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凤仙花茎段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凤仙花离体再生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附加BA1.0mg/L、NAA0.2mg/L、3%蔗糖的MS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茎段外植体直接产生大量不定芽,诱导率达100%;在含BA1.0mg/L、N从0.2mg/L、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可大量增殖;在含NAA、1.0mg/L。3%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长根成苗.本试验表明风仙花离体繁殖,增殖系数大,适合于种苗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2.
耐盐辣椒下胚轴和茎段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耐盐辣椒下胚轴和茎段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1.耐盐辣椒的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发芽缓慢,萌发率低,至接种后20d时,萌发率仍不足50%;2.约有26.7%的下胚轴外植体在附加5.0mg/L6-BA的MS培养基上可形成丛芽;3.被分割开的丛芽或带一叶一腋芽的茎节在附加0.5mg/LIBA的MS培养基上可形成具发达根系的完整植株,将试管苗切割成带一叶一腋芽的茎段,用该培养基反复继代培养以达到快速离体繁殖的目的;4.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番茄外植体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建立高频再生系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以番茄(Lyeopercicon esculention Mill)栽培品种贵妃和碧娇为试材,通过对番茄子叶、下胚轴、叶片和茎段进行离体培养,不经愈伤组织阶段,诱导直接分化不定芽,研究并得到其高频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和试管苗扦插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并对影响高频再生的其他因素做了研究,建立了再生频率高达98%以上的番茄高频再生系统,为番茄快速繁殖及基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何首乌种子经表面消毒后进行无菌发芽并建立了无菌材料,以无菌实生苗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试验了不同基本培养基(MS,H,1/2MS,B5和N6),不同种类外源激素(IBA、NAA、KT)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激素(0.0mg/L,0.1mg/L,0.Smg/L,1.0mg/L,2.0mg/L和4.0mg/L)以及不同蔗糖浓度(0.0%,1.0%,2.0%,4.0%,8.0%,16.0%)对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0.5mg/L IBA(或0.5mg/LNAA)及3%的蔗糖比较适合于何首乌的茎段离体快繁。推荐用于何首乌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肌醇100mg/L^ 盐酸硫胺素1.0mg/L 盐酸吡哆素0.5mg/L 甘氨酸2.0mg/L IBA0.5mg/L(或NAA0.5mg/L) 蔗糖3.0% 琼脂0.75%,pH5.9。用该培养基对何首乌进行茎段离体快繁,每次继代培养可增殖4~5倍。  相似文献   

5.
苦丁茶树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通过茎段离体培养快速繁殖苦丁茶树的研究结果:筛选出了比较理想的初代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茎段腋芽的萌发率在80%以上,扩大繁殖阶段腋芽萌发率在90%以上,并有18%-20%的材料形成丛芽;生根培养阶段95%以上的无根苗均能形成良好的根系;试验了有根苗移栽法和无根苗移栽法,两种方法的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龙柚的茎尖和幼嫩的茎段离体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研究结果:外植体用75%的乙醇浸泡0.5min后再用0.1%的HgCl2溶液浸泡10min灭菌效果最好;不同外植体的培养结果是茎段(带腋芽的)的繁殖系数大于茎尖,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培养基以MS添加6-BA0.5mg/L和IBA0.2mg/L对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增殖比例达到4.2,与其它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无根苗转入1/2 MS附加IBA1.0mg/L的培养基中不定根诱导率为78.3%.添加活性炭对培养材料生根诱导有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青蒿(Artemisia annua L.)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青蒿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进行青蒿离体快繁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1/2MS+NAA0.5mg/L诱导生根效果最佳,可达90%.  相似文献   

8.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建立我国重要中药材白接骨的离体再生与快速繁殖技术.将白接骨的茎切成带节的小段、表面消毒后接种在含0.5 mg/L BA的培养基上,茎段上的侧芽萌动生长、形成幼茎;将幼茎切成带芽的小段接种在含1 mg/L BA和0.05 mg/L GA3的培养基上30 d后,每个小段可以形...  相似文献   

9.
高灌蓝莓离体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成龄蓝莓的茎段或茎尖为外植体,培养在添加各种激素配比的改良WPM的培养基上,研究蓝莓离体繁殖影响因素,筛选蓝莓离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WPM Zt1.0mg/L的增殖培养基上,蓝莓的增殖数最大达50,在1/2WPM IBA0.3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因外植体的基因型不同而有差异,可达到30%-70%.通过炼苗,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60%.建立了高灌蓝莓工三化育苗技术体系,为蓝莓商品基地的建立提供充足的优良苗木.  相似文献   

10.
微型月季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微型月季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中的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并运用二次回归正交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及生长素NAA对离体茎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毒方式采用磁力搅拌,消毒液浓度为1%,时间为15~20min,可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佳;微型月季茎段分化培养基中,激素浓度为6-BA1.93mg·L-1、NAA0.33mg·L-1时可获得最大增殖数;当培养基中6-BA的浓度控制在1.68~2.75mg·L-1范围内,NAA的浓度控制在0.07~0.54mg·L-1范围内时,接种10个芽,培养40d后,95%以上均可获得50个芽以上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以活络效灵丹等几种临床常用的含丹参中药复方为模型,利用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于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在不同配伍条件下的溶出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丹参与泽兰,香附按4:3:2(重量比)形成复方时,丹参酮的溶出率是纯丹参的17倍,与赤芍,乳香,没药,桃仕伍用时,溶出率亦成10倍增加,当丹参与芍药,小茴香以2:2:1形成复方时,丹参酮的溶出率仅为纯丹参的3.9%,而钭其质量比变为4:3:1时,丹参酮溶出率会增加至纯丹参的3.2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照对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参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探讨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丹参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均为30 d,细胞增殖率曲线呈“S”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在不同时间出现两个峰值,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的生长势呈正相关.光照有利于丹参细胞悬浮培养,最佳继代培养时间为18 d到21 d,最佳收获期可延迟一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具有喜光、耐寒、耐旱、不耐涝等特性,在中国天然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是造林绿化、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研究不同分布区多种环境因子对文冠果物候期的综合影响,分析其物候期变异规律,为文冠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6个主要分布区(内蒙古坤都、内蒙古天山、内蒙古乌丹、河北省承德、河北省蔚县、河南省陕县)实生群体的文冠果植株为对象,于2016年在各样地内选择长势相对一致的样株30株,采取定株定枝方法,对文冠果的初花期、叶芽萌动期、盛花期、末花期、展叶期、果速生期、果熟期、落果期和落叶期等共9个物候期进行系统观测。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影响文冠果各物候期的主导环境因子及其作用规律。【结果】不同分布区文冠果物候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盛花期差异最大(42 d),果速生期差异最小(29 d)。河南陕县群体的文冠果大部分物候期出现最早,但落叶期最晚,总生长期最长(221 d);内蒙古坤都群体的文冠果落叶期最早,其他物候期出现最晚,总生长期最短(146 d)。大部分物候期与经纬度、年日照时间正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负相关。年均气温是影响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展叶期、果速生期、落叶期和总生长期的主要因子;影响叶芽萌发期和落果期的主要因子是无霜期;影响果熟期的主要因子是年日照时间;影响总花期的主要因子是绝对最高温。【结论】文冠果物候期呈现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物候变化影响显著。随着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春季达到生长临界温度越晚,文冠果开花、展叶、结实越晚,并且秋季植株停止生长和落叶越早,因此其总生长期变短。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表明,石刁柏(芦笋)的离体繁殖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和用量有密切关系.若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榔子汁,人参.蜂皇精.效果很好.采用此方法.既提高繁殖效率,又降低成本.方法简便可靠,但应注意掌握离体繁殖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工环境中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考虑离心分层,将其使用寿命分为诱导期和发展期.对诱导期氯离子输运进行计算,采用差分法对Fick第二定律进行解答,求解诱导期寿命,而发展期寿命采用弹性力学理论求解.计算表明,诱导期和发展期寿命与保护层厚度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变化关系,砂浆层厚度增大时,发展期寿命急剧减小,内部封闭可增大PHC管桩使用寿命3~4倍.通过对PHC管桩180d氯盐侵蚀实验,验证了诱导期计算理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及同属植物种子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元宝枫及同属植物种子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元宝枫及同属植物种子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且其氨基酸的组成以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GC-MS技术对分别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到的龙胆草根、茎、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NIST2012谱图库检索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用3种方法在龙胆草的4个部位提取到116个化合物,用不同方法提取的龙胆草同一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明显,用同一方法提取的龙胆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成分相对含量上的差异,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到的主要为苯类、醇类、酰胺,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到的主要为苯类、酮类、醇类;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到的主要为醇类、酮类、酯类.通过提取分析比较可知,如需研究龙胆草中某一挥发性成分,可用3种方法中的某一种及龙胆草的某一部位来进行大量提取.3种方法对龙胆草的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均有较大的贡献,这为龙胆草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蓟采后在4种设置贮存条件下存放,维生素C的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维生素C日减少量与贮存天数呈正相关;低温和密实袋包装贮存能有效抑制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EH包层模及互耦合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波导的模耦合理论以及光纤中传播常数与波长的近似线性关系,研究了基于导模和不同包层模耦合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对一阶低次包层模,透射谱较窄,随着模序增加,透射谱变宽;在某一模序附近,谱宽达到最大;以后随模序增大,谱宽迅速变小,对模序较高的包层模(一阶),相邻的HE和EH包层模的传播常数相差不大,而且导模和它们的耦舍系数接近,因此能够在较近的波段范围内同时和它们产生耦合,从而对谱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包层模互耦合的条件较难满足,即使偶有满足其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利用不同的包层模,可以设计出透射谱很宽或很窄的长周期光纤光栅。  相似文献   

20.
石斛试管苗快速繁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20年来石斛试管苗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条件、原球茎增殖,幼苗分化与生长、试管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认为,以石斛成熟种子和分生组织为材料进行无菌培养,可极大节省常规方法所要求的时间和空间,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苗,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60%以上。但由试管苗育成的植株其成分含量有无变化,能否代替药材使用,以及变异的控制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