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9,4(20):694-694
土壤普查鑑定是我国多、快、好、省的土壤調查研究方法。它是以耕地为中心,公社为基础,“領导、技术、羣众”三結合的羣众运动。不仅在生产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土壤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8年我所研究人員在广东省委領导下,积极参加了我国首次的土壤普查。1959年配合土壤普查运动在全国的开展,我們又分別参加了江苏、湖北、甘肃、云南、安徽、广西、江西等省的土壤普查,广泛地总結了耕作土壤的发生过程、羣众分类命名、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壤改良的經驗。以江苏为重点,完成了江苏省土壤志和20万分之一、50万分之一的土壤图,以及50万分之一低产土壤分布图。在土壤志中闡明了土壤特性、分布規律和土壤耕作、土壤改良的經驗。土壤图的图例是运用发生学的观点,总結了羣众分类命名的經驗而編制的,反映了土壤的耕 相似文献
2.
自从广东省开始羣众性土壤普查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土壤普查运动,但根据羣众经驗进行土壤系統分类的工作还不多。去年十一月初,中国科学院土壤队会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市委的領导下,开始京郊羣众性土壤普查工作。在野外工作告一段落后,当即进行室內整理工作,开始編制京郊土壤分类系統。据据羣众識别和改良土壤的經驗来編制土壤分类系統,是一个学术上的工作,存在着方法論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分析和整理羣众經驗的問題。我們对于这种繁复的工作还是初步尝試,其中問題甚多,但主要的是我們的工作方法对不对头,是不是符合辯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由于我們理论水平太低,特提出来請大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3.
自从去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深耕改土的指示和农业部在广东召开了土壤普查鑑定現場会議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羣众性土壤普查鑑定和深耕改土运动。到目前为止,有19个省120个专区1257个县市已基本完成了普查工作,已普查的耕地面积約13.3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9%。土壤普查运动进行得好的地方,还推动了深耕改土、积肥和施肥等生产措施,对增产起了显著的作用。为了总結过去土壤普查鑑定和深耕改土的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全国土壤普查鑑定办公室于8月8—20日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全国土壤普查鑑定深耕改土学术会議”。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现状高级工程师刘明兴林业部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助理工程师魏智海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1977年联合国召开了沙漠化会议.提出了“停止并扭转引起环境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正>一项历时十年对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的最后结果即将揭晓,人们想知道,这一投资6.5亿美元的科研调查项目究竟深入到了什么程度?纽约艾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副总裁、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兼职科学家杰西·奥苏贝尔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耐磨地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磨地面是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均匀撒布耐磨材料并经专门机械作业,使耐磨材料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具有良好耐磨、防尘防油防滑抗渗和洁净美观效果的耐磨地面,增强混凝土地面的耐磨性和强度.它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地面,具有成本低、施工环节少、工期短和强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结合能问题,Marshall等已应用粘土膜电极,从粘土矿物的类型、阳离子的种类、阳离子饱和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本工作是应用对钠离子或钾离子具有专性反应的玻璃电极进行测定,并试图将土壤对阳离子的结合能与土壤的电荷性质联系起来考虑。材料和方法选用了两种电荷性质不同的土壤。砖红壤(广东徐闻)的负电荷量较少,其数量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并带有大量正电荷;黄棕壤(南京)的负电荷量较多,但其中可变电荷量很少。在电渗折或用酸处理后的氢铝质土壤悬液中加入不同量的NaOH(或KOH)与NaCl(或KCl),平衡后用玻璃电极测离子活度,并按照Marshall的公式△F=RTlnc/a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的有利与不利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水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凡是风调雨顺的年成,种植水稻可以省肥,省工,成本低,产量高;不好的年成,费肥,费工,成本高,而产量低。雨水调匀最理想的是十天至半个月有一寸至一寸半雨量(实际上是很少见的),保持“田里不积深水,土里吃足水”,这样既不伤根,又能促进根系生长,茎叶生长平稳。若雨水过多,根系生长不正常,茎叶生长不平稳,各种措施就不容易掌握了。苏南地区水稻最突出的不利气象条件,一为长期阴雨,二为台风暴雨。一般长期干旱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反而有可能获得高产(因为日照充足),但对水利条件差的丘陵山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2015,(23)
为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供青藏高原基础的土壤数据,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9~2011年的野外土壤调查数据,筛选了10种与土壤形成密切相关的数据作为环境因子,运用决策树See5.0分别建立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多年冻土区的土壤-景观模型,5折交叉验证的平均精度西部为65.4%,东部为63.5%,显示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分布制图.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以寒冻土(Gelisols)和雏形土(Inceptisols)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4%和28%.分区来看,在高原西部多年冻土区,土壤主要以寒冻土、雏形土和干旱土(Aridisols)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西部总面积的43%,30%和17%;而在东部,土壤主要以寒冻土、均腐土(Mollisols)和雏形土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东部总面积的27%,26%和25%,这主要是因为高原西部气候极端寒冷干旱,而东部相对较为温暖湿润;同一种土壤在东西部的分布有海拔上的差异,也有母质等方面相同的地方.多年冻土的存在也影响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使得干旱土在西部分布在较低的海拔,而在东部却又分布在较高的海拔.从整个多年冻土区来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部土壤发育要优于西部,土壤类型更多,且各土壤类型所占比例也更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门你们目前可能还不熟悉、但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土壤动物学。 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天上飞的鸟和蝴蝶,地上走的狮子、老虎和大象,水里游的鱼、虾和螃蟹,大家已是很熟悉的,但是当你们走在田野里或树林中时,会不会想到在你的脚下泥土中生存着千千万万各种微小的动物,它们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忙忙碌碌地生活着。它们之中大部分是对人类有益的,要进行保护和繁殖,一小部分对人类是有害的,要设法控制和防除。 对于土壤动物的研究工作通常认为是从达尔文对蚯蚓生物学的研究开始的,在我国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系统地进行土壤动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8.
19.
江西省南丰县是一个四面环山,海拔700—1,700公尺,一般坡度在15度以上的山区。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温度18℃左右。土壤瘠瘦,以红、黄壤土为主,加上水利条件很差,耕作粗糙,因此过去产量很低,每亩只有208斤。合作化后,虽积极的推行了适当密植和其他一系列的增产措施,但由于行株距离仍保持在一尺左右,所以产量提高得不够显著,平均只有305斤。农业发展纲要分布后,一个全面跃进的农业生产高潮,在我县澎湃地开展起来了,同志们都在探索实现大跃进的门路,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得 相似文献
20.
一场区自然条件与基本情况刘家站综合垦殖场位于江西上饶专区余江县,以浙赣铁路刘家车站为中心,是一片低丘陵红壤地区。场区地势平缓,坡度一般为2—3度,荒地联片集中,据勘测规划农垦荒地约有十万余亩。当地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为18.2℃,无霜期长达270余天,年降雨量平均在2,200毫米,但缺点是雨量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