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陆方言的特殊正反问“有不有”有五种变化格式,即“有不有N 语气词”,“有有N 语气词”,“有啊N 语气词”,“是不是有N 语气词”,“是是有N 语气词”。它与安陆方言一般单音节动词构成的正反问比较有联系,也有区别。“有不有”格式的形成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跟安陆方言的否定词有关,二是跟疑问语气有关。  相似文献   

2.
有与无     
龚瑞 《少儿科技》2013,(10):6-6
引言:“有”和“无”关系很好,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谁也离不开谁。“有”离开了“无”,就无所谓“有”;“无”离开了“有”,也就没有“无”。尽管如此,“有”和“无”都觉得自己的本事比对方大,总想着与对方一争高下。它俩的竞争延续了上千年,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病科学     
谨此小小者 ,献吾区区一以庙堂之芹 ,赤诚之心 ,随时盼望采纳。且夫天地之间 ,有黄老之道 ,包括自然、社会而有余。自然科学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劳动而已 ,“天演论”、“进化论” ,何能外乎于此。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尽是支离者也。道也者 ,“有无”者也 ,举例其中曰 :一、没有“有”就没有“无” ,反过来说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有和无是一体的。二、有就是无 ,无就是“有”。以刚强柔是刚为刚 ,以柔克刚是柔为刚。三、“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不然就不存在“有”“无”两个字。以道方之“科学” :一、没有科学 ,…  相似文献   

4.
向金华 《科技信息》2011,(35):I0174-I0175
“数”与“形”作为数学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直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如矛和盾总是同时存在一样,有“数”必有“形”,有“形”必有“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此也有“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5.
“莫须有”三字,作为无辜被冤或凭空诬陷他人的代名词,自岳飞蒙冤一直被释为“恐怕有”、“也许有”;李瑚先生率先对此质疑,将其释为“不必有”;后有罗炳良君指出应释为“岂不应该有”。文章不苟同以上三说,提出应释为“一定有”或“理应有”。  相似文献   

6.
“四人邦”反党集团中那个江青,当年曾经踌躇满志地说:“林彪有舰队,我们有炮队!”的确,“四人邦”有一支同林彪的大小舰队一样的“炮队”:北有原清华、北大大批判组挂帅,南有原上海市委写作组发难,组成一支推行“四人邦”反革命政治纲领的“炮队”。在这支“炮队”中,有一支小“炮队”,名曰“石一歌”。石一歌的任务,据说是“学  相似文献   

7.
0.1 “无”是古代汉语中使用得极为频繁的一个否定的动词,它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对事物存在性的否定,与动同“有”相对。《大广益会玉篇》;“无,不有也。?“不有”即“没有”。《广韵》虞韵:“无,有无也。”将“无”与反义词“有”並列来显现“无”的意义。古书中将“无”与“有”作为一对反义动词而相对使用的情况更是常见。如:《老子道德经》上篇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卫灵公》:“子曰:‘真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直至清列淇《助字辨路》仍把“无”释作“有之反也。”(见卷一“无”字条)  相似文献   

8.
解析寂寞     
刘平 《世界博览》2011,(20):86-87
什么叫寂寞?从字面理解,寂寞形容冷清孤单,词组有“寂寞难耐”,近义词有“孤寂”、“孤独”,反义词有“热闹”、“充实”等。  相似文献   

9.
传世本《周易》卦爻中常见有“有孚”一词,凡26见;又有“厥孚”一词,仅仅一见。过去的学者都把“厥”当作虚词。根据古文字中“又”、“厥”二字形近容易相混的情况,此处的“厥”可能是“又(有)”字之误。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周易》已经写作“厥”来看,这种讹误发生的时间相当早。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优质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的探索是当前“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已有研究(“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数学课堂构建)的基础之上,将“有效度”增加至“三度”数学课堂当中作为最终目标,进行中小学“四度”数学课堂的内涵界定与关系探讨,分别针对“四度”数学课堂实施途径进行深入探讨:“有温度”需要将“温度”融入到课程目标、问题情境、例题习题等等当中;“有广度”需要对课程内容有三个层次把握、对问题情境突出“真实性”“任务性”、对教学过程进行主题式探索等等;“有深度”需要巧妙设置数学情境、问题驱动、活动探索等等;“有效度”需要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课中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课后有效整合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老师在向一个学生提问题,他问:“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位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分贝至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有些急了:“这位同学,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学生回答:“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旁边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中的“得”字 据初步统计,《孔雀东南飞》中的“得”字,有十三处。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用法。 一、动词,当“获得”、“得到”讲,跟“失”相对,这是它的本义。“得”字当“获得”、“得到”的讲法在古代作品中有很多例证。如:《孙子兵法·军争》:“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孟子·告子》:“求则得也。”《荀子·正名》:“易者以一易一,人曰无得亦无丧也。”《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本诗中的“得”字,属此义者有三处: 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2、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3、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 二、动词,当“有”讲,这是“获得”、“得到”的引伸意义。因为当人们“获得”、“得到”某种东西时,他也就拥有这种东西。把“得”释为“有”这在古代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例证。如: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史记·孔子世家》作“必得我师焉”。 《汉书·冯唐传》:“唐曰,陛下虽有廉颇、李牧,不能用也……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不能用也。”前用虽有,后用虽得,是“有”犹“得”也。《史记·冯唐传》皆作“虽得”。 本诗中的“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的“得”,即“有”之意。 三、能愿动词,当“能”、“能够”讲,表示客观情况的允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主题的要求,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大约有六个:“正确”、“贴切”、“鲜明”、“集中”、“新颖”“深刻”。本文对这六个要求作了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积极”、“独到”、“适体”等四个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南大郭村方言疑问句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分析,该方言疑问句可分为:是非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特指问句和其他等五种类型。方言中特有的疑问语气词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种:单音节疑问语气词有“嘞”、“兰”、“睐”、“呗”、“昂”、“唉”、“唠”七个,双音节疑问语气词有“嘞唉”“嘞吧”“昂唉”“啊嘞”等四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围绕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等问题展开的争论,延续了百年之久:20年代初有“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之争;50、60年代有“文”、“道”之争;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工具性”和“思想性”之争;90年代以后又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虽然每次争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不同,但实质都是如何看待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的关系,这和世界教育史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形式”与“实质”由两相对峙到相互消融、最终归于统一的演变轨迹,对于语文教育是否也有普遍意义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体育”、“运动”、“舞蹈”、“艺术”内涵的了理性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包含于“体育”之中,而“舞蹈”则包含于“艺术”之中;“运动”与“舞蹈”内涵之间相互交叉,互相影响,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汉语普通话中的“有”具有多达九个义项,此外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所谓不合语法规则的“有+VP”这一语言现象。我们认为这九个义项以及“有”在新产生的一些语言现象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非独立存在的,“有”的“存在”义是“有”的这些语法意义中的原型意义,其他的一些意义是“有”这个词的范畴中的好样本、差样本或者边缘成员。这些语法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及深刻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比较诗学角度出发,对中西方艺术表现理论具有典型意义的命题“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作一比较观照,探求两者的契合与差异,并用“有意味”的手段描述“意境”,以期对以“意境”和“有意味的形式”为代表的中西方艺术表现理论有一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求乞》具有极强的诗性与音乐性,“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是这篇“音乐诗”的主旋律。它揭示着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命枯竭,心灵隔绝的生存困境,又凝结着鲁讯个体的悲凉,绝望的生命体验。《影的告别》最基本的观念是“有”与“无”,是对“他”世界里的“有”的拒绝,对“无”-“仿徨于无地”,“消失(沉没,吞并)于黑暗”的选择,以及“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有”的“无”,“空(虚)”向“充(实)”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人的关系是越来越接近、越来越直接。如果不是科技的进步,电影是不会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的。 一、从“无影”到“有影” “电影”,顾名思义,好像就应该是由“电”而带来的“影”。 的确,电影与“电”的关系殊不寻常,但是从“无影”过渡到“有影”的时代并不是仅仅因为有了电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