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下水浒论坛(菏泽)——水浒文化研讨会暨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年会在山东菏泽召开,来自全国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围绕水浒文化、水浒文本阐释及人物解读、《水浒传》的传播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王建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110-114
鲁西南地区是水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对在中国两大曲牌体声腔体系之一———“弦索”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形成的地方剧种柳子戏中的水浒剧目,却从未有专家学者予以关注。柳子戏中的水浒剧目虽然不多,却也以对市民生活与商业文化的刻划、日趋现代化的叙事结构、鲁西南人民的英雄性格与雍容华贵的地域风情的展露描画出了戏剧史上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3.
民国程善之的《残水浒》作为水浒续作,充分发掘了《水浒传》中众多情节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空白,像扈三娘的失语、众军官的出路、石碣的来历等,并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因果思想纳入其间,还将现代的女性节义观借程小姐之口进行了阐发。尽管《残水浒》存在诸多缺陷,但作为善读水浒之作,对于水浒的接受则增益不少。  相似文献   

4.
围绕北宋末年梁山义军而形成的水浒故事,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于元杂剧中突然兴盛起来。这乃是因为面对元代黑暗的吏治,百姓呼唤天道公平;从思想上摆脱了“成则为王败则寇”的束缚,对英雄豪杰的评价有了新的标准;要呼唤心目中的英雄,以寄寓理想,于是宋江等辈成为剧作者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何心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123-130,F0003
一、水浒传故事的来源《水浒传》的故事,并非全出虚构,在正史、野史以及宋人诗文集中,都有述及宋江等三十六人的事迹。《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云: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又卷三百五十一《侯蒙传》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豁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卷三百五十三《张叔夜传》云:……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樱其锋,声言将至。叔衷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光斗志。伏兵幕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南宋人所撰野史中述及宋江等事迹的,如王偶《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云:  相似文献   

6.
燕青原是一个风流放荡的“浪子”;“一丈青”原是一个歌妓。鲁智深原是一个飞飞儿“花和尚”;龚旺因“浑身上刺着虎斑”故有“花项虎”的绰号。王定六走跳的快,象神女“活闪婆”那样;白胜的绰号“白日鼠”,即“白日贼”。“病关索”、“病尉迟”之“病”与“赛”同义。张横是一个船工,故称“船火儿”;杜兴生得又丑又怪,象戴了个“鬼脸儿”的假面具。张顺的绰号“浪里白跳”是错的,应是“浪里白条”。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卓有建材的文学史家;他不仅在小说和杂文创作方面起到了新文学的奠基石作用,而且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鲁迅一生涉猎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并且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水浒传》就是他比较关注的一部作品。 纵观鲁迅先生对《水浒传》的有关评论,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表现在杂文创作中。鲁迅先生的杂文,大量运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材料,以增加杂文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更好地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在鲁迅杂文中,涉及到《水浒传》的主要文章有:《流氓的变迁》、《谈金圣叹》、《看书琐记》、《“大雪纷飞”》等。其中前两篇主要论及的是《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在《流氓的变迁》中,鲁迅指出,宋江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  相似文献   

8.
《水浒》这部反映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其成书无疑是在元末明初;在建都临安后的南宋时代便是“水浒”故事的产生、丰富和传播、演变的重要时期。水浒的民间故事与杭州“水浒”故事的的形成,最早阶段自然是民间故事。据南宋遗民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上引龚开《三十六人画赞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龚开与周密都是南宋时人;而《癸辛杂识》便是周密在南宋亡国之后,隐居在杭州的癸辛街时所著。周密还是一个熟谙杭  相似文献   

9.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在评话等的基础上成书,其成书之后又影响和推动着评话的发展,其中,扬州《水浒》评话便是重要的一支,它流派纷呈,并在情节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更大突破,是对《水浒传》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0.
王宝杰 《科技信息》2009,(27):I0241-I0241
《水浒传》既不是农民起义的赞歌,也不是描写英雄豪杰,更不是渲染杀人放火,讴歌土匪强盗。文中大量描写烧、杀、抢、掠现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也是为了探索”梁山式”的改造道路。中学生应运用自己掌握的历史唯物主义常识正确认识文中烧、杀、抢、掠现象,全面认识《水浒传》的性质:这是一部反映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正派力量利用贫苦农民为生力军来反抗贪官污吏暴政统治的长篇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所描绘的世界是个失衡的、倾斜的世界,具体表现在:男女的失衡,向男性倾斜,是个男性的世界,女性形象大多被扭曲、异化;食色的失衡,向食倾斜,英雄不亲女色但暴吃暴饮,直至吃人为乐;忠义的失衡,向忠倾斜,为了忠义可以不仁,为了忠也可以不义。《水浒传》表露了中国文化、道德和人性中的缺陷和阴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史一家"的文学传统使得<水浒传>描写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小说主要篇幅描写了公吏生活,梁山人物中公吏和地方豪强占多数,公吏具有主导和核心地位.通过对梁山人物法律身份和上山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对宋代公吏法律地位的考察,可以看出"逼上梁山"和"农民起义"的定性并不完全符合作品实际.水浒故事实质上反映的是以公吏阶层为主体的公吏、豪强联盟与官员阶层之间的矛盾纠纷.公吏的法律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也决定了水浒故事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浒故事的内容与影响力在某一时期定型,形成明确的水浒旨趣。而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却总是因人、因时而异,体现出长久长新、不断演变的特点。宋江起义对水浒故事的主题倾向具有开创的意义,在宋江起义发生之初,水浒故事包含的思想倾向就已经全部萌芽,在特定的时代,水浒故事的某一主题倾向可能被极度地放大,表现出群体极端化的倾向,但最终还是由狂热走向理性,体现出内省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水浒英雄们忠义豪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历来所世人所称颂。然而,在他们上山之前及他们往后的某些表现,显现出盗的一面,使无辜的百姓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5.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在评话等的基础上成书,其成书之后又影响和推动着评话的发展,其中,扬州《水浒》评话便是重要的一支,它流派纷呈,并在情节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更大突破,是对《水浒传》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水浒》中采用的映衬手法极为丰富,这里只谈谈有关曲衬的问题。曲衬的最大特点是:一个主体、它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续的衬体。也就是说,要映衬A,先映衬B,甚至先映衬C,再以C映衬B,以B映衬A。  相似文献   

17.
《潍坊学院学报》2014,(3):31-32
《水浒》中之山寨林林总总,但归结起来可分四类:一是避祸型山寨,此类山寨意之所在唯一,就是避祸;二是欲成大业型的山寨,此类山寨是想干番大事业的山寨;三是主动招安型山寨,此类山寨因不得已而据山寨,其归宿仍是主流社会,一心招安投降是他们所努力以求的;四是打家劫舍以谋食型的山寨,此类山寨将据山寨作为一种谋生之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水浒故里梁山县,反腐工作也打起了"名著牌",该县廉政教育基地充分吸收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精神营养,创造出"水浒反腐十八招"初看此新闻,不禁感到好笑我们都知道,反腐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仅仅凭一部文学作品中弄出几个招式来,就能搬动腐败这座大山,岂不是痴人说梦?这个笑话几乎相当于,当年蒋介石说红军是揣着一本水浒打仗实在是有些乐观的幼稚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浩繁的古典小说中,鲁迅先生特别嘉许《水浒传》二书,认为它们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就艺术性而言,《红楼梦》后来居上,然就其通俗性来说,《水浒传》因其雅俗共赏而家喻户晓,拥有比《红楼梦》更多的读者。《红楼梦》没有相当生活积累和文学素养不能率读,更谈不上“解味”;《水浒》则不然,只要书一展开你准入迷,那紧张的故事情节,那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会把你带进另一个世界,你会忘了疲劳丢下一切通宵达旦一气呵成地把它读完。现在细想起来,《水浒》之所以让人一见倾心,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得力于“水浒英雄”们那令人兴味盎然的绰号体系。 在初步文明的社会中,人们基本上摆脱了对自然的无知和惊怖,从对自然灾难一筹莫展的困窘状态中超越出来,主要精力花费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为了使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应简单,实体的人赋予自己  相似文献   

20.
对<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研究需要从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等方面作全息思考.从江苏大丰、兴化的施耐庵后裔居集地发现的施氏文物、史料和口碑中可得到论证:施耐庵系元末明初泰州白驹场人,今大丰市白驹镇人,施耐庵墓在兴化市新垛镇.施耐庵祖居地苏州的人文历史对施耐庵写作<水浒传>曾产生影响.从施耐庵与其同时代的大诗人杨维桢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破译施耐庵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