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地貌是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因素与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对地表结构特征与各种地貌类型的综合分析和农业评价,是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的基础工作之一。一、湖南地貌的基本特征(一)三面环山,朝北敞口的凹形盆地我省地貌轮廓是:西部地势比较高亢,雪峰——武陵等脊梁山脉,海拔1500米左右,到湘中大部分骤降为500~200米的丘陵盆地,往东又升起为海拔1000米上下的湘赣边境山地,  相似文献   

2.
关于县级农业地貌区划工作的方法问题,过去未作过深入的探讨。本文是笔者在1979、1980年直接参加中国科学院桃源综合考察队和湖南省农业区划临湘试点工作队,以及1981年全省21个县(市)开展第一批县级农业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就县级地貌区划方法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衡阳幅(G—49)地貌成因的两种类型;流水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以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形态,并对34种基本地貌类型作了论述,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多种地貌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幅(I49E007009)范围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选取了地貌类型、黄土湿陷程度、等高线密度、地表起伏度、距断裂距离、距地裂缝距离、距崩塌滑坡点距离、农业灌溉密度和距道路距离9个指标,建立了安仁镇幅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指标的权重。基于Arcgis平台,在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叠加分析的基础上,对安仁镇幅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其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7%、5.14%和92.89%,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为当地的城镇建设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三个丘陵为主的调查区按地形、地貌进行土地整治分区,然后讨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再分别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设规模和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调查区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为第四系所覆盖.建筑物的主要持力层是土体,而各种土体分布,又严格受地貌条件控制.本文根据这一规律,将松嫩平原分成4个工程地质区和15个工程地质亚区,并从土体分布位置、成因、岩性、结构、状态、压缩性、地下水埋深、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诸方面,对各亚区工程地质条件,逐一进行了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东部草场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区位于大庆市东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土壤为黑钙土和盐渍化土壤,地貌为低平原及零星岗地,小丘。植被划分为草原,草甸,沼泽等3个植被类型,5个亚型,12个群系,31个群丛。地势微波起伏导致不同地段形成不同水,热,盐分系列,形成不同植被复合体和微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景观质量评价是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景观美学理论,以张家界地貌为例,综合考虑物理、美学、心理3个维度的属性,构建了包含独特性、多样性、复合性、空间性和生动性5类因子18个指标的张家界地貌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选取游客和专业者分别采用模糊-AHP法和SBE法对6种地貌类型的80个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形理论对吕梁山区西部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进行水系分维数的计算,论证该区水系存在的显著分形特征,并定量判断区内地貌发育阶段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分维数介于1.02~1.44之间,处于地貌侵蚀发育的幼年阶段,河流下蚀切割作用强烈,河谷深切,多形成"V"型峡谷,北部河流坡降较大,侵蚀作用强烈,其分维数也较大,南部河流坡降较小,河流作用相对较弱,其分维数较小。黄土丘陵区覆盖的厚层黄土为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吕梁山地的构造隆升为河流的发展和演化提供了势能与动能条件,进而对地貌进行进一步塑造。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摸索开展省二级综合农业区划工作的经验,进一步修改《河南省综合农业区划》(征求意见稿)和加快豫东平原地区农业发展步伐,于一九八一年七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我们侧重从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级区界线的调整及其论证,二级区的合理划分,农业生产特点与发展方向,以及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等几个主要方面,对七个省一级综合农业区之一的“豫东北平原农林间作区”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实践,丰富并加深了我们对省级综合农业区划的认识,对开展省二级综合农业区划工作形成了一些想法和意见,现整理如下,供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深入研究农业气候资源是进行农业生产规划与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大量的多年气象数据,从光照条件、热量条件、水分条件以及光热水匹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认为重庆市特殊的地貌格局造成了其特殊的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这些特征对重庆市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种植业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研究黑龙江省地貌类型和地貌区划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地貌区域地貌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貌区域的地貌在国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书贤 《河南科技》2023,(3):109-113
【目的】预测地貌参数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地貌参数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21年国内外地貌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关键词突现情况表明国内外都将构造地貌作为研究热点,区别在于国内更注重改进地貌参数在流域地貌研究中的算法及模型,而国外更关注地貌参数在地貌学研究中的综合应用。【结论】未来研究趋势为地貌参数结合多学科共同研究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系统、优化地貌参数算法模型、利用地貌参数类比分析月球等太阳系星体地貌成因及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田杂草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查资料,自然条件和各地耕作栽培特点,把我省农田杂草划分成六个草害区。河西灌溉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藜、野燕麦、田旋花等;陇中黄土丘陵旱作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猪殃殃、苣荬菜、日本田箭等;洮岷高寒阴湿草害区主要杂草有细穗密花香薷、刺儿菜、萹蓄等;陇南山地农业草害区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繁缕、麦瓶草等;陇东黄土高原旱作草害区主要杂草有雀麦、离子草、狗尾草等。明确了各地主要杂草种类与危害,为制定化学防除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地貌参数的分析计算,应用地貌单位线理论,分析了地貌参数与产沙的关系,揭示了地貌特征对产沙的影响,并把地貌因子引用到暴雨洪水产沙计算模型中,有效地解决了无水文资料地区的产沙分析评价和预测等问题,为开展区域水土保持研究和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春 《河南科技》2005,(12):39-40
一、工程概况1.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 276涵洞位于登封市西部,地貌单元属山区丘陵地貌,涵洞区位于多年冲沟与拟建高速公路斜交,涵洞上部为高填方路基,涵基不良持力层主要为冲填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该层呈流塑、高压缩性状态,软弱土层在涵洞基底部位全断面分布,而且埋置深浅不一,深度4~12m不等,含水量大,平均达41.3%,地基承载力代表值68kPa,设计要求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原地基不能作为涵洞基础的天然持力层,该涵洞需处理软弱地基面积106m×13.4m。2.通过对原地貌测量,涵洞沟底两侧为陡峭坡面,沟底与坡顶落差18m,沟底间断涌水。原沟底开…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山高谷深、灰岩广布,各种流水地貌和岩溶(喀斯特)地貌形态多样,颇具特色,但迄今缺少有关地貌研究的系统报导。本文依据实地考察资料,论述了该区的地貌特征,并对各种地貌形态的类型、组合、分布及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地貌,实属国内外罕见.本文对该区火山地貌进行了系统分类;对各种地貌形态及成因,特别是新期熔岩的微地貌,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同时,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地幔热柱观点建立了该区火山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民 《河南科技》1999,(1):15-15
目前,我省旱作农业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40%左右,大部分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区的增产潜力,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旱作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又缺乏对农...  相似文献   

20.
国土整治为多学科交错研究的领域,其中多数问题与地理学密切相关。本文从地学中的一门边缘科学——地貌学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它在国土整治中的相互关系与实践意义,提出对区域地貌、环境地貌和应用地貌加强研究的必要,并阐明进一步发挥其作用的应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