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汪富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4):45-49
扼要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论述了基因工程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巨大。探讨了分子生物学诞生的诱因及其为新世纪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噬菌体D29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噬菌体D29滴鼻暴露组(剂量9×10^8PFU)、噬菌体D29皮下注射组(剂量9×10^8PFU),phagebuffer滴鼻组、phagebuffer皮下注射组、生理盐水滴鼻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动物第一周第一天、第三天暴露一次,以后每周第一天暴露一次,共暴露6周。观察暴露期间噬菌体中和抗体的动态变化、暴露6周后血清中IL-2、IL-4、IL-12、IFN-1、TNF-α和NO的含量及CD4/CD8比例变化,小鼠碳粒廓清率变化、在饲养过程中各组动物的进食量以及活动、体重、生存情况,以及暴露结束后解剖取得脏器作病理学比较。结果D29滴鼻暴露组在第7天即产生低效价的中和抗体,第14天抗体效价下降,第28天之后不能检测到中和抗体,D29皮下注射组中和抗体从第7天开始产生,第21天上升,之后趋于稳定,其余组均无中和抗体产生。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CIM/CD8比例、碳粒廓清率以及饲养过程中各组动物的进食量以及活动、体重、生存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病理学上各实验组脏器除脾脏外均有轻微充血、水肿表现。结论D29具有抗原特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但不会对机体的安全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作为一类特殊病毒能影响癌症进程.最新研究发现部分噬菌体通过活化免疫应答,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肿瘤微环境,有益于癌症治疗.噬菌体还可作为筛选具有诱导抗肿瘤效应的外源肽的平台.本文综述噬菌体在癌症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寻找攻克恶性肿瘤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分枝杆菌噬菌体 D29的生物学特性,为 D29抗耐药结核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噬菌体电镜结构和噬菌斑形态;测定 D29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实验;检测 pH值对 D29活力的影响;斑点法测定裂解谱;中和实验检测抗原性.结果 D29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界清楚;D29尾长129nm,最佳 MOI为10-4;D29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50min,裂解量为10;pH值对 D29存活率影响大,酸性环境不影响 D29裂解能力;D29能裂解分枝杆菌临床耐药株;D29K值为1069.50.结论 D29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裂解谱广,抗原性较高,具有抗耐药结核潜力 相似文献
7.
点云聚类是激光雷达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环境感知中的关键步骤,其将激光雷达构建的点云地图中离散的点聚类成各个整体,是实现检测的重要前提,也为后续的辨识提供了必要基础。本文将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点云聚类中的聚类算法分为六类,分别是现有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以及混合聚类算法。在系统分析各种聚类算法基础上,对点云聚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到无人驾驶车辆点云聚类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边缘算法、混合聚类算法和新型聚类算法的结合使用将是无人驾驶车辆点云聚类的研究热点,也是今后无人驾驶车辆点云聚类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形态学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土壤学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微形态学方法进行土壤形成演化和系统分类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开展土壤系统分类制的基层分类上,应当把土壤微结构作为重要依据,以丰富土壤基层分类的内容,提高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在基层分类研究和应用上的水平.本文试从土壤形成演化和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征两方面叙述土壤微形态学的应用.特别是总结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人为土、富铁土、变性土及其它土纲应用土壤微形态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加强人为土、土壤基层分类的微形态研究以及土壤微形态的动态定量研究是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微形态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3)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由两亲分子组成,在地层条件下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藏增产改造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结构和胶束特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对VES压裂液和VES自转向酸两部分所涉及理论基础、技术进展及井场应用情况进行综述:VES压裂液具有携砂能力强、滤失低、压裂效能高、返排能力强、地层伤害小等优势;VES自转向酸具有配制简单、破胶容易、对地层伤害小、缓速、滤失少等优点。最后,指出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在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难点,以期推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在油气藏增产改造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因学(Genics)--未来的新兴学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正斌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6):68-76
遗传学的发展是从Heredity(以生物外部表现型为主的数量遗传研究)→Genetics(以生物体内染色体为主的细胞遗传研究)→Genics(以染色体上核酸为主的分子遗传研究),基因是研究的核心。在二十世纪,在理论方面,基因的结构、功能和概念不断扩展,由单基因→基因家庭→基因簇→同源框基因→基因组学,在应用方面,从基因工程→基因克 隆→转基因→基因沉默→基因流→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基因研究已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出现了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功能蛋白组学,功能酶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药物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工业基因组学,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基因流,环境基因学等新的基因研究方向。基因产业和基因经济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生点。基因学将在二十一世纪走向更加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Koraimann 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CMLS》2003,60(11):2371-2388
The cell wall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s essential for the integrity of the bacterial cell but also imposes a physical barrier to trans-envelope transport processes in which DNA and/or proteins are taken up or secreted by complex protein assemblies. The presence of genes encoding lytic transglycosylases in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systems (bacteriophage entry, type II secretion and type IV pilus synthesis, type III secretion, type IV secretion) suggest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se specialised cell-wall-degrading enzymes. Such enzymes are capable of locally enlarging gaps in the peptidoglycan meshwork to allow the efficient assembly and anchoring of supramolecular transport complexes in the cell envelope. In this review,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rol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specialised murein-degrading enzymes in diverse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systems is summarised and discussed.Received 13 February 2003;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5 April 2003; accepted 12 May 2003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提供了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的表达、翻译后修饰,以及蛋白质的功能的思路,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全面认识,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及生物标志物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经典技术路线和新策略,并综述了其在药物及疾病标志物研究中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白泥是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巨大危害,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可以使白泥在处理的同时被当作二次资源加以利用。近年来,白泥的资源化处理已取得巨大进步,相关技术包括将白泥与粉煤灰、钢渣、海湾泥等固废物复合利用,用白泥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烟气脱硫剂、沥青混凝土填料,以及用白泥降解垃圾等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白泥以废制废、变废为宝的目的,但仍有不足之处。未来对白泥的处理,一方面要改进原有纯碱生产工序,减少白泥排放;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开创新的处理技术.加大对白泥的处理力度.消除白泥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是各期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疗与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多样,其中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标准,其不同的使用方案以及在术前、术后的应用仍在进一步临床研究中。本文就宫颈癌综合治疗模式中放疗与化疗、放疗与手术结合方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常规污水处理技术的结合案例,发现与MFC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及高级氧化法三类。与物理化学法的结合侧重于利用MFC的产电特性,如电吸附法和电渗析法;与生物法的结合分为好氧和厌氧法两种方式,主要利用MFC的多重系统特性,大大提升除污性能:与高级氧化法的结合体现在光催化法、电化学法和电Fenton法三方面,其中,与电benton法的结合是研究的热点。将MFC与常规污水处理技术从产能和净化的双重角度进行结合,既为节能型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扩大了MFC的应用范围,为今后MFC与其他技术的结合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Fenton试剂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Fenton在废水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尤其介绍了和其它方法联合的优势,以及应用情况,并对各类型的优势、问题、发展趋势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农田渍害的表现特征;其次根据监测原理,将国内外农田溃害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分为地表指示标志法、地下水位反演法和与非遥感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并分别对各类方法的原理、技术、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各种方法均能解决特定的农田渍害监测问题,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和局限性;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两种潜在的遥感监测方...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了基于免疫算法的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癌变部位的检测。提出的检测方式是建立在移动Agents系统上的分布式处理,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把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可能的癌变部位标示出来,为医师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并在模板匹配中消除了成像时背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正确检测出实验使用的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的癌变部位,同时,采用移动Agents系统可以提高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9.
Bovas Abraham 《Journal of forecasting》1987,6(3):211-219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on a road fatality time series is studied using (i) the usual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Box and Tiao (1975), and (ii) CUSUM charts for the one-step-ahead forecast errors. It is shown that the seat belt and speed limit legislations of the Ontario Government had some impact in bringing down the road toll level. 相似文献
20.
Involvement of penaeidins in defense reactions of the shrimp Litopenaeus stylirostris to a pathogenic vibri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noz M Vandenbulcke F Garnier J Gueguen Y Bulet P Saulnier D Bachère 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CMLS》2004,61(7-8):961-972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volvement of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in the defense reactions of a shrimp infected by a pathogenic Vibrio, Vibrio penaeicida. New members of the penaeidin family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e shrimp Litopenaeus stylirostris by RT-PCR and RACE-PCR from hemocyte total RNAs, and by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and immunolocalization of mature peptides in shrimp hemocytes. In infected shrimps, bacteria and penaeidin distribution colocalized in the gills and the lymphoid organ that represented the main infected sites. Moreover, the shrimp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involved massive hemocyte recruitment to infection sites where released penaeidin may participate in the isol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the bacteria, We show that the ability of the shrimps to circumvent shrimp infec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 recovery phase based on the hematopoietic process.Received 25 November 2003;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8 January 2004; accepted 21 January 20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