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少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从许多的成功和失败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努力。这里我只想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点粗浅的体会,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少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家长的要求,而不得不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许多科学发明家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原因之一,就是对某…  相似文献   

2.
小学时期是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时期。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诸多帮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意义深远。本篇文章即尝试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全面开发学生的各项非智力因素,以推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和身心素质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王平 《奇闻怪事》2007,(4):94-97
二十世纪末,大量研究对合作学习的效应做了探讨,其中支持合作学习方式优于个体学习方式的居多,合作学习的认知心理研究也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探讨语文教学中符合一般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特点,研究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如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并就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教学原理、教学设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4.
刘继娜 《科技信息》2009,(11):195-19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主体意识,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满足学习者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价值取向,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怎么处理这方面的矛盾呢?认清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位,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们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知道这一名言的人也一定同意这一观点。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课堂兴趣化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该文从营造课堂气氛、运用幽默的语言、巧设疑问.设置情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课外阅读以及体验成功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影响持续性很长,因此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中学语文一直将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因为学习兴趣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理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赵刚 《奇闻怪事》2006,(10):32-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资源,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对当前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就要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并对研究性语文教学加以深入理解、认真领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自然界、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课堂,但更要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课本走进生活,养成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走进生活,做个有心人,就能随处感受到活生生的语文存在。如何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新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以为,若能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空间,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就会更加多姿多彩了。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主课之首,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如果说,学生对数理化的态度是“又恨又爱”的话,那么,对语文课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再由于语文在中考中拉分不明显,相对理科讲,学校领导对语文学科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语文学科似乎是被学生、领导遗忘的角落。“带着镣铐跳舞”形象地道出了语文教师教学的苦衷。所以,语文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语文的学习还是一个值得一提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研究方法,强调主体性教学,通过设立主体性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及规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激发起浓厚的兴趣,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生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强大动力,那么,这样的学习过程必然是充满热情充满活力的,令人身心愉悦的快乐之旅,这样的学习效果也必然是扎实有效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激发和导引,以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地焕发出活力和朝气。  相似文献   

15.
李爽 《科技信息》2010,(23):195-195,193
网络是当今社会非常普及的信息平台。网络上有大量对语文教学有帮助的信息。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查阅、整理、利用有助于语文教与学的信息,不仅有助于学生免于沉迷于不良信息网络,更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物理空间,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给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无论怎样变革,老师们仍然无法放心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像妈妈看护着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以致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只能是有其名而少其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边美珍 《科技资讯》2006,(16):111-1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个伟人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了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发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有三:一是高等院校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搞好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双管齐下;二是建设一套以课评议为重点,配以落实双基训练的,可自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现代化的教材;三是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法,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历史和语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学习为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能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学习与语文的整合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和考核的一个发展趋势。笔者从历史学习与语文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的方法两方面入手,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的探究,是对历史教学从另一个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课改下的语文趣味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宁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57-15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肢解讲授方法已经与新课改格格不入,多元化的教学,依据学习的主体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必需。本论述是根据所授学生实际,通过近些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用比较生动的方法总结了几方面提高语文趣味性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认知,使其主动接收知识,培养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