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及其乳膏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比色法以721型分光光度计对蜂胶及其乳膏中的总黄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制定蜂胶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品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对蜂胶胶囊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胶囊剂型特点,开展方法学研究,为蜂胶的质量标准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分别测定复方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蒙药复方述达格-4不同药味组合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全方组有效部位中总黄酮、高良姜素含量最高;高紫石组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最低(p<0.05).蒙药复方述达格-4不同配伍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杨树芽是蜜蜂用于生产蜂胶的主要原料,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杨树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了杨树芽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杨树芽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0 h、料液比1∶16 (g/m L)、乙醇体积分数85%,总黄酮提取率为13. 14%。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杨树芽总黄酮提取物不仅能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诱导的DNA氧化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蜂胶中多酚化合物的HPLC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提取物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冷浸超声法制备蜂胶乙醇提取物:以绿原酸为标准,在765 nm波长下,用FoIin-Ciocalteus法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酚酸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在510 nm波长下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对采自云南3个地区的蜂胶样品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  相似文献   

6.
用 70 %乙醇作萃取剂 ,用超声溶解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萃取剂、萃取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再与Al3 + 生成络合物 ,以芦丁为标准样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制成品中的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当芦丁浓度在0.00816-0.04896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比色法测定蜂胶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使用液相色谱仪等大型设备。操作复杂的缺点。本文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花生壳总黄酮.方法:以木犀草素作为考察指标,考察静态吸附量和洗脱率,筛选出最适型号树脂,比较纯化前后总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变化.结果:D101型树脂为花生壳提取液最佳精制纯化树脂,树脂纯化后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提高4~5倍.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可以用于精制纯化花生壳提取物,提高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95%的乙醇对蜂胶润喉片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分析,蜂胶润喉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达0.68%.为保健品蜂胶润喉片的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我国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山西、四川、新疆7省区蜂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鉴定出黄酮、酚、醌、萜、甾类等14类79种物质.其中黄酮、酚、醌、萜类物质含量较高.实验表明,不同产地蜂胶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各种单一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蜂胶具有代表性的组分,可通过GC-MS方法检测不同蜂胶中的挥发物相对含量和不同地区蜂胶的特征代表物来鉴别蜂胶的产地.  相似文献   

11.
甘草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科学》2017,(10):1587-1591
以甘草饮片为原料,通过水煎煮,溶剂化法提取,用大孔树脂D 101分离,制备薄层纯化得到产物.将提取的产物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提取得草酸三钾盐、甘草酸、甘草总黄酮,70%乙醇提取甘草渣得甘草总黄酮,含量为18.4%,经抑菌试验确定甘草总黄酮有抑菌活性,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为主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为溶剂提取冬凌草,以多糖、总黄酮及冬凌草甲素浸出率为考查指标,研究了50、60、70、80、90、100℃不同浸提温度对冬凌草茶中3类成分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凌草茶中含有较丰富的多糖、总黄酮及冬凌草甲素,温度对三类成分有着不同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浸出率由0.81%升至2.30%;总黄酮浸出率由1.73%升至4.21%,而冬凌草甲素的浸出率变化较小,成略降趋势,50℃浸出率为0.0661%,而100℃浸出率为0.0527%,可以为冬凌草茶的科学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去除血清和生长因子条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s)凋亡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中国蜂胶(6.25、12.5和25μg/mL)对膜整联蛋白β4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中国蜂胶分别处理VECs3、6、12、24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膜整联蛋白β4的表达.结果表明12.5和25μg/mL的中国蜂胶在6h和12h显著降低膜整联蛋白β4的表达,3h和24h对膜整联蛋白β4的表达影响不显著.揭示中国蜂胶对膜整联蛋白β4的影响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膜整联蛋白β4可能参与中国蜂胶抑制VECs凋亡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4.
建立蒙药复方述达格-4血清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高良姜素为对照品,盐酸镁粉显色,在489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蒙药复方述达格-4血清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高良姜素在0.02548~0.25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9439 X-0.0174(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7.74%,RSD为1.10%.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测定述达格-4血清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水葫芦茎部提取了黄酮类物质,通过红外光谱和颜色反应对总黄酮进行了性质分析,并探讨了水葫芦茎部总黄酮的抗油脂过氧化作用以及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茎部总黄酮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强于柠檬酸.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鸡眼草种质资源进行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评价,并探讨了鸡眼草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以三乙胺为介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鸡眼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鸡眼草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贵州凯里榕江鸡眼草为最高,贵州余庆龙溪鸡眼草含量最低;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由高到低为叶茎根;鸡眼草中总黄酮的积累高峰为6、7、8月;鸡眼草干燥低温中存放,总黄酮含量远高于常温保存.结论:鸡眼草叶片是合成和积累总黄酮的主要器官,夏季是采收鸡眼草的最佳时期并适宜低温干燥保存.鸡眼草总黄酮含量不仅与产地和采收时间有关,而且与生境也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MTT法研究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SE-P)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和市售蜂胶乙醇提取物(ME-P)、蜂胶超临界CO2萃余物的95%乙醇提取物(RE-P)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所得SE-P的抗肿瘤功效.SE-P在体外对肿瘤细胞U937,95D,SGC-7901和TE-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E-P对4株肿瘤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和最高抑制率质量浓度均高于ME-P和RE-P.SE-P的抗肿瘤成分在各压力段都有分布,以10-15 MPa和20-30 MPa压力段抗肿瘤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SE-P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协同双水相法探索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锦灯笼宿萼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协同双水相提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正丙醇-水比为0.7、微波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50,硫酸铵质量浓度为0.35 g/mL,微波功率为400 W;锦灯笼宿萼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液总黄酮质量浓度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说明优化的微波协同双水相提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比较稳定,锦灯笼宿萼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MTT法研究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SE-P)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和市售蜂胶乙醇提取物(ME-P)、蜂胶超临界CO2萃余物的95%乙醇提取物(RE-P)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所得SE-P的抗肿瘤功效.SE-P在体外对肿瘤细胞U937,95D,SGC-7901和TE-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E-P对4株肿瘤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和最高抑制率质量浓度均高于ME-P和RE-P.SE-P的抗肿瘤成分在各压力段都有分布,以10~15 MPa和20~30 MPa压力段抗肿瘤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SE-P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