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通过网上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大学生的财商较低,远低于社会大众的认同度,该文分析了原因并分析了这个认知可能带来高校老师产生焦虑情绪,恨铁不成钢、产生失望情绪,放任自流、在课程中穿插过多财商内容,影响课程教学等危害,并提出了做好财商教育宣传、开设财商教育相关培训课程、在与财商相关的课程中插入更多的财商内容、融洽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等建议,旨在提升高校老师的财商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财商",即认识、使用金钱的能力及获取金钱的智慧。帮助学生提高财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高运用和获取财富的能力以彰显其自我价值,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少学者和教师从专业理财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学生财商的有力措施,本文则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从正确认识财富、合理运用财富和积极创造财富三个方面,探索了提高学生财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财商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知道如何聪明地花钱,做好财务规划,养成健康的财务习惯,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科渗透是进行理财教育的途径之一,尤其是数学学科,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体验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和让钱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氛围,逐渐形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因此,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应当作为一项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课题,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4.
财商是对大学校长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作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较高的财商,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职能与大学领导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学校长应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和实践等手段,在观念、知识和能力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商。  相似文献   

5.
吴浩 《科技信息》2009,(32):176-176
一个人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是否具备理财观念,是否具有较高的财商,是关系到其整个社会素质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教育过程中理财教育的匮乏成为不争的事实,德育课程教师理应勇挑重担,利用德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理财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财商素养。  相似文献   

6.
财商是继智商、情商后,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又一大基本素质,关系到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而理财教育并不仅仅是成人所需要的,更应从孩子抓起,我国的儿童理财教育尚不及欧美等国家发展成熟,应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的课堂学习中,以数学为例,整合儿童理财课程,发展学生的财商素养.  相似文献   

7.
西部商科高职院校学生财商指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能力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后,投资理财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商科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和总结已有关于财商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商科高职院校学生财商指数体系,通过将客观的调查问卷数据与科学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得到了商科高职院校学生的财商指数,并对这一财商指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探析商科高职学生的财商现状。在将财商与财商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认为性别和经济基础(如户籍所在地、家庭收入等)对学生财商的影响最为明显,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提高财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提出二十多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素质也没有多少提高。该文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让人信服的教育内容的界定。该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双多法,对影响成功与幸福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影响成功与幸福的十三种主要因素:好习惯,人际关际,行动力,自信,目标,知识技能,放松,适应,决策,健康,思维,动机和财商。进而指出,知识技能只是影响成功与幸福的因素之一,因而不应该过分强调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9.
本指出了理工科人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具体包括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了对理工科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建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网站,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实施财商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目前,通过网站对大学生进行财商素质教育尚无先例,本文介绍了三峡大学财商素质教育网站建设实践运行,并提出了加强网站建设的一些思考与建议,期望对其他高校进行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网站建设有所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丁邦建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74-75,88
1.培养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教育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创新意识对于我们迎接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强烈呼唤着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坚实基础、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意识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它是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前提。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核…  相似文献   

12.
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用人单位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社交能力、身心素质、应聘能力等5个方面。高校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及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都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充分阐述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的意义基础上,结合三峡大学近年来开展财商素质教育活动实践,对大学生实施财商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探讨,期望能对推进我国大学生财商素质教育有所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创新型,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转变教育理念,接受新教育目的观的能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的能力;将创新融入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创新教育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社会制度原因和社会结构性原因。提出教育中最不平等的是使教育成为一群人控制另一群人的手段。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先消除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制度根源,确立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终身化的教育制度,以平等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基本综合素质得以不断完善的教育,它的内涵和方向极为明确,实际上虽含了对教育目标的概括,且具有一定的实践导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如何实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呢?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等,还满足于停留在过去,乃至在很大程度上只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主义教育,仅仅是片面要求学生只学好与专业对口的科学技术,那就难以实施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新、活、好。所谓“新”,主要指了解并掌握必备的新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知识,有创造能力,学会做事;所谓“活”,主要指在未来社会中“学会学习”,不落伍不但化,适应能力强,学会发展;所谓“好”主要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整合,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同时要注意转变师生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技好地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所以,我国大学生从重知识教育到重能力教育再到力倡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教育内部、外部关系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相似文献   

17.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不强、心理问题严重、课余时间浪费等自我管理能力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就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要采取改变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家喻户晓的《富爸爸,穷爸爸》延伸出来的财商教育项目,能否续写《富爸爸,穷爸爸》的商业奇迹  相似文献   

19.
论学习能力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扩招反映了我国居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热忱。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小,收益大,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国外对此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培训、保健、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教育又叫智力投资,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有经济价值的智力资本要素主要有学习能力、知识存量、工作及创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教育投资的最快捷的途径。重点是要建立学习能力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乃创造性世纪,培养当代学生创造思维是世纪之需要.本文主要介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措施,融创造教育于化学教育全过程,通过实施创造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巩固理解能力,创造性知识运用能力,创造性实验能力,创造性观察能力,创造性解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造型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