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熵AHP的子午岭林区可持续经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综合性、协调性等多项原则,对照甘肃子午岭林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确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区1997年和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熵AHP方法和指数加权法评价模型,对甘肃子午岭林区的森林经营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森林经营整体处于从传统发展阶段向初级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与子午岭的森林经营条件和现状吻合;熵AHP方法是一种集专家决策与数据信息决策为一体的科学有效的指标赋权方法,指数加权法评价模型是一种适合多目标协调发展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佛坪县森林健康经营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森林健康经营的原理,介绍了佛坪森林键康经营示范点基本情况。依据佛坪县森林生态安全现状,提出了保护和促进森林生态安全所应采取的森林健康经营的途径与措施。具体包括:人工促进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调整改造次生低质和人工低效林分结构、生态抚育、近自然森林经营、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宏生 《甘肃科技》2008,24(3):138-141
应用近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综合分析了实现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了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框架,并对相关实施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代林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经营理念,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管理,探索出适合每个地域不同林分状况的森林经营方式。在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所面临的问题及困难,适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总结经验,以达到森林多种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森林环境功能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森林生态体系总体和分类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研究以及已有的城市森林相关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共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报道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评价体系PSR框架,并指出了今后城市森林此类研究的难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内涵以及恢复与重建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国外森林健康实践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人类活动、森林生境的简单化与森林系统的破碎、森林经营管理方式、自然干扰因素、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以及森林生物的危害等.针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的现状、健康状况和林业生态建设宏观战略目标,指出了我国森林健康应该在营造和重建环节、改造和恢复环节、生产经营和利用环节、防止林业生物入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实践.同时实施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免疫能力;预防控制空气污染和森林防火,减轻环境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缓和美学与生态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冲突.通过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将扩展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内涵,促进风景游憩林经营美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完善风景游憩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风景游憩林经营实践中,应提高对森林生态美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应用,通过景观设计提示、风景小道设计、不同森林景观经营模式的选择等途径来提高风景游憩林的生态美学质量,并引导森林游憩者获得良好的生态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林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研究领域看,其重点已从可持续经营目标、标准和指标体系等理论探索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有三大保障:经济、社会和政策。其中,政策保障显得日益重要,经济和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政策保障来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政策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总结出以下几大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全球碳平衡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各类森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将对森林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森林管理是一项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因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经营管理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和减轻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及树木分布、生理生态和物候、森林生产力、碳循环、生物多样性、森林水文、森林灾害等产生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并针对气候变化下的可能影响,从基因、物种、森林生态系统、流域和生物圈多个尺度阐述了适应性管理的对策,以提高各生命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创新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端生 《广东科技》2008,(22):44-46
森林可持续性的强弱不仅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健康活力方面,也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持续和改善上。林地生产力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直接反映,林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管理将有效地促进林地生产力的维持和改良,从而提高森林的可持续能力。正是基于林地资源在森林资源中的基础地位,国外不少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在森林经营中就是“可持续的林地管理”。  相似文献   

11.
唐明生 《海峡科学》2006,(6):120-122
以近年我国的水旱灾害的发生情况为依据,论述了水土流失的根源在于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提出必需发展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恢复生态森林,走持续发展之路.继而从天然林保护、次生林经营、荒山荒地造林、陡坡退耕还林四个方面讨论了保护和恢复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方法.从造林地的清理和整地、林种和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和造林方法、幼林的抚育管理、森林的采伐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变和改善人工林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应通过合理的林业用地规划,持续森林多种产品生产,合理营林技术、关注生态保护和公众利益、加强科技支撑几方面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森林群落的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可以为森林群落演变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理论。格局分析的数量指标还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本文主要就实习地区云冷杉阔叶红松林的主要树种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树种分布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国家经浪漫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营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是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正确认识森林的现状,想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采取科学的经营措施和手段才能正确把握营林的方向,才能最终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5.
森林经营及其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为基础,环境的可持续为前提,经济的可持续为目标。本文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针对可持续经营目的和内涵,提出了天然林、人工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关于林业发展的入门书,涉及到世界林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历史、经济以及保护问题。本书的重点是讲述世界林业、人们与森林的关系,以及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刀耕火种时代到现在如何利用森林。书中描述了森林、草原和人类从泥盆纪到农业时代的发展历程,影响森林分布的因素,森林种类的分类,森林的价蛆以及对人类的益处,森林的产品与贸易;探讨了现在的森林消失、植树造林、可持续的森林管理、种植园的作用,以及当代和未来有关林业发展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伐与森林生态保护的关系是:科学采伐是对森林生态的保护,超量采伐是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科学采伐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能够科学合理保护黑龙江森林生态;根据不同用途林科学规化和合理确定采伐对象,能够减少森林资源的浪费,减少经济上的损失,处理好森林生态和森林采伐的关系,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认证是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创新性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已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并实施,中国亦接受并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工作进程.结合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认证现状,对南方集体林区开展森林认证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及障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方集体林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中国的重点林区之一,如何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是云南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文中综述了云南主要森林病虫的防治研究成果,重点回顾了松毛虫、松小蠹等云南重大森林害虫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应用情况。指出了在国家大力开展西部的过程中,须重视对重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既可以烧毁森林,严重破坏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作为营林的工具和手段,合理利用林火可以改善森林环境,有利于维持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分析了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了林火在森林管理上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开展林火的管理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