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人献雉     
战国时,楚国有个樵夫捉到一只十分漂亮的山雉。一个过路人从未见过山雉,就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鸟?”樵夫故意骗他说:这是凤凰。”路人高兴地拿出10两金子想把它买下,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20两金子成交。路人拿了山雉,心想凤凰是鸟中之王,应该去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夜,山雉死掉了。路人非常懊恼,逢人便说自己并不可惜金子,只恨没能把凤凰献给楚王。老百姓把这事传扬开了,都以为死去的山雉是真正的凤凰。不久,这件事传到了宫里,楚王很感动,就把他召来,赏给他200两金子,是他当时买山雉价格的10倍。后来,人们就用“楚人献雉”这一成语,来形容…  相似文献   

2.
候鸟迁徙一年两次,三四月的春季是第一次,即从南方的越冬地迁向北方的繁殖地;另一次是在秋末冬初,候鸟带着繁殖的幼鸟从北方飞回南方。 迁徙时的鸟群密布空中,隐蔽性差,也最脆弱。因此,这两次迁徙的时间也是鸟市最活跃的时间,捕鸟用的网、笼,捕回的鸟购销两旺。笔者曾与买鸟者交谈,他们每人都对所买之鸟关怀备至。而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野生鸟一旦笼养根本无  相似文献   

3.
解开蜘蛛网之奥秘一亿八千万年前,自然界就开始了它的最有创造性的工程设计。那时,圆蛛(蜘蛛的一种)就设计出了能有效地捕捉飞虫的圆形网。要是人类也能造出这样的一张网,那么它就可以捉住一架正在飞行的客机。这样柔弱的一张网是怎样分散这么大的动能的?这张网能够...  相似文献   

4.
放飞爱情鸟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只鸟飞到了我家的阳台上,丈夫将它捉住,关进了鸟笼里。于是,这只鸟只好孤独地在笼子中歌唱着,终于有一天,它的歌声引来了另一只鸟,从此,阳台上鸟语花香。 我能看出笼子里的鸟想飞出去,它在笼子里不停地扑腾着,尽力响应着它的伙伴在笼子外的呼唤;笼外的鸟悄悄地飞近,最先是停在我家的茉莉花花枝上,后来,飞到我晾衣服的杆子上,终于,它飞到鸟笼上,和笼子里的鸟面对面地叫了起来,旁若无人,无拘无束,那份亲密确实令人羡慕。当笼外的鸟飞走,去找食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并没有平息下来,它叫得更欢,好像…  相似文献   

5.
夏威夷的美色食虫鸣鸟(honeycreeper),即被当地人称为“波欧鸟利”的这种小鸟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科学工作者认为,在当前世界上一共只剩下了3只:一只雄性的和两只雌性的。它们栖息在毛伊岛哈利卡拉火山东北坡茂密的热带森林中,雄鸟和雌鸟相距1.5英里,而据科研人员所知,雄鸟和雌鸟从未汇合在一起。除非它们不久就进行交配———否则这种鸟将濒临灭绝。在试图于野外引导雄鸟和雌鸟相聚的行动失败之后,野生生物保护人员计划用网将鸟捕住,把它们关在一起以便为交配提供条件。“如果我们不进行干预,这些小鸟可能永远不会相遇。…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画在哪里吗?它就在秘鲁的纳兹卡高原上。如果你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俯瞰纳兹卡大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被“画”上了许多幅巨大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形。它们有的像一只兀鹰,展开双翅仿佛在空中翱翔。还有一幅显然是一位男子的画像了:他瞪着眼睛,伸出右手,脚上穿着厚重的靴子。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画着各种几何图形:有直线的、交叉线的、长方形的,还有三角形的。每一幅画都大得惊人:一只鸟长约165英尺,蜘蛛的身长有150英尺,一只兀鹰从嘴喙到尾羽就有400英尺长,而一只蜥蜴的身长则达到617英尺。据…  相似文献   

7.
自然信息     
1981年,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C.Waler把发掘于美洲阿根廷的白垩世鸟化石定名称为反鸟.这种鸟长了一付奇特的肩带、卷曲的足骨和上面有一个大孔的肱骨.就这么一点特征使他认识到:反鸟早就成了白垩纪世界上最著名的、分异度最大的鸟类物种.迄今为止,发现了大小不  相似文献   

8.
<正>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白羽就从睡洞中静静地爬出来。地面上一个人也没有,大家都还在晨雾中酣睡。周围很安静,白羽只能听到自己踩踏野草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不想惊动太多人,于是向着远离睡洞的方向走去。然而很快,他的动作就惊醒了几只倒挂在树上的故事鸟,它们拍打着金黄色的翅膀,在他的头上盘旋了片刻,然后开始用各自的故事来引诱他。  相似文献   

9.
1929年春,当大学教授们纷纷忙于盘算他们的生活时,劳伦斯倒觉得自己生活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时已年近30的他,却还只能在原子的大门外望洋兴叹。在电子这层面纱笼罩下,原子核的真面目始终没有被揭露。在一次讲课中,他说原子核“像一个在大教堂里飞着的苍蝇”,这个比喻把听课的人都逗笑了。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谈论着如何才能将这只特殊的苍蝇捉住。大家都认为只有站在教堂顶上,向这苍蝇发射氢离子才能将它捉住。失去了欧内斯特·劳伦斯(E.O.Lawrence,1901~1958),美国物理学家,由于发明回旋加速器,获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电子的原子…  相似文献   

10.
消失物种再发现意义深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只要你在google的搜索框中轻轻地键入“woodpeeker”(象牙喙啄木鸟)这个单词,你立即就会得到30多万条相关搜索结果。美国《纽约时报》为此专门发表了社论,而全球600多万观鸟爱好者则挤爆了许多鸟类网站。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只鸟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虽然只是一只鸟, 但物种的再次发现却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挎枪的儿童     
如何使一个孩子成为杀人者?世界范围的武装组织采取了—种残忍的手段:将儿童从他们的家中劫走,使他们习惯欺骗,并将他们送到战争中去“成长”。歹徒杀死了我的母亲,也杀死了我的兄弟。他们把我带到他们的营地,对,我是和歹徒在—起,我有一只枪,头儿教我如何用枪。他毒打我。我有一只枪,能杀人,我杀死普通人和士兵。我不愿意这样。——这是乌干达北部一个男孩的心声,他年仅六岁就被当地反政府武装劫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13.
正"他从小就亲近自然,喜欢小动物。长大后,他发现了刚出生的小动物具有神奇的"印刻"本领。1909年的一天,在奥地利东部靠近阿尔腾堡的多瑙河湿地,一个名叫康拉德·洛伦茨的6岁男孩和他的玩伴格蕾丝,领着两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鸭子嬉戏。他们惊讶地发现,小鸭子屁颠屁颠地一路跟着他们到处走,赶都赶不回头,俨然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父母。这件事给洛伦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生长的地方有溪水、树林,还有许多令他着迷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14.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在他6岁时,曾经历过一件令他一生都铭刻在心的教训。那一天,小王安外出玩耍,途经一棵大树的时候,发现大树底下有一个掉下来的鸟巢。王安用手一拨,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非常喜欢它,想把它带回家去喂养,但他又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就想先回家问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那棵大树下。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为此,小王安不舒心了很久。从这件事,他也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世纪前,鸟类的观察者就报告说鸟常常被灯塔所吸引。这些鸟成群结队地盘旋在灯塔的周围,在昏暗夜空中或相互碰撞,或撞塔折颈死亡。在鸟迁移的高峰期,这种“死亡之塔” 一个晚上在一个地方就能杀死几千只鸟。  相似文献   

16.
离不开水的鸟 大多数美国人大概只在动物园或装饰用的草坪上见到过火烈鸟,就连生物学家菲利斯提·阿兰戈也是在29岁时才第一次见到野生火烈鸟.当时,她在墨西哥的一个海岸泻湖,划着船观察这种美丽的生灵.从远处望去,这些淡粉色的鸟在水面上形成了一条粉红色的线.当她靠近这些鸟时,才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大群彼此相靠很近的火烈鸟.它们站在水中进食,并发出嘈杂的呜叫声.  相似文献   

17.
开心益智     
《知识就是力量》2006,(1):77-77,21
放大镜下的角是多少度黑板上面画着一个25°角,透过可以放大4倍的放大镜来看,这个角是多少度? 掉在井里的鸟如果一只鸟掉在枯井里,它能飞出来吗? (选自《动脑筋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昆虫学家近日披露,几年前他在圭亚那考察时,清楚听见动物在地面和干树叶上活动的声音。他以为那可能是一只老鼠,结果发现它竟然是一只巨型狼蛛。这种体重可达170克、个头堪比手掌的蜘蛛也叫食鸟蛛,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幅18世纪的雕刻显示了一只狼蛛吃蜂鸟的场景。实际上,巨型狼蛛很少吃鸟,而是大多以节肢动物为食,但若遇到其他脊椎动物,例如老鼠或蜥蜴,它也不会放过。不过,巨型狼蛛不依靠蛛网捕猎,而是用自己的尖牙作武器。它也产生毒液,但对人来说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     
《知识就是力量》2001,(6):54-55
丑小鸭的命运会怎样? 人们常能见到两只大鸭子在前面带路,一群小鸭子排成队,尾随其后在水面欢快地游来游去,那份亲情真让人感动。 鸟也是很讲父(母)子亲情的动物。但这种亲情是在小鸟很小时、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期间里形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敏感期或临界期。如果在此期间父母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就会带来很大麻烦。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就像搭积木一样,你搭一块,我垒一块,最后才搭成功一幢完美的大厦。电视机的发明,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那是在1873年,英国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电气工程师,他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种不良导体“硒”,当受到光照射时,竟能像电池一样产生出电来;而遮住射向硒的光线时,电就没有了。 史密斯的报告发表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兴趣。人们原先只知道电池和发电机能发电,现在怎么光又能发出电来呢?美国有位工程师,他将一块硒夹在两块金属板中间,放在阳光下作试验,果真从金属板上得到了微弱的电流,就像一个光生伏打电池一样。于是,这位科学家把这个装置叫做“光电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