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对西洋杉提取物的研究,宣称已经揭开了古埃及人如何制造木乃伊的秘密。 来自德国杜宾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多纳学院的化学家们复原了古代埃及人对西洋杉木提炼的技术,他们发现其提取物中包含一种具有防腐功能的化学物质——愈创木酚。 科研小组随后用从西洋杉中的提取物在鲜猪排上进行测试,发现它具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专家通过老鼠试验找到了与脱发有关的基因。为头发稀疏和秃头者带来了希望。这个研究小组发现。当老鼠缺乏一种叫做Sox21的基因时,毛发表面的鳞状角质层就会出现异常,引起早期脱发.而且这种基因是人和老鼠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在人类第4对染色 体上新鉴别出了一个与感觉甜味有关的基 因。这一发现表明,喜欢吃甜食可能不是一个后 天的嗜好,而是先天的遗传。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实验鼠体内某特定基因可能控制着甜味受体的产生。这一基因发生某种变异的实验鼠对甜水的兴趣比普通实验鼠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基因变异削弱了甜味受体的功能。一组美国研究人员也发表了同样的研究结果。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两个研究小组各自使用两组实验鼠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一组普通老鼠喜欢饮甜水;另一组实验鼠由于基…  相似文献   

4.
西澳大利亚州立大学的专家们调查发现,生活在该州小灌木丛中的一种大老鼠,对毒药具有罕见的适应性:其抗毒能力为普通老鼠的30倍。生活在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老鼠,遇到这种毒药有一半就得死去。这种毒药——一氟醋酸钠极毒,在澳大利亚被广泛用来消灭老鼠。原来,在大老鼠的机体内部会产生一种脱氟作用,所以这种毒药的积储过程在其体内无法进行。生活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大耳袋鼯具有类似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窗     
两个美国科研小组发现了距今3000万年的DNA,此种DNA比过去知道的年龄最久的DNA存在的时间几乎长了1倍。这种DNA是这两个小组各自独立地从第三纪时被捕捉到树脂中而成为琥珀化石的昆虫体内提取出来的。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Rob Desalle及其科研组是从白蚁中提取到DNA。位于加里佛尼亚的加州工业大学,R"IC"。和他的同笋们以一种无刺蜜蜂作为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6.
科学信息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神经生物学进展》Vol.36,No.3,1991年1.乙醇对行为影响的机理本文涉及乙醇作用原理、乙醇的药物特性、机体对乙醇的耐受性和依赖性,乙醇与细胞中钙离子关系等内容,此外,还对酒精对体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关联以及行为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号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它评选的十大科技突破。 (1)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通过对超新星的研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反引力,正是这种力与引力相抗衡使得宇宙不断地加速膨胀。这种观点不同于宇宙“大爆炸”理论。 (2)科学家发现果蝇、老鼠和细菌具有类似人体生物钟的守时基因。 (3)科学家发现神经系统里有能够使化学信号以每秒100个离子的速度从一个神经元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探索癫痫的遗传奥秘,这是一种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突然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复杂的神经失调症有几种临床表现,其病症被称为发作。波士顿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老鼠癫痫与三条染色体上的特殊区段有关。这些区段存在着三个基因,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原发性癫痫的发作起控制作用。波士顿科学院的托马斯N.西弗德和他的同事们称,这类癫痫也存在人类中,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子痫等。通过正常老鼠与患有癫痫的老鼠进行正反交配,科学家们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癫痫发作频度。结果表明,老鼠的2、4和9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癫痫基因。西弗德说,9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癫痫的主基因,其它两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这种严重神经失调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真     
脐带血可治少儿白血病 美国科学家发现,新生儿的脐带血可治疗少儿白血病。 据英国《柳叶刀》杂志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对44名少儿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实验,医生们将这些少儿的刚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的脐带血植入患者的体内,结果3/4的患者18个月后恢复了健康。 这一研究发现,将患者亲弟弟或亲妹妹的脐带血植入患者体内,产生排异反应的只有3%,远低于脊髓细胞移植产生排异反应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末期,科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雌章鱼在孵出小章鱼以后,便不肯进食,只是等待着死亡的来临。经生理解剖发现,雌章鱼的双眼窝后面有一对腺体,只要割掉它,雌章鱼即可恢复进食,继续生存一年左右的时间。科学家把这种促使“自我灭亡”的腺体叫做死亡腺。尔后,美国哈佛大学登克拉教授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的脑下垂体会定期分泌一种类似死亡腺分泌的激素,简称DECO,这种激素的分泌会导致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调,使动物体走向衰亡。有的科学家把老鼠的脑下垂体切除,使DECO的分泌断绝,同时又把甲状腺素注射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只衰老的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德国科学家利用对老鼠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基因操作再植入老鼠体内的方法,使患糖尿病老鼠的健康状况取得明显好转。科学家希望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治疗人类的糖尿病。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加特尔斯雷本市的基因移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他们的科学家在动物试验中首先对老鼠胚胎干细胞中一种名为“PAX4”的“开关基因”进行特定处理,使之可以持续稳定地发挥“开关”作用,承担起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任务。随后,科学家们再将这一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糖尿病鼠体内,结果发现其病情有明显好转。科学家介绍说,“PAX4”基因是早先由…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上很早就发现女性得偏头痛的人数远远超过男子,好像偏头痛对女性"情有独钟"。科学家们发现:偏头痛往往在两次月经周期之间的排卵期或月经来潮之前出现,这时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远较平常要高。据此,科学家推测:女性偏头痛与雌激素的神经化学作用有着密切关系。原来,体内雌激素含量增高,会大量产生一种名叫血清基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大脑神经,从而导致偏头痛。而且,它还能让人心情烦躁不安,容易激动。另外,还有两个帮凶推波助澜:一个是患偏头痛妇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西摩尔·等人在生物体内发现了第二种遗传密码,这种密码控制着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步骤.20年来,科学家们仅知道生物的主要遗传密码(第一种遗传密码),第一种密码由特殊的化学物质组成,众多  相似文献   

14.
美国俄亥俄医学院以约翰·勒普(John Rapp)为首的研究小组,在食用高盐食饵而产生高血压的老鼠身上,已经鉴定出某种与高血压有关的基因,这种基因至少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基因位点命名为 Hyp-1(即高血压之意),它专为一种酶而编码,这种酶导致18-羟基-脱氧皮质甾体的合成。此甾体是一种激素,与已知能诱发人体血压增高的甾族化合物相似。基因位点是在 S 系老鼠中鉴定的。此种老鼠连续八周喂给高盐食饵时会产生异常高血压(200~240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 ,人体本身存在一种系统———可抵抗来自食品和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很久以来 ,科学家们一直猜想在动物体内存在这种系统 ,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 2 0年的研究 ,终于利用转基因鼠证实了这一猜想。研究人员认为 ,动物体内抗癌系统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预防性酶———被称做二期酶———数量的显著增加 ,这些酶能消除有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有效地中和有害物质破坏DNA和引发癌症的能力。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两项研究报告称 ,研究人员通过比…  相似文献   

16.
狂饮不宿醉     
<正>宿醉是指饮酒过量,隔夜休息后,虽然体内酒精已经排尽,但身体仍然有种种不适等症状。最近,一种酒精合成物能够给予你除了宿醉以外的所有饮酒体验。这种叫作"alcosynth"的"合成酒精"的饮料被设计  相似文献   

17.
英国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查里斯博士说,如果老鼠一只脚长有5个以上的脚趾时,多余的脚趾就会挤着其他的脚趾,并使与之相连的骨头发生扭曲,因此,多一个脚趾的老鼠不能很好地走与跑,从而使得老鼠一方面不容易捕获到猎物,另一方面又非常容易被其他捕猎者所捕获,很难在自然界生存下去。他还发现,长有6个脚趾的老鼠为了适应多余的脚趾,整个腿呈弓形,这样将无法与地面很好地接触,只有用踝关节的部位行走,这严重影响了老鼠的运动和走路的姿势。 查里斯认为,脚趾数目减少就不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如马,生物进化使其全部脚趾合并成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前沿     
<正>年轻血液可提高老年大脑功能实验发现,把年轻老鼠的血液注入到年老老鼠的体内后,后者的大脑神经细胞会出现增长,并且在迷宫实验中的导航能力也会增强。研究者介绍,大脑中的海马区对经验的感受是很强的,当你获得的信息越多,这一区域也会变得越大。不过,海马区会随衰老一同衰弱。年老的老鼠通过血浆注入,可以使其大脑中退化的海马区重获生  相似文献   

19.
国外的研究者在给老鼠注射一种加压素——脑垂体激素时,偶然发现老鼠变得易于训练,且具有较好的记忆力。据报告,他们使用这种加压素已恢复了健忘病人及普通病人的记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杰斐逊州境内.有一座大型生物工厂,如今成为积极探索人类长寿奥秘的圣地。据报道,在那里工作的科学家从老鼠身上发现了一种生物机制,并相信运用这一机制能延长人的寿命。一、吃不饱的老鼠活得长杰斐逊州的这家生物工厂,有21000多只老鼠为设在这里的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的400余名科学家提供实验服务。该中心隶属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负责研制用于食品和药物生产的化合物的毒性。1年前,该中心以高级科学家罗恩·哈特为首的科研人员在老鼠身上取得了一项极不寻常的发现。哈特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得过许多奖,在癌症的 DNA 修复研究领域中成绩斐然。在科学界,他的话大有一言九鼎之势。哈特研究小组发现,自由进食的老鼠患肝肿瘤的可能性要比限制进食的老鼠高4倍。他们还发现,一只老鼠体重与其健康状况及寿命长短的精确对应关系。他们已经能够把老鼠的寿命延长一倍。办法是把喂养饲料削减70%。二、格林希尔的食谱实验表明,鼠类节食能长寿,但这不是哈特他们追寻的最终目标,真正重要的是人类如何延年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