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P2P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在网络上的分布特性,以及集中式P2P和分布式P2P的特性,设计了集合二者优点的混合式P2P模型。  相似文献   

2.
浅谈P2P     
只有短短的十多年,网络环境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能和今天相比,从前网速很慢,普通的用户根本无法实现点对点,我们只能使用BBS和聊天室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后来出现了QQ、MSN等通讯软件,我们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互联网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资源的共享。昨天,这种实现方式是采用FTP方式让用户下载,今天,P2P下载方式,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的需求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互联机发展过程中的P2P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刘明利 《科技信息》2011,(26):215-215
P2P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迅速发展,其应用不断增长,势必导致非主要网络应用引起带宽挤占和延迟的增大,在不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的条件下,将严重影响正常的网上办公教学。文章分析在校园网内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P2P持久存储技术的P2P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认证方式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代价,认为在P2P系统中引入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是必要的.利用持久存储技术、可信计算思想和虚拟系统思想,通过构造存储用户信息的分布式的用户数据库和用于认证的可信实体,解决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无法存储及缺乏客观可信的认证实体执行认证,实现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理论分析和原型系统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对于完善P2P的认证方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P2P技术的完善成就了诸如PPStream,UUSee、QQLive、PPLIVE等等P2P网络电视软件的涌现。由于P2P技术的自身的属性,P2P网络电视在内容、资源、监管等等问题上都有着与传统电视媒介的区别。P2P网络电视还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没有完善,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视日益风行,各种P2P流媒体播放软件层出不穷,如PPLive,PPStream,TVAnts等等,本文将介绍P2P流媒体技术,包括如何传送音/视频、流媒体传输协议以及如何实时传送。最后简要介绍一下流媒体播放如何实现用户越多画面越流畅。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邮件服务以中央邮件服务器为中心,其性能和可靠性成为了制约电子邮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基于DHT(CHORD)算法的全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架构引入现有的电子邮件体系。设计出一种新型电子邮件原型系统。该系统不依赖任何中央邮件服务器,具有耐攻击、可扩张,自组织性和高容错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就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对其核心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P2P网络平台上流媒体播放技术,它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闲置的带宽资源和存储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它采用多点下载和文件分块重组方法,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能够保持节目流完整而流畅地播放。  相似文献   

10.
P2P流量的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孙学康 《科技资讯》2006,(5):109-110
结合现阶段P2P网络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P2P的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P2P流量问题的一个方案。最后展望了P2P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性能。因此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越来越成为企业、网络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应用现状、P2P流量的特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对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Intenet就象一场大雨,冲垮了传统网络的堤坝,把全球的人们都泡在一片汪洋中。 说不清楚P2P是Intenet时代的春笋还是杂草,反正,它不经意间就在Intenet上疯狂发育起来。 如果按照peer to peer这个对P2P最经典的定义,任何两个互联的终端,都可以被称为P2P连接,Intenet时代P2P的新意,不过是在于它借物传力,利用Intenet,让两台电脑后边原本互不相识的操作者,以最快捷、最经济、最自由的方式沟通和共享对方的资源。但用户电脑里的mschat聊天软件、NetMeeting网络会议软件也可以让人们达到如上的目  相似文献   

13.
曲丽君 《科技资讯》2009,(23):128-128
安全问题是P2P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对P2P网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P2P网络存在的安全问意,并讨论了P2P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杜雅丽 《甘肃科技》2012,28(11):24-25
介绍了P4P产生的原因,针对P2P,技术的带宽问题及其相对于运营商的弊端,对P4P与F2P进行了比较,提出了P4P改进的方法,分析了P4P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介绍P2P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演进与工作原理,之后分析了它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并对它的应用、市场运作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是因特网之上的覆盖网络,相比于其他的分布式系统而言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鲁棒性以及自适应性.然而由于P2P网络具有规模巨大、高度动态、高度异构等非常复杂的特点,导致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源来使用真实系统对其进行频繁而广泛的评估,因此模拟实验是证明协议能够达到期望特性的必要有效手段.考虑到目前现有的P2P网络模拟器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的缺点,介绍了一种具有通用性强与可扩展性好的通用P2P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了模拟器中对等体、连接、内容、事件以及事件统计等关键组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SIP协议是当前VolP和IM等多媒体协议的呼叫建立协议。P2P技术提供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中通信节点之间得对等通信能力,P2P网络架构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网络架构、纯P2P网络架构、混合式P2P网络架构和结构化P2P网络架构。通过引入P2P技术,SIP网络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等网(P2P)因其动态、开放等特性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晓宁 《科技信息》2008,(14):36-36
本文从P2P的概念入手,首先介绍了P2P的所在优势,然后对P2P的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并对它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P2P应用系统的基本安全需求中,信任关系是保证P2P网络应用安全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两种新的信任机制,它们是对现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些改进。一种是结合了局部信任表与全局名誉表而提出的P2PTrust方案,另一种是为P2P访问控制建立的团体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