通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选用6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茎粗与产量显著正相关;(2)单株荚数与分枝数、单株粒数、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羌活种苗的根长、根径和单株根质量为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种苗分成4个等级,研究了羌活种苗等级及种植密度对植株生物量积累、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等级对存活率、单株生物量、产量及药材中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羌活种苗质量显著正相关;种植密度与单株生物量、产量、羌活醇及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均显著正相关,而对存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种苗质量与栽培密度之间在存活率、单株产量、羌活醇与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方面存在交互作用.种苗质量越好,种植密度越大,药材产量和质量越高,显示这种分级方法具有一定合理性;种苗等级与密度存在交互作用,显示低等级种苗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增加药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番木瓜经济栽培寿命,选取‘马来西亚7号’、‘红妃’两个番木瓜品种为材料,比较斜拉矮化树形和杯状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果实蛋白质质量比、单株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两个番木瓜品种两种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呈下降趋势;两种树形对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无显著影响;杯状树形能保持与斜拉矮化树形相近的单果质量,提高两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可能提高‘马来西亚7号’的果实蛋白质质量比; 杯状树形在斜拉矮化树形3 a经济栽培寿命的基础上又延长3 a的经济栽培寿命.  相似文献   

15.
青笋属菊科一年或二年生蔬菜,又称莴笋,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按食用部分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种,攀枝花市市区境内栽培以茎用为主,是2—5月春淡季的主要蔬菜供应品种之一。由于茎用青笋适应性强,对栽培季节要求不严,产量高,食用多样,近年来,在攀枝花市四季栽培,分春夏秋冬四季。但以冬、春两季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夏谷品种为试材,对单株粒重、穗长、单穗重、穗码数、穗粗、茎节数、干草重、株高和千粒重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单穗重在早代间接选择单株产量可达到对单株产量进行直接选择的效率;通过株高在早代选择单株产量也可获得理想效果。在选择强度相同时,通过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效率均比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效率低。  相似文献   

17.
以羌活种苗的根长、根径和单株根质量为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种苗分成4个等级,研究了羌活种苗等级及种植密度对植株生物量积累、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等级对存活率、单株生物量、产量及药材中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羌活种苗质量显著正相关;种植密度与单株生物量、产量、羌活醇及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均显著正相关,而对存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种苗质量与栽培密度之间在存活率、单株产量、羌活醇与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方面存在交互作用.种苗质量越好,种植密度越大,药材产量和质量越高,显示这种分级方法具有一定合理性;种苗等级与密度存在交互作用,显示低等级种苗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增加药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豆属4种类型植物离析导管分子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导管分子离析及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4种不同类型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构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大豆茎离析导管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即: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导管分子长度依次缩短,直径依次增大,根据导管分子演化原理,认为野生大豆导管分子较原始,栽培大豆导管分子的演化地位较高级。  相似文献   

19.
以金山27为试材,以普通农户栽培为对照,研究高产栽培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冠层结构.结果表明,高产春玉米产量极显著的高于普通农户栽培,有效穗数极显著高于普通农户栽培,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普通农户低,千粒重未达显著水平.高产春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均小于普通农户,粒深和秃尖高于普通农户栽培.高产春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都高于普通农户栽培,茎粗、双穗率和空杆率小于普通农户栽培,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LAI全生育期都大于普通农户,在峰值时差异最大,且棒三叶以下叶片的LAI差异最大,尤以乳熟期明显.高产栽培春玉米LOV在吐丝期和乳熟期均大于普通农户,乳熟期棒三叶以上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25个蓖麻杂交种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粒重、单株粒数、茎粗是蓖麻增产的重要因素,一级分枝粒重是育种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