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负载敏感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负载敏感泵和负载敏感系统提出了数学模型和动态特性,通过数字仿真及实验分析研究,确定了泵及系统稳定工作的参数范围。理论和实验表明,负载敏感泵应用于本系统中很容易引起不稳定现象,解决的最简单办法是选取适当的阻尼。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一种高效节能的负荷传感一限压控制功率匹配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静态数学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负载敏感变量泵中负载敏感阀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电液比例变量泵负载敏感控制系统中的负载敏感阀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负载敏感阀进行了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性能分析,应用MATLAB以及MATLAB下的Sireulink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该负载敏感阀的结构设计合理、动态响应快、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泵控内控式机液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无节流损失、发热量少、能效高的优势,可以满足油膜轴承的载荷施加,实现油膜轴承试验台液压加载系统的压力控制。为此,建立了泵控机液控制系统的压力控制模型,对恒压变量泵控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MATLAB/Simulink对影响压力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调压弹簧刚度、控制滑阀流量增益的恒压变量泵出口压力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增大调压弹簧刚度、减小控制滑阀流量增益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邱显焱  汤迎红 《科技信息》2012,(27):2+128-2,128
本文研究了附加动力吸振器的扬矿子系统在深海采矿作业中的纵向振动状况,运用Galerkin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扬矿子系统中的泵和中间舱的振幅及纵向应力,为下一步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血液剪切损伤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螺旋血泵内部流场形态产生的高剪切力是导致血液溶血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速螺旋血泵中血液的流体动力分析有助于血泵性能的优化及减少血液细胞的损伤。采用水力旋流场理论对高速螺旋流场内血液剪切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红细胞剪切破碎的判定依据,并结合所设计的植入式螺旋血泵,应用多相悬浮体CFD仿真技术,对血泵中的剪切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速螺旋血泵中,剪切应力的分布能够满足血液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无阀微泵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一种应用于无阀微泵新型锯齿形流道.针对锯齿形流道不同开口角度,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流道内速度和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力和流量的分布特征及关系曲线,为锯齿形流道微泵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与单级锥形扩散/收缩流道作对比.结果证明,此锯齿形流道相对于锥形扩散/收缩流道可以提高微泵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SCR尾气后处理系统研制了一种的高精度电磁计量泵,介绍了其结构与工作原理。介于电磁泵是由机、电、磁、液强耦合的复杂系统,采用传统方法研究较为困难,因此运用AMESim对电磁泵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得到了电磁泵的相关参数曲线,并进一步探究了电磁线圈匝数与复位弹簧刚度系数对电磁泵流量的影响。在仿真的基础上对电磁泵样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将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泵整体性能良好,其响应特性、线性度、稳定性、精度等性能均能满足SCR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混凝土泵车动力系统进行控制,介绍了的控制系统的发动机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变速泵机构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仿真和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两相流分相模型的压降理论,对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在静止状态与制冷状态下气泡泵的压力特性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对气泡泵的结构设计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进一步优化仿真提供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大型注塑机中,通常使用多台定量泵或多台变量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源。为更好地利用定量泵和变量泵,详细阐述了一种变量泵和定量泵组合使用的方法,介绍了其液压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对成本、耗电方面进行了对比,发现变量泵和定量泵组合的方法同时可以兼顾成本和节能两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依据新型航天红外组件寿命试验设备的真空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具有两套抽气系统的全自动化高真空排气台,主真空系统以机械泵和分子泵作为前级泵,溅射离子泵作为主抽泵;辅助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用于主系统预抽。该真空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程控真空排气工艺,为多工位结构,具有全自动化的功能。根据理论计算分析,该设备能满足红外组件寿命试验对真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部分流泵扬程与其关键参数的表达式,基于泵扬程和效率之间关系的间接优化思想,以筛选出的部分流泵的主要几何参数和动力参数为变量,结合遗传优化算法,建立部分流泵的优化设计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对部分流泵进行优化.由部分流泵的基本方程,推导出滑移条件下其性能参数和几何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并对优化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验证,从而实现对此优化模型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变转速轴向柱塞泵恒流量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变输入转速下泵控马达恒速系统为对象,分析轴向柱塞泵变量控制机构的控制机制和斜盘变量机构力矩特性,建立了变输入转速情况下泵的流量控制模型,针对泵转速扰动提出了扰动乘积补偿和PI控制综合抑制方法.并在仿真软件EASY5上建立了泵控马达系统和变量泵排量控制仿真模型,对变量泵变量时间和转速扰动抑制进行了系列仿真.结果表明,在剧烈输入转速扰动和负载压力扰动下泵输出流量依然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5.
战宏伟 《科技资讯》2013,(33):81-82,84
基于双斜齿轮泵的组合形式及工作原理,研究双斜齿轮泵的瞬间排量和流量脉动特性,得出流量脉动最小条件。分析双斜齿轮泵的传动受力、泵体受力及泵盖受力情况,为设计使用和进一步优化斜齿轮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不同粘度的液体对单螺杆泵的外特性和汽蚀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外特性曲线的变化特点,讨论了粘度变化对特性和能量分配的影响,并对单螺杆泵的汽蚀特性曲线和汽蚀条件下的能量平衡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省清丰县某井灌区由于机井水位下降而造成机井离心泵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对离心泵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结合该井灌区的相关水文资料以及井、泵的性能参数分析,提出了改造离心泵以改善机井离心泵吸水性能的措施,即利用射流技术改善机井离心泵吸水性能。根据井、泵参数设计了射流装置,通过灌区应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该方案为灌溉设备的改造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输送气液两相混合物及纯液体时单螺杆油气混输泵的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泵排出闸门的开度和供气量的大小得到了在不同的吸入气液容积比下的外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介质含气量为零时,会出现大量液体沿密封线泄漏的现象,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工作。但在输送空气和水两相混合物时,如果吸入气液容积比过大,则会出现强烈的振动和噪音,使泵的工作中断,一般应使吸入气液容积比在1.5:1~5:1范围内。在稳定工作区范围内,不同的含气量条件下,随着排出压头的增加,混合液总量稍有下降,轴功率直线上升,效率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19.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与节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开发的离心泵性能测定平台,考察了IHG32-125型离心泵的出口阀调节、单泵及双泵变速调节、定速泵与变速泵组合操作等不同方式的调节特性及能耗损失,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发现,对于单泵,当输送量由5.8m3/h降至4.7m3/h时,变速调节能耗仅为阀门调节能耗的62%;对于双泵,当输送量由10m3/h降至7m3/h时,双泵变速调节能耗为阀门调节能耗的46%,为定速泵与变速泵组合操作调节能耗的61%。因此利用变频技术而实现的变速流量调节的方式节能效果最为显著,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以喷射泵系统在给定的工作条件和井底流动压力变化范围内,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平均工作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取喷嘴—喉管面积比、地面泵功率和压力、油管尺寸共四个设计变量,从喷射泵复杂的迭代计算过程中确定出气蚀、系统工作性能等限定的十二个约束条件,建立系统优化模型。用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优化方法对喷射泵系统装置进行优化匹配。该优化匹配方法可为工程前期系统装置的总体规划和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