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的温度、pH值和培养液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总结出在现有条件下草履虫的简便有效培养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草履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繁殖速度不同:15℃培养的草履虫个体大,游动较缓慢,适合于显微结构的观察;25℃可用于草履虫的中长期培养;35℃草履虫繁殖快,可用于草履虫的快速繁殖.在9种培养液中第9号培养液即河水稻草煮液+米饭粒,最有利于草履虫的生长繁殖.pH值为7.0左右时草履虫的生长速度最快,且峰值期维持的时间最长.总结出培养草履虫的简捷有效方法,为草履虫培养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艳  周洪英  朱立  周庆 《贵州科学》2013,31(5):79-82
为探索适宜硬叶兜兰快速繁殖的培养基,进而为其种苗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无菌播种建立无性系的方法对硬叶兜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萌芽率作为评价标准,1/4 MS为适宜硬叶兜兰无菌播种的培养基。1/4 MS+6-BA1.0 mg/L+NAA 0.2 mg/L+100 ml/L香蕉汁是适宜原球茎分化增殖的培养基。1/4 MS+IBA1.0 mg/L+0.5 g/L AC是适宜生根的培养基。炼苗7 d,以树皮:蛭石(2:1)为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芦荟自然繁殖率低下的情况, 探讨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解决生产中繁殖的问题.在叶和茎 2 种外植体中,嫩茎的出愈率最高,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较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 BA 2. 0 mg•L- 1+ IBA 0. 2 mg•L- 1, 诱导不定芽的适宜激素组合是 BA 3. 0 mg•L- 1+ NAA 1. 0 mg•L- 1, 而根的诱导则是在1/ 2MS+NAA 1. 0 mg•L- 1+ 庶糖 1. 5%+活性碳 3%培养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栽培和种质保护的需求,以山苦菜的微型根茎为材料,采用试管苗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微型根茎的瓶内培养、苗床扦插和移植等研究。结果表明,以颗粒状炉灰渣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用1/4MS+IAA 0.2 mg·L-1+蔗糖 20 g·L-1作为培养基对试管苗进行微型根茎瓶内繁殖最佳;具有2个生长点的微型根茎段,在以炉灰渣为基质的温室苗床上进行扦插繁殖,是理想的繁殖方法。微型根茎试管苗移植的成活率为98.6%。移植成活的微型根茎试管苗保持了山苦菜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5.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非洲菊自然繁殖率低下的情况,探讨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解决生产中繁殖的问题. 结果显示: 在茎段、 茎尖和叶柄3种外植体中,茎尖的出愈率最高, 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较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BA 1. 0 mg•L-1+IBA 0. 0 5 mg•L-1+庶糖3. 0%,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BA 2. 0 mg•L-1+IAA 0. 5 mg•L-1+ 庶糖3. 0%或MS+ Kt 3. 0+ IAA0. 05 mg•L-1+ 庶糖3. 0%, 而根的诱导则是在 MS+ NAA 0. 3 mg•L-1+ IBA 0. 3 mg•L-1+庶糖3. 0%的培养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以香薷的嫩茎段为材料,对生长点生长,生长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和移植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建立起香薷快速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3MS+KT 0.1 mg·L-1+IAA 0.1 mg·L-1是生长点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 0.6 mg·L-1 +NAA 0.1 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White+IBA 0.1 mg·L-1+IAA 0.3 mg·L-1培养基是生长分化芽生根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谷辣椒红色素进行提取,确定了其中的4种成分,研究了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含有辣椒红色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辣椒碱、二氢辣椒碱5种主要成分.色素在480 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差,油溶性较好,在pH值4~10时色调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温度为90℃时,色素稳定.良好的耐酸碱性,耐光性较差,连续光照48 h,色素残存率为45%,1 mg/L Na+,Ca2+、Al3+溶液对色素最大吸收峰无明显影响,1 mg/L Cu2+,Fe2+溶液使色素最大吸收峰偏移.  相似文献   

8.
叶子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子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13种培养基的试验,从中筛出适宜叶子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整套稳定、高效的生产程序,即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2mg/L+IAA1.0mg/L,增殖培养为MS+BA0.5mg/L+IAA1.5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1mg/L+2,4,5-T0.1mg/L。为规模化生产叶子花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型扦插快速繁殖辣椒试管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型扦插的方法快速繁殖辣椒苗 ,通过激素在培养基中的合理配比及加入硝酸银、水解乳蛋白 ,较好地控制腋芽的伸长生长 .且实验中采用的先生根、再伸长的方法也获得了长势较好的辣椒快繁苗 .  相似文献   

10.
辣椒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政 《河南科学》2007,25(4):563-567
以红辣椒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和二次超临界萃取法,对两种方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进行了色价、产率、辣椒素含量的分析比对,并对色素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辣椒红色素,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是比较好的方法,成本低,所得色素质量也不错;二次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中间产物辣椒油树脂的色价和辣椒素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芦笋组织培养生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取生长势一致的芦笋顶芽2~3mm,接种在添加不同浓度KT和IBA两种激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当IBA浓度为1mg/L,KT浓度为0.02mg/L时,生根率可达到90%.另外,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芦笋品种生根情况差异明显.添加NAA0.1mg/L或PP3331mg/L可促进难生根品种生根,改善生根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办具有特色的宽口径电气工程教育,根据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总体目标,针对湖北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前经济建设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提出构建以"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强调贯穿四年"工程实践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外语学习不断线"为框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电气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年石刁柏组培技术研究,选择出适合石刁柏茎段发技和发根培养基激素组合分别是:0.05NAA+0.05BA、2KT+2BA+0.5GA+0.25NAA+0.5IBA+12.4-D+10A,为今后石刁柏组培提出了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适于贫困山区的母亲教育措施,对宁强试验点0-3岁儿童母亲的育教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点婴幼儿母亲的育能力普遍较低,并且化程度不同听母亲的育教能力之间存在显差异。通过对这种状况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母亲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空心莲子草对硫酸锌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对硫酸锌的生物吸附性。发现空心莲子草对Zm^2 具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在常温下、pH值为7时吸附效果最佳,盐度及Ca^2 、Mg^2 离子对吸附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羟基和酰氨基是吸附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6.
竹芋和三色竹芋的试管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竹芋和三色竹芋作了试管繁殖试验,以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作为外植体,以MS作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生长调节物6-苄基腺嘌呤和萘乙酸诱导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羊毛束细化拉伸的参数优化与效果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细化装置和测量单元对羊毛毛条进行拉伸细化,结合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预浸、拉伸、定形的工艺条件。基于本优化工艺条件所得的细化毛条和澳洲的“Optim^TM羊毛”进行了纤维特征和改性效果的综合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证明:细化拉伸处理后,羊毛细度、长度、光泽明显改善,但纤维伸长率变小,长度离散度变大,这对纺织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为了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 ,要真诚地尊重学生 ,把他们当成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进行精心的指导和培养 ;同时 ,根据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 ,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桃的育苗技术和栽植技术,对不同的山桃育苗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在山桃播种时,尽量采取混雪催芽与沙藏催芽,但以混雪催芽效果最好;播种时可采用春播与秋播,但秋播的综合经济指标及生长性能较好,为提高山桃育苗的产量和质量.可采用晚秋人工开沟点播。  相似文献   

20.
有机配体EDTA对土壤中稀土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盆载的方法,研究了有机配体EDTA对稀土元素La、Sm、Ce、Gd、Y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和富集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每种土壤类型而言,稀土元素均主要订在小麦的要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