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年来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现象是发人深思的:一些创新意识比较强的学生,并非学习的姣姣者,有个别者甚至放弃高考,选择自学考试的途径;一些学习很努力的学生,思维却并不活跃,遇到实验中的一些小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我发现前者往往对作业不够认真,却很喜欢看一些课外杂志;而后者正好相反,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到处找参考资料,天天闷头解题。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被认为学习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对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书面考查的成绩也不差,但要他们进行实际的地理观察时,要他们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释、评价自身周围实在的地理现象与问题时,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如有些...  相似文献   

3.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些成绩不合格,学习习惯差,甚至厌学的学生,大家习惯上把这些学生界定为“学习障碍生”。这样的学生在英语学科中比例更高,分化更早,“差”得更彻底。他们上课像听天书,考试红灯高挂,最后彻底放弃学习,带着遗憾离开了学校。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笔者常感到痛心,如何做好“学习障碍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前我总觉得现在的中学生都经不起表扬,你越表扬,他就越飘飘然。也就不想着继续努力了。而且,我一直认为“学生进步是理所当然的,而退步就万万不该了。”所以平时我基本上从不表扬学生,只会指责他们的不足:即使他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我也会隐瞒不说,反而列出别的班的优势来刺激他们,就怕他们知道了实情产生骄傲心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高等院校以及高中在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而且生源素质越来越低,进校的学生大部分年龄偏小、文化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有个别学生是被家长“逼追”来读书的。这些学生根本就无心向学,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纪律极为散漫。面对这些学生,该如何帮其进步,促其改变,教会他们做人,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面对学科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不齐的学生,较难做到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不掉队,而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正是科学职教观的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体现,也是所有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姚俊华 《科技信息》2008,(21):268-268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层次不相同,好、中、差相比,中、差生约占90%以上,如何提高他们的成绩呢?下面就近几年来我在教改中的做法谈一些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切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作为奖品,奖励给他们,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代沟问题.他们也会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来回报我的赏识,这样我们师生之间都非常的快乐,真正体会出工作于学习的“乐”来.  相似文献   

9.
埋怨中职学生差,成了当今中职学校教育的一种通病.不要把埋怨经常挂在嘴边,埋怨学生差的人不如从自己剖析,少埋怨一点,多付出一点,你就会与众不同,你教出的学生也会与众不同.按照中职教育理念,教育者是不需要考虑学生基础的,埋怨学生差的人,只想“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需付出辛勤汗水就能教出技术大拿,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卓尔不群,使自己的学校声名鹊起.但是,天下哪有不付出汗水就能有丰厚回报的好事?该文就以上所针对的问题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质变期 ,教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期 ,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烦恼期、迷惘期、闭锁期、心理断乳期等 ,而文学家则把这一时期比喻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而他们自身又不能很好地处理 ,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地加以指导 ,帮助他(她 )们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1 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学生因成绩不佳往往会受到家长或老师直接或间接带给他们的压力 ,以致他们精神备受折磨 ,长期下去 ,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来讲 ,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三种 :第一种是有的学生虽平时学习很努力 ,但因方法不当而效果不佳。对这类学生 ,班主任要给予学法上的指导 ,如请成绩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 ,改进学习方法等 ,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起来会更加主动 ,求知的欲望也会大大增强 ;第二种是有的学生虽然脑子聪明 ,接受知识快 ,但课后疏于巩固学习 ,因而成绩不理想。对这类学生 ,班主任要向其讲明复习的重要性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督促其执行 ;第三种是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 ,显得力不从心。对这类学生 ,班主任首先要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其次要帮助他们补课 ,...  相似文献   

11.
张会芬 《科技资讯》2006,(36):80-81
作为一个初中老师,面向的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的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不象高中生和大学生那么有自制力,他们的喜怒哀乐还停留在感性上:高兴的时候就多学,不高兴的时候就少学甚至不学,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理想前途抛在脑后,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等于是春风灌牛耳。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生情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构建和谐课堂会成为师生快乐交流的主渠道。正所谓:“学海无崖乐作舟”,“良药不苦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到老师可爱,课堂有趣。本文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初中老师,面对的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的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不象高中生和大学生那么有自制力,他们的喜怒哀乐还停留在感性上,高兴的时候就多学,不高兴的时候就少学甚至不学,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理想前途抛在脑后,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等于是春风灌牛耳。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生情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构建和谐课堂会成为师生快乐交流的主渠道。正所谓:“学海无崖乐作舟”,“良药不苦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到老师可爱,课堂有趣。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学业、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为此高校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免学生因经济拮据、成绩不好、心理障碍和没有得到面试公司的青睐从而使他们难以毕业,这对学生成才也会造成危害导。  相似文献   

14.
差生,一般指学习成绩差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测定为4%,我国学者测定为6%,即一个班里的学生不超过2-3个。①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如果教育不好他们,仍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探讨差生产生的原因及改变对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差生形成的原因第一是教师缺乏爱心。在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淡漠无情,甚至看到差生就觉得厌烦,不是讽刺,就是挖苦。这样,一个学生若遇到老师的嫌弃,或者不友善的待遇,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对该教师所教学科也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优等生在不断减少,学困生在逐渐增多。他们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是问题的关键。本人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成绩一贯优秀的女生李XX,仅仅因为一次月考成绩没有达到85分就否定了自己一贯的成绩,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了。而另一位同样成绩优秀的男生颜X过分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在交往中格外谨慎,生怕自己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反而适得其反,被同学称为“女生”,看得出他精神格外痛苦。其实仔细观察一下,班里好多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倒不如成绩差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王建芳 《科技信息》2011,(2):245-246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任何学校都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教育者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好处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安全性。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等。  相似文献   

18.
王有鹏  李扬 《奇闻怪事》2009,(10):42-44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期。面对这一特殊时期,学生会产生许多心理不适应,若处理不好心理矛盾、排除不了心理烦恼,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丘慧香 《科技信息》2013,(5):284-284
<正>笔者所任教的职业中专位于县城,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本地农村或县城。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就比较差,每次考试几乎都是遭遇失败,这使得他们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而进入职业中专就读,所以他们的英语基础不乐观,学习兴趣不浓,有的甚至已对英语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基础差,而是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挥情感态度中的评价机制,多点耐心和爱心,因材施教,采用密台阶、缓坡度的教学方针。外语教育研究专家认为:"解决情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研究影响高职学生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出发,用盒状图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班主任任教班级和非班主任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前者成绩整体比后者要高,且异常值相对较少。对两个非班主任任教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没有明显差别。这说明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对于任教班级来说班主任效应的确是存在的,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学习中起到了一种始动功能,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应用这一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