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发动机曲轴系扭转振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参数的变化对轴系扭转振幅放大系数的影响,并开展了轴系变阻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后,系统的自振频率和临界转速都相应有所升高;当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在各临界转速下选取最佳阻尼值时,轴系自由端各阶扭转振幅均有明显降低,显著改善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特性,验证了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对轴系扭转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汽油机正朝着高转速,大功率,低噪声,轻型化方向发展。因此,对汽油机扭转振动特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曲轴扭振过大,不仅会引起曲轴扭转疲劳破坏,而且也是产生发动机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曲轴前端安装扭振减振器是减低曲轴系扭振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486Q型汽油机的扭振测试分析和计算对其扭振特性及橡胶减振器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减振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扭弯复合减振器能同时抑制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降低发动机噪声.以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幅最小化为目标,研究了扭弯复合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扭振减振器或弯振减振器参数偏离对扭转振幅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增大扭振减振器惯量比、降低弯振减振器惯量比,能减小扭转振幅曲线的共振峰值;弯振减振器阻尼比和刚度偏离最佳参数后,能增大曲线共振峰值,但影响程度很小;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和扭转刚度的偏离能显著增大峰值.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近年来由于发动机进一步强化,不断地提高转速及减轻运动部件的重量,解决曲轴系统扭转振动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对于交通运输用发动机解决扭振问题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安装扭振减振器。阻尼弹性扭振减振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最理想的减振器。这类减振器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出现多种效果突出的结构型式,如橡胶硅油减振器,卷簧式减振器、板簧式减振器(盖斯林格减振器)等。这些减振器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都有各自特殊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曲轴扭振减振器特性参数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曲轴扭振减振器特性参数的计算机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以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为基础,根据最大振幅点与1/2最大振幅点的幅频关系得出减振器特性参数(自振频率f0、阻尼比ζ)的计算公式,通过激振器激励扭振减振器振动并采集减振器的响应数据,计算得出减振器的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减振器的振动特性参数,为减振器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用B-K信号分析仪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该系统检测结果精确可信。  相似文献   

6.
用非接触式扭振仪测量柴油机扭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扭振实测中所选用的记录与分析仪器及应注意的事项;对扭振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从合成振幅中扣除滚振部分的分析方法,对于获得正确的扭振结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单缸熄火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单缸熄火时其他缸平均指示压力保持不变的轴系扭振计算方法。以MANK9Z60/105E型柴油机的扭转振动计算为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实船测量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船舶柴油机轴系的扭振是影响船舶安全营运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柴油机的不断强化,轴系的扭振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国内外船规对轴系扭振均有详细规定,要求对轴系进行扭振计算与实测。这项工作,当今虽然可以运用电子计算机,但仍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某一船舶轴系,欲确定其经济、可靠的最佳方案,就更复杂了。目前,国内某些中、小型船厂,柴油机厂以及船舶营运部门,由于对扭振特件认识不足,往往造成许多扭振危害,酿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果能用图谱来表达一些扭振参数间的复杂关系,即用查图表的方法,能直接查出扭振特性,是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曲轴裂纹的扭振动态诊断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柴油机曲轴裂纹事故的一个实例,提出了一种利用扭振信号在线诊断柴油机曲轴裂纹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开闭型柴油机曲轴裂纹的刚度变化模型,并计算了含变刚度曲轴柴油机的扭振响应.同时提出了利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信号的峭度和谐次分析来诊断曲轴裂纹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诊断参数有效.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轴系扭振/弯曲振动减振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内燃机轴系的扭振/弯曲振动减振器的参数扭振特性及发动机整机振支 和影响,建立了此类减振 器的模型,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取得最佳的船舶轴系振动,采用不同发火间隔角和不同连杆质量的设计方案,对船舶轴系扭振计算中的平均指示压力、气体力所产生的干扰力矩、外阻尼等进行分析和修正,提出单缸熄火时其他缸平均指示压力保持不变的轴系扭振计算方法.MAN B&W 10L90MC型柴油机实验结果表明,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该法的平均指示压力降低了5.3%,气体力所产生的干扰力矩降低了3.1%,外阻尼降低了8.29%.相应地船舶轴系扭振应力的计算精度也提高了3.23%。  相似文献   

12.
纵、扭振超声变幅杆两用设计用表及其编制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扭振与纵振件的振动方程出发,指出扭振杆与纵振秆在外形变化规律、性能及尺寸参数表达式及数值上的相应关系,进而利用这些关系编制出简单指数型、圆锥型——类圆锥型、悬链线型——类悬链线型以及阶梯型纵振——扭振超声变幅杆设计用数据表,并绘出了各参数对比曲线,概述了各种变幅杆参数变化规律及对比情况,举了设计实例。数据表及图线所讨论的直径比范围是:扭振杆N_T=10,纵振杆相应至N_L=100。  相似文献   

13.
曲轴扭振减振器是保证曲轴正常工作的重要零部件,为实现6BT发动机的国产化,曲轴扭振减振器必须通过货源鉴定试验。在货源鉴定试验中参考美国康明斯公司减振器的试验方法,将国产减震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与进口件作对比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找出进口件与国产件的差距,为该零件的国产化打下基础。就曲轴扭振减振器的性能和疲劳试验的测试方法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俩在赴厂实践中曾对某远洋万吨级货论的轴系扭振进行了新算分析和随船实测,并对正在设计的十艘油轮的轴系进行了不同排列的扭振计算,计算是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的。 这里,介绍了某实船的扭振计算和实测情况; 并且对在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化计算问题,飞轮在扭振中所起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另外,对扭振计算,从数学力学的角度,对矩阵计算作一个简单的综合分析和介绍。 由于接触面的局限和篇幅所限不拟对扭振问题作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著作[1][2] 一、为什么要计算扭振 当船用主机的转速和轴系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被动硅油减振器调谐范围较窄、不易匹配的问题,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轴系扭振半主动控制的磁流变阻尼.根据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推导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磁场仿真;然后将其引入到曲轴系统中,建立磁流变阻尼器-曲轴系统耦合模型,利用Newmark法进行数值仿真,获得曲轴系统的扭振响应,并分析作用于磁流变阻尼器上的电流对扭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流变液板极外的漏磁与磁压降较小,所设计的磁路是有效的;传统的硅油减振器对曲轴6谐次扭振幅值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对4.5谐次扭振效果的抑制不理想,反而使扭振幅值增大;与传统硅油减振器相比,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可使曲轴系统具有明显的变刚度、变阻尼特性.通过施加合适的电流,可使曲轴系统的扭振幅值在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测速齿盘偏心对扭振测试误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齿盘偏心引起的伪扭振信号特征,提出用测速齿盘静态偏心计算伪扭振信号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对相应的谐次分量进行修正,从而给出了消除误差的信号合成处理方法.利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某型履带车辆扭振测试结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提出的信号合成处理方法对实测的结果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扭振的测试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瞬时动能等效的曲轴系变惯量扭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往复运动件变惯量下的曲轴系自由扭振特性. 基于瞬时动能等效原则,提出了单缸变转动惯量的精确求解方法;建立了单、多缸曲轴系统自由扭转振动微分方程,并对系统的扭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某一多缸柴油机曲轴系进行了考虑变惯量下的自由扭振数值计算. 结果表明,变惯量的引入会对曲轴系的固有频率、临界转速、扭转角位移等系统扭振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扭振测试误差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扭振测量对旋转机械故障监测与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测量扭振,在轴的两端安装具有等转角间隔的码盘。测量等分转角经过的时间间隔,可以得到扭振的信息。由于码盘和转轴不同心和在用联轴节联接码盘和轴端时其转速比变动,扭振测量结果会有误差。本文提出用计算结合在低速运转下的测量来进行校正和补偿的方法。还需要在测扭振传感器获得的振动信号中把横振引起的信号分离出去。研制了相应的软件。采用上述方法测量精度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装置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仍普遍采用的将扭振系统简化为双扭摆模型以进行减振器设计的方法作了基本原理及其实用价值的分析和介绍。同时,对这种设计计算方法的重要缺陷作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扭振系统的计算模型。文章用实际算例对比了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所计算的结果,肯定了新计算模型的重要价值,从而为柴油机装置的减振器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计算的途径,以便充分发挥扭振减振器所能够发挥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单质量盘转子扭振的动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条件下,推导了考虑转动频率情况下的单质量盘转子扭振运动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几何结构的单质量盘转子在不同转动频率下的扭振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对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的动频系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心力的作用相当于使转子的扭转刚度增加,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转子的扭振固有频率,而在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系数的因素中,动频系数与转子转速的平方及质量盘直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质量盘厚度关系不大.由此结果得出了动频的计算公式,并在该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判断单盘转子是否需要考虑扭振动频的判定准则,该项工作对于旋转机械如何避开扭振固有频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