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明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思想。1.钱学森在创建系统科学的同时,也在探索系统科学哲学——系统论的创立。2.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具体思想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系统论的研究;命名系统论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恩主义哲学的桥梁;系统论中应包含五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魏宏森教授在继承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创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多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并归纳了作为系统科学哲学的系统论基础原理和基本规律,形成了系统科学哲学的基本体系。本文按照魏宏森教授所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一书中的八原理顺序,从较为抽象的理论性架构方面对八原理各自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理论意义和结构性作用进行论述,阐述八原理之构成系统论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辩证论到系统和谐论——乌杰系统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杰的系统哲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创新和综合理论创新;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和谐论",具体包括物质系统论、"系统开放律"论、系统范畴论、整体反映论、系统方法论、系统价值论、系统范式论、整体管理论、系统改革论和系统和谐论等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乌杰研究系统哲学所表现出的严谨豁达的精神和风格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4.
软系统方法论与软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系统方法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科学哲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本文着重分析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及从硬系统方法论到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的变迁,认为硬 / 软系统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科学哲学中的表现是互斥互补的关系。软科学哲学一词是库恩在《结构后的路》(2000)一书中提出来的。在我国研究和发展软系统方法论和软科学哲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苏佩斯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传统观点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反思,提出了一种以集合论为基础的科学理论语义观。这种语义观的形成蕴含着深厚的整体论立场和系统论思想,这与苏佩斯跨学科的学术背景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为此,笔者拟在探寻科学理论观变迁的基础上,揭示苏佩斯科学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和科学理论建构的跨学科性,为未来科学哲学的多元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60年代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一次浪潮",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系统科学理论纷纷创立和发展。在这个阶段,系统科学理论包含重要而深刻的进化思想,并表现为三条进化原理:体现进化前提的系统开放原理、系统适应的系统反馈调节原理以及系统演化发展的系统渐进分化与中心化原理,这些进化原理不仅丰富了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也为系统科学的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贝塔朗菲的跨学科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塔朗菲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和系统哲学的开山鼻祖,他十分关注科学发展中的跨学科现象,重视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跨学研究面临的障碍、跨学科研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等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对贝塔朗菲的上述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图从生成论的自然观出发,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从系统论到混沌学,直至复杂网络研究的这一系统科学之学科群,重新梳理、认识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建构生成论的系统科学体系。文章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复杂系统生成的基本机制,并由此推出生成性系统的重要特征。试图突破西方传统的还原论,提出系统生成论的方法论原则——“复元论”或“探源论”,为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研究方向寻找统一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斯蒂文·温伯格是当代物理学领域颇具声望的科学家,以系统论视角对他终极理论中自然规律的解读进行多重审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温伯格的“自然规律”概念中涵盖了“有终极”“客观实在”“可还原”等多个系统要素,并且具有整体性、涌现性与层次性的典型系统理论特质,却也存在着不足。为此,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温伯格的终极理论,探索统一性与多样性、科学与哲学、客观性与历史性间的要素耦合,以期为系统学基础理论建设提供案例,深化“自然规律”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仿真科学的发展及形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6):1279-1281
仿真技术在经历了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后,现在进入了以复杂系统仿真为研究对象的新阶段。仿真科学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综合交叉科学。仿真科学包括三个基础理论:模型论、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评估理论。模型是对系统及其性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最直接最清晰的科学手段之一。系统仿真应该遵循系统论确定各种方法。系统仿真领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估。性能评估包括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系统功能、仿真的可信度等,其中仿真可信度是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以往知识的确定性、权威性遭到瓦解,以此为基础的知识增长模式的合理性也随之动摇。知识增长的动力更应注重来自人环境、历史传统等人价值领域的影响因素,从系统论角度运用价值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会为我们理解知识增长的动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思想正在强烈影响科学哲学的说明方式、确证方式;本论文论证了这种趋势,依据CHooker的《复杂系统的哲学》(科学哲学手册第10卷)以及其他文献,本文在科学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两个方面对复杂系统思想给予科学哲学的冲击、可能形成的新科学哲学范式做出了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匀速论"是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纳揆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4-59,69
“匀速论”简而言之是系统匀速进化发展论。作为一个新概念,有其内涵和相应的结论。“匀速论”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世界及其平衡理论、现代系统论原理、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有其实践依据——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观大反省和对我国经验教训的反思。“匀速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种意义将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试图以“匀速论”概括可持续发展观暨科学发展观,或以此为其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社会系统哲学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具有自然科学特点的系统哲学,同时又是唯物史观原则和方法的具体体现和发展。明确社会系统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特征,特别是科学界定社会系统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是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系统哲学与唯物史观是一般与具体和继承与发展统一。  相似文献   

15.
泛系的时代与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泛系理论历经半个世纪的酝酿、总结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新论,作为以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跨域研究,泛系论表现出五互七要八悟观的方法论特征及独创性特色。东西文化的交融色彩,则使泛系论在思维上具有联四维的特点而有别于一般系统论成为自创一家之言。泛系是系统哲学研究的新尝试,也是发扬大系统泛系五互思想用于百科哲理研究的一种创举,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适应性主体”是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的理论基石,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其理论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实体”和“关系”的关系及其后现代哲学解构传统哲学主客分离二元论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对相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事物辩证属性的深入理解,其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推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系统学二象论初探: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念上把任一客观对象分做虚(X*)实(X)两个层次来研究,形成“二象系统”,着重就任一对象与其属性空间的所谓典型“二象系统”来讨论;通过概念的深入分析和数学描述,发现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地;揭示出数学式中参数空间的客观实在;发现这是个以物理学中“二相”论,数学中“对偶”论,哲学中“辨证”论和东方哲学中“阴阳”论为其特例的,因此是有望统一上述多个独立、平行发展的既有分支的一门基础学科领域.本文可说只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尚待建立其理论体系,工作还很多.文末提出的若干研究方向和课题可供有兴趣的读者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人——钱学森心身观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上的形神关系既是建立系统哲学必须解决的硬核问题,也是开展人体科学研究必须突破的重点问题。钱学森所倡导的人体科学理论强调用系统方法研究人,研究人身上的形神关系。人体科学对形神关系的探索为哲学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特别是系统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