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9,(3):4-4
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发现了至少32种生活在水面下10米以下、能发红光的珊瑚鱼。这些鱼儿可真聪明,其他鱼儿通常都发蓝光或绿光,这些鱼发红光可谓独树一帜,更便于被同伴辨识和与同伴沟通。红光波长较长,而鱼更适应辨识波长较短的绿光和蓝光等,难怪科学家此前会以为红光跟鱼儿无缘,最多只有一些深海鱼例外。但现在他们已经知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成百上千Q许多神话在古代不可能实现,但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所以,神话故事是植耕于人民之中,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的。但是,现代“神话”就不同了。那些创造现代“神话”的人不是反映人民的伯求和向往.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信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今在都市里悄然兴起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生活群体——“网上淘金族”。这些人手里虽没有大笔资金,却能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自成一统当老板,利用因特网这一信息平台进行“时尚创业”,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的白手起家“神话”!那么,他们的生活到底有何神秘之处?这些时代“弄潮儿”又是怎样在网上淘金的?  相似文献   

4.
飞向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十大行星之一,距太阳最远,约48亿km。由于它很少受阳光照射,阴森寒冷,使人觉得神秘而恐怖。中国古代神话将世界分为阳界和冥界,主宰阳界的是皇帝,主宰冥界的是“阎王”,而主宰阴阳的则是“玉皇大帝”。即使现在,相信冥界存在的还大有人在,他们每年都要为死去的亲人焚烧大量纸钱。重庆丰都有个“鬼城”,那是人们根据古代神话加上自己的想象建造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喜欢赋予动物神奇特性,西方人甚至会把新生命的到来归因于一种鸟儿--白鹳。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可爱动物神话是送子白鹳。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送子白鹳把你带来的”。人类学家最近指出,这个神话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他们都认为白鹳是真正爱家的鸟儿。事实上,欧洲白鹳会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但并非“白头偕老”。在“临时夫妻”关系期间,一对白鹳配偶会勤勤恳恳照顾子女,由此赢得“模范夫妻”称号。此外,白鹳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这可能强化了人们对它们爱家的良好印象。在欧洲的一些传统城镇,人们能见到在房顶上构筑鸟巢、以鸟喙击打房顶而噼啪作响的白鹳。  相似文献   

6.
考古与神话     
还记得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盘古开天或是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吗?当“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理论取代神造人的说法后,这些故事逐渐地被我们淡忘了,或是被当成古人由于对大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理解所产生的奇想。但是神话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显示,不论东方或西方  相似文献   

7.
四海 《科学之友》2006,(2):28-28
在西方古代传奇中,曾经有关于人在没有其他辅助设施的情况下起空飞离地面达90cm的记录。其实,关于人体起空的历史记载远不止这些。东方神话中的神仙都有起空的神技,而一般人其实也可以掌握这项技能,比如印度的婆罗门、瑜珈师、隐士与行者中,都不乏有能够起空漂浮的“特异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自身的起源。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世纪的神话,告诉我们来自何方。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许多神话仅仅是神话而已,它们只是为了避免“未知”的恐惧而存在的,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对宇宙起源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9.
水星之魅     
水星是地球的小兄弟,和月亮十分相像,也有环形山、丘陵、盆地、断层……不过,水星不是一颗卫星或小行星,而是一颗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水星是何人何时发现的,现在已无从考证。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居住在现今伊拉克南部的苏美尔人就已经知道这颗星,时而叫它“阿波罗”(晨星),时而唤它“赫米斯”(昏星)。由于水星在天空中移动很快,古代西方人就把罗马神话中管理贸易、商业和小偷的天神“墨丘利” 之名赋予了它。在希腊神话中,这个天神就是穿梭于天庭众神的信使“赫米斯”。我国古代称它为水星,也是比喻它的移动像易逝的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神都会飞。地球上的居民很早就崇拜和向往飞行。在山东嘉祥出土的1800年前东汉武梁词石刻画像中,有一幅“雷神出巡图”,众多带着翅膀的天神,推着云朵上的雷神在天空疾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1483—1520)的名画“西斯廷圣母”中,两位可爱的小天使都长着一双翅膀。 飞向蓝天 第一个对人类飞翔进行科学探索的人是达·芬奇,他相信鸟类有飞行的秘密,人类能够复制这种秘密。在1486年到1514年间,他设计了多种由人操纵的飞行器械,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和降落伞。由于当…  相似文献   

11.
如今,许多人的饮食中早已不缺少肉食。虽然吃肉不是问题了.可如何吃肉,怎么吃更健康等问题又出现了。出于健康、养生的考虑.一些人在吃肉时有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这些个人的理解和做法是不是真的科学呢?在营养专家看来.这些做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技术改革已经停顿了吗?技术改革已经停顿了,这种说法只不过是有关技术的种种神话中的第一种,也是公认的“名言”。体育界有句话,记录就是让人打破的;技术界也有句话,神话就是让人批判的。批驳神话和教条—简言之,摆脱这种束缚—在今天已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技术日新月异。此外,日本赶上欧美后,已处于领先地位,急需新思想。商界依靠外国提供模型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必须以本民族的思想和首创精神取而代之。只要我们为神话、教条和陈腐的观念所束缚,个人的判断和远见就会受到窒息。  相似文献   

13.
在喜马拉雅山深处,有一个叫做路普康湖的高山冰川湖,湖底和湖边散落着几百具人骨遗骸。在当地的传说中,这是一片被女神降罪的禁地。这些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死在这里?神话流传了几百年.直到一支国际科考队来到这里,最终揭开了重重谜团。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都市人,开始热衷于自找“苦”吃了。如蔬菜里的苦瓜、莴笋,水果中的橘柚,茶叶里的苦丁茶、功夫茶,健身方式中的刮痧法。这些林林总总与喜好好口味和舒适的习惯“过不去”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现代人新兴的保建时尚。养生学专家说,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来说,自找“苦”吃可以带来很大甜头。  相似文献   

15.
荣欣 《科学之友》2006,(5):39-39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将在2007年底迈出实现中国人千年“奔月”神话的第一步。近日,笔者从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证实,此前媒体报道的“第1次发射时间是在2006年12月”并不属实。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想目睹“奔月”盛况的公众来说,可能还需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2  相似文献   

16.
全新武器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不过我们无须将这些武器神化,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克星”,有些“克星”甚至十分简单。  相似文献   

17.
龙夫 《科学之友》2007,(2):30-31
古希腊神话中虚构的那些妖女的歌声,是古人对于那些不时由深海中传来的奇异的声音的惟一解释。那时,海洋的深处被视为一片永远寂静的国土,在里面生活的都被认为是“哑巴”。两千年过去了,人类学科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声音学。人们于是知道,海一点也不“哑”,它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宏亮的、甜蜜的,甚至还有人耳根本听不见的。在每一个懂得这种语言的人听来,这种声音是在讲述一篇关于海洋深处生活的真实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泥塑,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民间风俗,流传着很多动人的传说,这些构成了泥塑艺术的精神内核。民间泥塑的用途主要有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避灾和装饰摆设等。女娲造人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人是女娲用黄河里的泥捏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0,(10):28-32
2010年3月以来,我国各地有关“天坑”的报道不断出现,使得“天坑”这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甚至恐慌:这些“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吗?与“2012”有关吗?导致这些“无坑”出现的因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为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答案,本刊特别第划了《“天坑”之谜》专题。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人的希腊神话中,人类老祖宗是一群被称为泰坦神的巨人。这样说来,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解剖学家罗夫及新墨西哥大学考古人类学家金考斯等人研究认为:“几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及地中海周围的尼安德塔人平均身材体重比现在人高出30%左右。”这倒也是和一些神话故事相呼应。尼安德塔人最初是19世纪中在德国西北部莱茵河支流上的尼安德峡谷洞穴中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