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塞环开口位置对窜气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改变活塞环组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为寻求降低活塞环组窜气量的优化方法,建立某柴油机活塞环组窜气特性模型,计算在1800 r/min全负荷工况下的窜气量.结合正交设计,在窜气特性模型中对活塞环组开口位置进行优化布置,并分别从活塞环开口、环槽与工作表面三条窜气途径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方案将原方案的窜气量降低了10.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岸压力导致的油环震颤是原方案窜气量较高的主要原因.环岸压力对三条窜气途径的气体流量均有较大影响.通过调整环组开口位置合理分配环岸压力能有效降低窜气量,通过调整油环状态对压力的影响间接影响活塞环组的窜气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压喷射等技术解决D系列柴油机有害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D系列柴油机排放水平实测数据的分析,摸清了降低排放的切入点和成因,并对燃油喷射系统、增压系统、燃烧系统及机油耗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优化试验.采用100MPa的高压喷射技术,改善了油气的混合过程,完善了燃烧性能;改进活塞和活塞环结构尺寸有效地降低了机油耗;带排气放气阀的增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最大扭矩工况时α偏低的问题.最终的技术方案使D系列柴油机排放的NOx下降47.2%,颗粒PM下降20%,全面达到了欧洲I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分析了发动机缸内机油消耗的4种主要模式,并以某柴油机为例,通过仿真的方法对某些常用工况下这4种模式的机油消耗量进行了计算,发现其中缸壁蒸发的机油量占了大部分.然后分析了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第2道活塞环闭口间隙及各道活塞环切向弹力对机油消耗的4种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缸壁蒸发量主要由发动机运行工况决定;第2道环闭口间隙的增大会降低顶环开口窜油量和增大漏气量;活塞环弹力的增加会减小剩余油膜厚度,进而降低顶环甩油及活塞顶刮油量,但同时会增大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摩擦损失.最后进行了柴油机台架机油消耗量实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采用过氧化氢组液参与柴油机的燃烧,对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改善,同时降低油耗与排放的新方法.对过氧化氢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过氧化氢组液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并且通过放热规律进行了试验验证.135单缸机的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组液的效果相当显著,可以同时降低油耗以及碳烟和NOx的排放.在过氧化氢雾化风量为2.5×10-4m3.s-1时,油耗从原机的347.19g.kW-1.h-1降到314.26g.kW-1.h-1;烟度从原机的3.0Rb降到2.4Rb;排气中NOx含量从原机的663×10-6降到639×10-6;排气中O2含量从原机的9.92%增至10.96%.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试验手段测取了CA6110/125Z型柴油机活塞特征点的温度值。在此基础上,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其温度场,并对该活塞的工作状况作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活塞特别是第一道环槽 度过高是导致柴油机长时间运转后出现活塞环胶结和活塞产生裂纹的原因。计算还表明,三维有限元法能为内燃机零部件的设计改进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童斌 《甘肃科技》2012,28(19):59-61
从柴油机系统技术状况、油料选用及使用维护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柴油机油耗的相关因素,结合石油钻井柴油机使用实际,提出了石油钻井柴油机节能增效的基本措施,以提高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钻井作业的营运成本。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过氧化氧组液参与柴油机燃烧,可以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使油耗与排放同时降低.从实用角度设计并开发了一种过氧化氢组液供给系统,并在135柴油机单缸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组液消耗量与雾化空气流量成正比,同时受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过氧化氧组液改善内燃机燃烧的效果显著;比油耗降低9.5%、碳烟烟度降低ZO%、NOx排放降低3.6%.  相似文献   

8.
机油消耗率是衡量柴油机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小型风冷柴油机,影响机油消耗率的关键因素是活塞,活塞环结构及气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因此,通过对活塞、活塞环的改进及缸套活塞间隙选配即可将机油消耗率控制在3克/千瓦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9.
童斌 《科技资讯》2011,(34):73-74
从柴油机系统技术状况、油料选用及使用维护管理角度出发,分析影响柴油机油耗的相关因素,结合石油钻井柴油机使用实际,提出石油钻井柴油机节能增效的基本措施,以提高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钻井作业的营运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135G型柴油机的实验,得出影响其燃油油耗率的因素有喷油器的设定压力、供油提前角、压缩比、燃油或者滑油品质、摩擦损失及冷却损失等.对上述因素进行改善处理,可以降低4135G型柴油机燃油油耗率.  相似文献   

11.
在对S195柴油机油耗进行试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油耗增加的原因 ,并提出了节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增压柴油机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2.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餐饮废油均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排气烟度、PT、CO和HC排放量,但是会引起NOx的排放量上升.  相似文献   

13.
船用增压四冲程柴油机中冷器传热恶化对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大发6PSHdM-26H柴油机中冷器的功用及运行影响因素,并根据其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确立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中冷器传热恶化对柴油机运行性能影响的计算结果及分析.指出中冷器传热恶化对柴油机有效耗油率的影响是双重的,污阻气流阻力增大和冷却能力变小,均使柴油机有效耗油率升高.  相似文献   

14.
对柴油机燃用掺水乳化油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在柴油机中使用燃用掺水乳化油是降低油耗,改善了柴油机排放性能有效途径之一,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柴油机上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种不同掺烧比的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随掺烧比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在柴油机应用较多的中等负荷情况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仿真了最优掺烧比。优化结果显示:中等负荷情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最佳掺烧比为21∶78。此时,发动机功率降低不多,油耗率增加4.43%,NOX排放减少5.01%,碳烟排放减少20.76%,其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掌握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时的性能变化,在四缸废气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0^#柴油、脂肪酸甲酯和分别含有30%及50%(质量比)脂肪酸甲酯的混合柴油,在1800r/min和2200r/min全负荷工况下,进行了柴油机动力性、燃料经济性、HC、CO、NOx、排气烟度和自由加速工况下的排气烟度试验。通过对比发现,柴油机燃用含有脂肪酸甲酯的燃料对动力性、燃料经济性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降低HC排放和排气烟度,但CO排放会略有增加,NOx排放则随燃料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提高有明显增加。研究表明,脂肪酸甲酯可作为柴油机的替代燃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两类直馏与催化裂化柴油所配制的八种不同比例的混合油进行测定和分析表 明,随含催化裂化油比例增加.密度增大;十六烷值和热值都降低;粘度变化不大; 蒸发性能基本满足柴油机要求;点火延迟期增长;爆压和压升率增大;油耗因热值减 小而增高;NO和CH的排放增加.比例大于40%后,需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才 可使燃烧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柴油机特性曲线进行仿真和对燃油消耗率进行预测,考虑到影响柴油机的各种因素,采用非线性的建模方法,并使用数据处理的分组方法(GMDH)对柴油机特性曲线进行建模仿真,同时对燃油消耗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柴油机特性曲线的仿真和燃油消耗预测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柴油发动机机油耗量过高的主要原因是机油渗漏或过量机油燃烧,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造成机油渗漏或过量机油燃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