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全长922 m某隧道2号横洞为例,首先运用地质调查法、地震反射波法(TSP)、电磁波法(雷达)、超前钻探法等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手段;对横洞进正洞交叉口段围岩情况进行预判与辨识。基于横洞进主洞原设计方案,对交叉口段初期支护受力进行建模和计算;并结合计算结果对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交叉口段围岩收敛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证明优化后方案可以满足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硐室围岩变形控制的要求,确保了横洞进主洞施工的顺利实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辅助硐室进主洞室的施工技术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十号线光华路站开挖群洞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光华路地铁站的工程和地质条件,运用FLAC3D软件对车站主体浅埋暗挖的五种不同施工顺序的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在相同的地表荷载、固定约束和土体参数的情况下,模拟研究得出车站周围土体应力、塑性区和位移的基本变化规律,并确定群洞效应下开挖顺序的推荐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车站开挖过程中和完成后,破坏区主要集中在中洞与两侧洞之间的区域,即群洞之间部位,并从中洞两侧垂线以45°角向外扩散;(2)中洞的跨度对地表的沉降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群洞而言,先对左右洞室进行开挖可有效地减小开挖中洞的位移变化量;(3)中洞的拱形支撑能有效抑制地表的破坏区,考虑群洞效应时应先保证中洞洞顶部分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隧洞是水工建筑物中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隧洞设计理论日渐完善,计算方法也较全面,对参与设计的隧洞设计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了隧洞洞线的选择及布置以及洞型的选择及洞型尺寸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黄土隧道横洞进入正洞施工的过渡措施,着重对横洞钢架转向施工、横洞与正洞交界处门架的设置、正洞挑顶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水下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水下并行隧道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行洞施工主要影响距离该断面位置前后1.5倍洞径;后行洞施工后,围岩沉降分布形态发生变化,在左右拱顶较大,在两洞之间及两侧较小,即出现了“驼峰”;对于最大主应力,后行洞施工对靠近侧的右边墙影响较大;随着后行洞的施工,渗流影响范围逐渐向后行洞侧扩展,隧道周边渗流量的大小呈现拱顶和仰拱处的大于边墙的,而后行洞和先行洞之间的边墙渗流量大于外侧边墙的渗流量.  相似文献   

6.
薛文海 《山西科技》2013,28(5):60-62
简要介绍了柏叶口水库龙门供水工程概况,分析了石方洞挖爆破试验的目的与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方洞挖爆破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析了人防洞卸荷压力拱存在的条件及其承载力的大小,给出了人防洞荷载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建筑地基中人防洞的几种加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军 《巴州科技》2006,(2):64-68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发电洞事故门井,位于乌鲁瓦提主坝左侧发电洞上平洞进口。顶高程为1967.8m,最大高度为65m,整个竖井为矩型。经过多个方案比较,为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发电,最后选定滑模施工。从施工完毕看,其施工进度快,质量好,外观光滑。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洞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对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内4个研究区域的洞巢进行调查,采集、统计洞巢相关因子,研究左家地区洞巢特征.结果表明:洞巢鸟选择洞巢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树种以白皮柳居多,选用巢址洞口的朝向以南、西南、西为主;洞口倾斜角-30°~0°;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距地、胸径和洞位径等参数差距不大.研究成果可对洞巢资源的利用、洞巢鸟行为等相关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识别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将结构洞理论拓展到模糊社会网络领域,通过计算每个影响因素占据模糊结构洞的个数来判别其重要性.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技术创新的98个影响因素为行动者,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模糊关系,建立模糊技术创新网络.针对模糊社会网络,提出了模糊结构洞的概念,研究了行动者占据模糊结构洞个数的计算方法和模糊结构洞的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模糊技术创新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排在前1~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研究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和产业集群程度,其占据模糊结构洞的个数分别为129,85,21,21和21.模糊技术创新网络的这5个影响因素是其他因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枢纽和中介,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地铁促进路站至春光街站区间45°交叉隧道建设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0°~90°7种不同横通隧道开挖对主隧道的扰动情况;并对主隧道锐角侧与钝角侧地表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交叉角度时隧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横通隧道开挖角度的减少,主隧道锐角侧的变形量逐渐变大,钝角侧的变形量逐渐减少;主隧道锐角侧曲线的波动性较大,钝角侧曲线则相对平缓;主隧道拱顶沉降最大值并非出现在交叉区中点,而是出现在主隧道开挖方向向前一定距离,并偏向横通隧道一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文调查、钻取水文孔、抽水试验等手段评价大梁山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工程1标高外水且涌水量大的地下洞段中超前预注浆施工情况.从超前预注浆施工方案的选择、具体施工工艺和灌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超前预注浆施工在节理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洞段的优越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工程概况,阐述了明洞暗作施工方案及工序,论述了关键施工技术及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计算出微观粒子连续穿过两个方势垒的透射系数.数值计算表明:当入射能量低于两个势垒高度时,介于两个势垒高度时,高于两个势垒高度时,透射系数随两个势垒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均有变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共振透射.最后得出,透射系数随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能量的变化而变化,与两个垒之间的距离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盾构隧道始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95-296,F0003
综合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始发技术在上海地铁二号线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盾构施工始发的技术的组成、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及工艺,并提出了常见问题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详细推导了加设支洞时的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估算公式,该公式不仅考虑了测角量边精度对隧道测量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洞外控制点的精度对隧道测量的影响- 公式推导严密,最后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探究原位扩建既有隧道主洞与竖井交叉段的最优扩建型式,依托南岭隧道原位扩建工程,针对竖井与隧道主洞交叉段的扩建过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研究单侧扩建、双侧扩建型式下围岩变形及应力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考虑竖井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基于太沙基理论提出不同扩建型式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两种扩建型式下围岩的变形速率均在掌子面距竖井与隧道交叉断面1倍洞径以内时较大;单侧扩建使围岩应力释放不均并形成偏压效应,产生较双侧扩建更大的围岩应力;扩建型式的选择对围岩压力的分布影响较大,围岩级别在Ⅲ~Ⅴ级时,围岩压力计算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双侧扩建>太沙基理论>单侧扩建.  相似文献   

19.
为使驾驶员在夜间安全舒适驶入隧道,对驾驶员驾驶车辆从隧道外暗环境驶入隧道内明环境的照明需求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了夜间隧道入口段由暗到明的光环境变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设计不同运行速度情况下的目标物视认试验,采集了隧道的光环境信息、驾驶员的视认信息与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建立了视认距离与隧道内外亮度差的关系模型,计算出不同设计速度下夜间隧道入口段的亮度差阈值.   相似文献   

20.
以南岭铁路隧道原位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弦式钻孔应力计监测隧道扩挖过程中围岩环向应力的变化.建立主洞与竖井交叉段扩挖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监测数据与模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采用全断面法扩挖时围岩变形及应力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扩挖方法和循环进尺对扩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挖过程中,交叉点主洞拱脚和边墙的围岩环向应力表现为应力释放,通风竖井破坏了主洞的成拱效应;竖井与主洞交叉点相比于非交叉点,扩挖后隧道水平位移增大47.5%,隧道竖向位移增大29.3%,拱顶围岩应力由压应力转化为拉应力;采用全断面法扩挖对围岩的二次扰动程度更低,减小循环进尺也可有效提高扩挖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