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传热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房和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对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设计和新装置也同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3.
太阳能发电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的重要席位,不但部分替代常规能源,而且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本文主要研究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2,(15):15-15
城市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其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既是人类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有价值物质回收利用的需要。垃圾的焚烧法处理,由于无害化程度高、减容量大、可以回收热量、处理及时等一系列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已将焚烧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消纳的主要手段。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运行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对生产系统运行工况、垃圾特性、蒸汽旁路系统运行工况进行的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的技术,是对太阳能的高品位利用。文中总结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热发电的运行模式和热发电系统中的控制难点问题,进而提出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并与传统的单内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对时变不确定对象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基于相对压力概念,构建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新数学模型,并对西班牙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和温度场,并据此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发电系统集热棚出口和烟囱进口的局部流道进行优化,使烟囱进口处局部流速增大约14%,温度场更加均匀,相对压力减小约50%,提高了系统做功能力和能量转换效率,同时减上蒂统能量损失.数值模拟结果为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资源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分布广泛、可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而太阳能蒸汽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汇聚的太阳光,把低沸点的液态工质加热变为水蒸气,然后推动汽轮机来发电。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蒸汽式发电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突破与创新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一种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循环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电力同时也提供一定热能或热水的动力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采用低沸点工质作为循环工质。选用R245fa(五氟丙烷)为工质,针对该系统在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膨胀机进口压力、膨胀机进口温度和过热度等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并对循环系统中是否带回热器对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对设定输出功率为2 kW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机进口温度(压力)越高,系统的循环效率越高,而过热度需要综合考虑设置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倪敏生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3):47-50
借助LabVIEW软件平台,建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动态地模拟了真实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展示了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对太阳电池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模型,以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系统作了检测评估,分析了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以R134a为制冷剂的光热光电喷射-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以新疆喀什地区的气象参数为输入,结合Trnsys软件进行建筑模拟和系统仿真计算,分析夏季连续典型气象日内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其性能.结果表明: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系数COPm值最大可以达到15.05;COPm平均值达到12.33;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机械COPm最大为4.97;复合系统的综合机械性能系数COPm达到8.52;整个夏季完全用机械压缩制冷系统耗电量为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在系统中加入了储能设备,使总线电压得到了平滑.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互补控制原理,并建立了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对系统的能量互补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系统的风机模拟器和飞轮上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直流总线电压低于300V时,飞轮转速迅速下降,飞轮释放能量,系统维持稳定;当直流总线电压高于300V时,飞轮转速上升,飞轮存储能量,系统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城市自然环境本底的改变对城市森林的生长发育有深刻的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光照时间都小于自然环境下的最大可照时间,确定城市环境中不同立地树木可获得太阳辐射强度和光照时间,对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太阳辐射能利用效率,发挥城市森林的功能和作用有重要意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森林两类不同立地环境下太阳辐射能利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全时自动对温度、幅射和风速等参数的测量,并能自动计算出太阳能电池板温度,该系统可为光伏水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6.
对110kV锥山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效益,从太阳能发电量和节能减排效益的角度认为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解决了变电站自用电,对城市电力也是一个补充,同时降低,了能耗污染。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基于太阳能的原油储罐加热系统的应用前景.分析其传热过程,建立基于太阳能的原油储罐加热系统数学模型,将太阳能简化为集热板平面的温度分布,利用CFD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水温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密度差成为水由水箱流向储罐内输水管进行流动加热原油的动力.(2)经长时间加热,原油储罐内的温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张胜文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4):37-40
从风光互补发电场的现状及其基本结构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风光互补发电场控制系统,以加强发电场各部分之间的协作,使系统能量输出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简述世界太阳能电池发展状况和动向,并用实例介绍目前在日本推广最多的民用住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概要。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太阳能热水系统占地大、供热水稳定性差、空气源热泵冬季易结霜、能效比较低的问题,提出太阳能/空气能蒸发集热器并构建其热泵热水系统.建立该系统的TRNSYS模型,分别研究太原地区的夏季和冬季工况的系统制热性能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太阳辐射照度大典型工况下,该系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COP)值为6.026,较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提高44.16%;在冬季低温高湿易结霜典型工况下,该系统平均COP值为3.25,较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提高6.5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