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智能建筑物内含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系统等,这些电子设备很容易因雷击而遭破坏,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系统的介绍了防雷设计,从电磁兼容三要素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防雷装置和措施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传统防雷的改进措施和如何提高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舰船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是舰船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电磁干扰产生的原理出发,详细阐述分析了舰船电子设备干扰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讨论了各系统的电碰兼容问题,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为舰船电磁兼容设计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系统灵敏度,其建设及运行过程将引入各类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有效控制是射电望远镜科学产出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射电天文台址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分析了现有射电天文领域及其他领域电子设备的主要电磁兼容评估标准及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提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电磁兼容控制方法,涉及台址电子设备所在位置干扰电平限值量化方法、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测量方法和测量要求、屏蔽效能测量方法及测量要求、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控制流程等.该电磁兼容控制方法计划应用于新疆奇台拟建的110 m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Qi Tai Radio Telescope, QTT),确保QTT拥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系统设备应用越来越多,而内部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电子设备中采取合理、有效的电磁兼容设计措施尤为重要。通过对系统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中合理接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设备在防雷技术中采用独立接地方法所出现的弊端,提出了从接地体的选用、降低接地电阻的大小以及合适的接地方式三个方面,解决合理接地的问题,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雷电的基本特性及基层部门电子设备的现状,指出不规范的接地方式是诱发雷电灾害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供电系统和网络与通讯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易实施且效果良好的防范雷电袭击的基本时策,以提高防雷的安全系数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电子设备在机箱选材、孔洞和缝隙的处理等环节容易出现的电磁泄漏,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屏蔽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恶劣的电磁环境和航天发射任务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充分运用各种EMC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运载火箭多路信号测试处理系统。阐述了系统EMC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设计初期从电源供电、信号隔离、PCB设计和滤波等方面所采取的EMC设计措施,对航天电子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进入了社会各领域,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电气和电子设备应用而产生的电磁骚扰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例如,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以及电能消耗量的加大,不必要的电磁能量也随之加大,由此将伴随产生大系统的误动作;又如微波及超高压输电线的日益扩展,将对人类及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汽车数量的增加将使城市杂波加大等;而家用电器的运用,更使这些设备遍及千家万户,用电设备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空间电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急需对电磁兼容知识宣传普及,同时研究开发电磁兼容新技术,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便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同时,仍能确保社会生产生活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设备的急剧增加,使得电磁环境日趋恶化,产生了新型的环境污染——电磁污染。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各种电子设备的最大发射电平限值,但另外一方面,电子设备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电磁环境影响机载导航设备对飞机引导的前提下,分析了机载导航设备工作的电磁环境,找出主要电磁干扰源及耦合途径,依据电磁兼容相关理论知识,针对不同干扰源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该方法对于其他电子设备与系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就是采用先进的电子、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建成的。本文介绍了新立城水库安全监控系统结构,雷电干扰的特性及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炜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4-94,96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围绕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汽车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干扰的危害,简介了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介绍了一些主要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本文的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子设备中电磁干扰的来源,阐述了电磁兼容中的屏蔽技术的机理和分类.  相似文献   

16.
电磁兼容实验和实际电子设备中存在较多的线板结构,而电子设备的低频(30~200 MHz)电磁辐射发射主要通过这种结构辐射出去。因此,通过美军标MIL-STD-461F实验对这种线板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全波电磁仿真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线板结构参数对电磁辐射结果的影响。首先仿真了双锥天线及其天线系数并与校准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然后仿真了天线处于不同极化方式时,线缆距离金属板的高度和线缆长度等参数对辐射发射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有助于电磁兼容工程师更好的理解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水平,进而更好地进行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张海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44-44,63
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关于抗电磁干扰(EMI)影响的学科。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然导致它们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电平的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在电磁环境(EME)中工作。因此,必须解决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配备电子设备的单位如何做好防雷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及地阻测量、日常维护和管理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标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以现有电磁兼容测试设备为基础,建立了适用范围广泛的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该平台可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利用该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对电子系统中常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说明该预测试平台的功能,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时磊  葛跃进 《科技信息》2011,(12):385-385,387
本文通过某一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介绍了如何进行机箱壳体电磁屏蔽、电源滤波、设备内部走线等设计过程,以达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