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敬字信仰是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一种信仰形式。迄今祖国大陆从文献资料出发研究敬字信仰的成果尚属空白。宝岛台湾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迭见,但研究的区域范围局限于台湾地区。笔者自去年以来通过在福建客家地区广泛的田野调查,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到相当数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印证了台湾学者提出的台湾敬字信仰来源于祖国大陆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峡两岸敬字信仰渊源关系问题研究的资料空白,为证明海峡两岸敬字信仰的渊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及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妈祖信仰从起源地向台湾传播的原因与过程,并阐述了海峡两岸缠结在这一神缘纽带上深厚的地缘、血缘、业缘等诸多向心力量,以论证在妈祖信仰的表象之下,呈现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同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祖国大陆和台湾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状况为切入点,分析两岸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共同点和差异,旨在使海峡两岸图书馆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我们民族的图书馆事业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4.
闽西和台湾客家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台湾民间信仰中诸多神灵都是早期赴台的闽西客家人从原乡携去的.但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发生明显的变异.本文试图探讨闽西和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关系及其发生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增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笔者先后三次赴台访问,通过以医会友,有机会与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台湾中国中医药学院、台湾中医药研究所、台湾省中医师公会、针灸学会、明通医药杂志.台南市卫生局、台湾省制药同业工会、台湾成功大学及医院、厂商、诊所等各界中医药人士广泛接触交流,深感台湾中医药不但与祖国大陆同宗同脉,两岸同仁共同弘扬国粹的愿望尤为强烈,传统文化不仅密切了两岸关系,缩短了彼此距离,而且中医药这个话题,竟成为不同团体、不同学术组织,甚至不同政见同胞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的族群记载以及田野访谈得知,粤东地区是台湾地区客家人的主要原乡。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粤台两地客家人对彼此的血脉联系和文化渊源并没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这不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参考学术界已有成果,并结合笔者在粤台两地的田野实践,本文从移民史的角度探讨粤台两地客家人的血脉联系,同时从宗族、建筑、民俗、民间信仰、语言等角度阐释粤台两地客家人深刻的文化渊源,试图对粤台两地客家人及其文化的源流关系获得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SW0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方法,分析了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源流、资金及市场优势;分析了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产品及合作劣势;论述了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交通发展和旅游发展机遇以及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国内和国际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8.
从闽西出土的古文物、汀州天后宫、定光古佛寺庙、姓氏祖墓宗祠、李友邦及台湾义勇总队活动遗迹等方面,论证闽西与台湾有关方面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陆卓宁主编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2006年5月在民族出版社出版。20世纪的台湾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其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对抗强权、文化坚守、民族回归的文学精神,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用通俗的文笔系统而客观、全面而简约地介绍了20世纪(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台湾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多元的风貌以及与祖国大陆文学的渊源关系。内容丰富、脉络清楚,呈现出一幅20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全景式图案。定价:20元。(唐海琴,巴音)《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出版@唐海琴 @巴音…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坚冰的解冻,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从隐蔽走向公开,从非法走向合法。今天,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对象,也是台湾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汹涌澎湃的台海经济浪潮中,台商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他们,架起了两岸沟通的桥梁,成为维护两岸关系良性互动与发展的稳定力量。寻根,让台商来到大陆。2300万台湾人中大部分祖籍福建,海峡两岸地缘相近,血脉相通,同文同种,台语与大陆闽语完全相同。两岸的血脉亲情岂是狭窄的台湾海峡能阻隔的?今天的台商,实现了他们及其父辈们回家的愿望,圆了建设家乡的梦想。碧海连心,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