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价电厂锅炉系统能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工程实践的技术经济性角度出发,以锅炉系统能效为一级目标层,选取了关于燃料水平、设备水平和运行状况作为二级准则层,并将具体影响因素归类整理为三级指标层.分析各因素值变化对系统能效的指向性影响,确定隶属度函数,通过专家组评议求得权重向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锅炉系统能效模糊综合评判体系.该体系可对锅炉系统能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某层面的能效利用现状,为后续优化指明方向,也可用于机组间的竞赛对比.  相似文献   

2.
徐勇 《科技资讯》2009,(32):141-142
针对企业能效综合评价中涉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和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通过采用熵权对企业能效各评价指标赋权,提高了权重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的和可性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政府能源监管角度,综合分析了目前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构建了以安全可靠、供需平衡、节能减排和经济高效为关键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和综合权重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级指标权重及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可以实现对区域电网新能源发展综合能效进行评估。对我国西部某省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新能源开发建设在低压配电等环节存在不足,对提高节能减排综合能效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构造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即属性集)。为应对不确定信息和增加决策的科学性,采用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由专家用区间不确定语言给出方案属性值的定性判断。为得到最优的综合方案,同时考虑属性间的交互作用,利用非可加测度及GS-IVIULCA算子来计算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属性权重由信息熵与Shapley函数确定。当专家及属性权重不确定时,分别建立了专家集与属性集上的最优模糊测度模型。基于此,给出了在信息不确定环境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方案选择的一个新评价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来验证所给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是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体系 ,应当从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多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文章提供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即以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为框架 ,采用层次分析法 ( AHP)确定方案影响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 ,结合模糊决策中的无条件模糊优越集合理论建立模型。用此模型对某市公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提出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分析讨论了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征询了国家科技部与期刊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 ,引入科学计量学指标并建立了新的科技期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期刊评价问题进行讨论 ,利用两两比较思想求出各评价因素指标的权重 ,以便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科技期刊评价进行了试算 .试图对正在探索中的科技期刊评价起到一种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标打击排序是作战指挥决策中的重要问题,对作战效果影响较大.分析了作战过程中影响目标排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典型目标排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模型中的权重,利用专家知识评估目标排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目标打击顺序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计算简便,是打击目标排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定量评价的多因素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和白化权函数的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定量评价的方法;首先分析影响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大学生自学能力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引入最优传递矩阵,使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从而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再次构建基于白化权函数的数学自学能力评价模型,建立白化权函数,求出各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重矩阵;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综合评价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表明:此模型减少了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能够高效地定量评价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空区地表建筑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采空区地表建筑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采空区地表新建建筑地基稳定性的诸多影响因素,确定了评价因子,给出了主要因素的隶属度确定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评价目标的判断矩阵,合理地分配了各因素的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综合评价指数与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级别的对应关系. 应用三个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Fuzzy变换与Fuzzy积分,运用多因素Fuzzy最优决策方法建立了油田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优化模型,并在科学分析,充分挖掘影响油田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油田内部经济效益进行了Fuzzy最佳综合评价动态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油田经济效益与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扭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火电厂厂址选择的特点,从地理影响因素、技术影响因素、经济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火电厂选址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实例验证表明,相比传统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厂址优化决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复杂,传统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难以客观评估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影响因素的权重,构建了基于关联度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引入综合权重修正矩阵,从信息偏差、一致性和信息熵三个方面对可持续性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优化,并以实际项目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评价模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可持续性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影响尾矿库溃坝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作用、彼此耦合,因此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尾矿库安全影响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各相应层次判断矩阵,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求得各因素的权重.将变权综合分析法引入到层次分析法中.构建均衡函数并通过均衡系数α来进一步优化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取值.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同时分析了单一因素改变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综合分析变权评价与常权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变权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特别是当指标参数差时,变权评价可以显著降低评分.  相似文献   

15.
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对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以及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根据汽车平顺性的3个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一个汽车平顺性评价体系.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它们的主观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能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它们的客观权重;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与性能统计数据计算汽车平顺性的评价值.该评价体系以逐次淘汰的方式求优,通过最小的评价值与最优的汽车平顺性相对应的方式评选出最优的悬架参数方案,该体系便于计算机编程使用.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 Fuzzy变换与 Fuzzy积分 ,运用多因素 Fuzzy最优决策方法建立了油田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优化模型 ,并在科学分析、充分挖掘影响油田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对油田内部经济效益进行了 Fuzzy最佳综合评价动态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油田经济效益与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决策依据与分析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立体交叉方案的多层次灰色理论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运用多层次灰色理论的方法,对可比性方案通过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通过对立交方案因素指标分层及参考数据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层指标相对权重进行了确定和检验。借助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立交方案的综合关联度。根据关联度越大排序越前的原则,确定出最优方案。工程实例表明,多层次灰色理论应用于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简单易行,且考虑了各因素的相关影响,结论更符舍实际。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权重信息不能完全被确定.提出了对于属性值以模糊区间数这种不确定形式给出,着重以“人”、“车”、“路”中的“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模糊区间综合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判断矩阵,并利用模糊区间综合评判模型得到了一种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综合扩大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量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预算定额编制过程中的综合扩大影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根据误差理论建立影响因素量化模型,并在专家对影响因素权重打分的基础上量化影响因素,为处理预算定额编制过程中的综合扩大影响因素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主换热器是铅基反应堆的关键热传输部件,直接影响反应堆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以液态铅铋冷却自然循环反应堆的管壳式主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从换热管长度L、外径do、壁厚c、管间距P这4方面对换热器进行热工水力分析研究,并采用JF因子对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贡献比CR及平均信噪比SN评价因子得到最优的结构参数组合A1B2C1D2.研究表明,管长L对换热器性能影响最大,而管间距P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