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在1983年被山东电视台改编拍摄成为电视剧《水浒》。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其人物形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改编式塑造,并通过人物出场的独特设计、人物内心的影像透视、人物形象的有意增加和反面形象的人性化塑造等不同方面来使小说人物更显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水浒传》在1998年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拍摄成为同名电视剧。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李逵这一形象进行了相对深入的塑造,并通过人物嗜杀色彩的有意淡化、喜剧色彩的特意强化及女性形象的独特烘托等不同方面来使该形象更显丰满、立体,较好地体现了改编创作中忠实性与创新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4.
来自美国中西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来到纽约的美国西部青年盖茨比追求爱情、渴望发财、梦想破灭的生活经历。小说在人物背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了西部文学的特征:作家与其塑造的书中主要人物均具有西部文化背景;故事富有西部浪漫传奇的色彩;塑造了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的牛仔式人物盖茨比的形象;采用了西部文学的欺骗故事的题材。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梁山好汉都有自己的绰号,好比自己的名片,这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图从绰号命名方式及分类、绰号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绰号暗含的感情、绰号产生的原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水浒传》的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恢弘壮阔的英雄叙事充满了男性的豪迈气概。作品中零星点缀的几个女性形象,颇有意味地呈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①。当这种刻板印象表现为一种性别刻板文化渗透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中时,于刚柔相较中,作家的正统英雄观显露无遗,即智谋与勇武俱全的忠贞志诚之士,方显英雄之本色。然而对于不同的受众而言,水浒英雄身上的闪光之处却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本文即以英雄叙事为触点,观照并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由此呈现的英雄叙事方式与英雄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7.
王悦  周志广 《科技信息》2008,(8):212-212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虽然微型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没有力量与其他小说媲美,但它也要塑造人物,根据微型小说体微式短的特点,本文将从人物形态的类型、人物塑造所需环节及虚实结合的塑造方法来浅谈微型小说在刻画人物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剧中人物分析入手, 认为曹禺塑造女性的形象的基点源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 其悲剧特点是“悲”而 “惨”而非 “悲”而 “壮”, 有悲剧人物而无悲剧英雄, 这与作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审美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可谓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比照荷马史诗之《奥德修纪》而作。本文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维度,旨在分析《尤利西斯》通过对男主人公布鲁姆个性形象的塑造,描绘了史诗英雄向现代反英雄的蜕变;同时,文章还将从作家个人生平思想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布鲁姆这一现代"反英雄"形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物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中,语言用语习惯和方式直接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特别注重语言用语的使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其语用特点对于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以加深读者对于小说人物的性格的理解和揣摩。  相似文献   

11.
刘胤 《青年科学》2010,(4):29-29
中国历史悠久,人物众多。既有英雄壮士的慷慨悲歌,又有帝王将相的传奇经历。而有些故事,就像谜一样牵动史学家和大家的兴趣,至今仍有很多人为此废寝忘食地进行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声音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两个角度考察伍尔夫小说声响世界的表现形式,探讨其在塑造人物、构筑情节、营造意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审美效果;并且认为,伍尔夫小说声响世界的创造对于纠正传统小说的感觉忽略以及现当代小说的感觉偏废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神话中的人物和情节是人类借助超自然力的想象实现自身理想的语言艺术方式 ,这同后来人们通过小说艺术塑造理想人格在审美方式上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分析了神话传说中小说因素的特征 ,论述了神话传说中小说因素的矛盾运动 ,描述了小说因素不断发展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4.
魏金枝的小说《活路》讲述了一个伪保长改过自新的故事,小说刚发表即引起著名作家许杰的批评,魏金枝随即进行了辩论,阐明了自己的"不是写唯一的英雄"的观点。今天我们回顾其内容,从中研究发现,作品《活路》其成功之处,可谓老作家魏金枝的匠心独运。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小说具有"人性及其灵魂的完美建构";从作品的情节安排方面来看,小说体现了"空白处"的妙用;从叙事角度来看,第一人称叙事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语言方面来看,作者采用方言写作更符合人物身份。《活路》是魏金枝的又一篇乡土小说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说发展至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已从萌芽时期跨入成熟时期,而唐爱情传奇中成功塑造了不少悲剧女性形象,更是其成熟的标志。本文试从悲剧女性形成原因及唐爱情传奇塑造悲剧女性的独创性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周立波反映农村合作化的小说《山乡巨变》发表的当年,即有人对他的创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批评者毫不客气地指出:“《山乡巨变》在人物塑造——特别是新人物的塑造上是有缺陷的”,而且,“在小说中感觉不到那种农民从亲身体验中得出的‘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的迫切要求”。不久,另一位批评者也表达了与此相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的作在街亭之役的描写中,受了英雄传奇小说的某些不良影响,对诸葛亮处处加以歌颂,而对其缺点则千方百计地予以回护,企图把他写得更高大更完美,从而背离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现了一些难以原宥的疏漏和败笔。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与RPG网络游戏文本中的英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RPG游戏塑造英雄与小说文本的不同及其形象内在的置换方式。  相似文献   

19.
也论《飘》的价值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飘》既塑造了赫思嘉等典型.的文学形象,又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美国南方各州广阔的社会生活。这是其所具有的珍贵的文学价值。同时,巧妙的人物关系设计,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腻的心理活动分析,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则是其显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胤 《青年科学》2009,(12):17-17
中国历史悠久,人物众多。既有英雄壮士的慷慨悲歌,又有帝王将相的传奇经历。而有些故事。就像谜一样牵动史学家和大家的兴趣,至今仍有很多人为此废寝忘食地进行考证和研究。现列出中国历史上七大谜一样的悬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