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是对遗传种质在不平衡环境下利用混合线性模型方程对育种值进行无偏预测,可有效估算与剔除环境效应,反映真实遗传效应,有较高精确性。应用BLUP方法估算育种值用于改良代亲本选择,对于青海云杉的遗传改良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研究在对13 a和14 a的两批青海云杉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树高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结果表明家系及家系和区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树高。两批青海云杉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7和0.36,单株遗传力均为0.07。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BLUP方法估算家系亲本无性系树高育种值和真实树高、单株树高预测值和真实值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86。根据家系亲本无性系育种值选出20个优良家系,根据优良家系后向选择母本无性系建立改良种子园的树高现实遗传增益分别为36%和26%。根据单株树高育种值采用配合选择方法从两批家系试验林各选出20个改良代优树,根据前向选择子代优良单株的树高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7.6%和7.9%。【结论】对比后向选择和前向选择树高的遗传增益发现,青海云杉高世代育种中可优先后向选择,选择优良家系母本无性系建立1.5代改良代种子园。  相似文献   

2.
辐射诱变育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方法技术、诱变手段、突变体筛选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已成为种质资源创新、挖掘新基因和培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辐射诱变育种中诱变剂量、突变体类型及主要的突变体选择方法,并对比了各种突变体选择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植物诱变育种的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香蕉枯萎病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孢菌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对香蕉生产往往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些研究进展,笔者从香蕉枯萎病的分布和危害,香蕉抗枯萎病的机理,以及香蕉的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香蕉的芽变选择育种、组培突变体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毒素筛选育种、体细胞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及其成就,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抗源选择是抗病育种的关键。野生和种间抗源的利用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烟草抗病育种的重要途径。体细胞杂交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不仅丰富了烟草抗源的变异来源,而且使这些抗源易于操作和利用。配子体单克隆系变异与加倍单倍体的产生程序,以单倍体作为育种选择单位的技术,不仅选育出了含有新的抗病种质的品种(系),而且改进了抗病育种方法、并改变了抗病育种策略。新的抗病基因变异源的利用,对抗病性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同时改良,是今后烟草抗病育种必须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植物育种项目包括两方面的重要工作,首先是确定育种材料中是否存在有用的遗传变异,其次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把目标基因转移到品种中。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育种。选择是指在一个群体中选择符合需要的基因型,它是育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传统育种中,选择的依据通常是表现型,从表现型推断基因型。表型选择对寡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较为有效,而时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则效率不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提供了可能。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应用研究,讨论了MAS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家禽育种工作中应用遗传标记的方法,对某些生化指标进行遗传分析,可以用于早期或间接选择,以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遗传进展,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克服限性性状和某些活体难以测定的性状.对蛋禽进行生化遗传标记育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万丽 《科技信息》2006,(10):350
植物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利用基因工程育种。选择是指在一个群体中选择符合需要的基因型,它是育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育种是从表现型推断基因型。表现型选择对寡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较为有效,而对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则效率不高。随着基因相关研究的深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提供了可能。本文阐述了MAS的应用研究,讨论了MAS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用正交与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法提高籼稻花药培养成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育种工作中,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又称花粉培养)把杂种的花粉诱导成单倍体植株进行育种,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照片1、2、3、4)这种方法与各种育种途径(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远缘杂交、理化诱变等)结合,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因此,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 1995~1998 年的小麦花药培养育种的试验数据,发现花培后代在株高、千粒重性状方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存在着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从上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可以推测下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从而为花培育种进行后代选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育种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全基因组选择是21世纪动植物育种的一种重要的选择策略,其核心就是全基因组预测,即基于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多样性分子标记来对育种值进行预测,为个体的选择提供依据.但目前提出的大多数全基因组预测方法都涉及到相当复杂的算法并要求使用者具备熟练的编程能力,因此很少在实际育种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统计软件JMP在水稻全基因组预测中的应用做了探索研究,利用其中的两种正则化回归方法(Lasso和岭回归)预测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育种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这些性状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但Lasso优于岭回归,预测效果因性状不同也有差异,4个性状预测效果的次序为:千粒重分蘖数单株谷粒数产量.鉴于JMP软件的强大的分析能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可操作性,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育种工作者在选择应用全基因组预测的分析工具方面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育种在海洋贝类养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良种化养殖是未来贝类养殖的基本方向.本文主要根据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了海洋养殖贝类的群体遗传学、贝类染色体组操作技术、杂交和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功能基因及其育种辅助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和QTL定位、贝类遗传育种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贝类育种研究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层次分析与功效函数,提出了一种构造多目标综合育种选择指数的新方法,并以油菜的品系选择为例,构造了油菜育种选择指数,预测效果,连优与育种方向,该方法较各种多元分析与通径分析更为适合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13.
】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5~1998年的小麦花药培养育种的试验数据,发现花培后代在株高、千粒重性状方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存在着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从上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可以推测下一代的株高或千粒重,从而为花培育种进行后代选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育种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杂交选择育种法的各种缺点日益明显,而分子育种技术却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的趋势和主流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是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内容,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水稻分子育种注入新的活力.从产量、品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水稻分子育种的生物学基础,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水稻分子育种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分子育种是指利用与性状相关的DNA标记进行选育,也称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育种,广义上还包括基因工程育种和基因组学辅助育种。林木分子育种为早期选择和加速育种提供了极具潜力的高效手段。笔者对林木分子育种研究的基因组学信息资源进行了进展综述和前景展望。近30年来,林木分子标记技术从早期的低通量方法发展到目前基于微阵列芯片和新一代测序的高通量技术,如测序分型、转录组测序、重测序、扩增子测序和外显子组测序等,并广泛用于连锁作图、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等林木性状相关的DNA变异检测研究。随着2006年毛果杨基因组序列的发表,已有50余个树种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基于连锁作图和关联研究检测了林木10余个属生长、材性和抗逆及非木质产品品质等性状相关的大量基因组位点,主要趋势表现为:① 表型广泛,涵盖经济性状、生理指标和代谢成分等;②标记数量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覆盖全基因组;③转录组和降解组等多组学的分子变异开始应用;④ 利用大群体以提高位点检测的精度;⑤ 重视环境的影响,大田试验设置多个地点,解析QTL与环境、年份的互作效应;⑥ 结合参考基因组序列和/或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挖掘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建立了桉属、松属和云杉属等主要造林树种的基因组选择模型。此外,积累了泛基因组、相关软件和算法、功能基因、基因组编辑技术及网站和数据库等其他信息资源。林木分子育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① 如何获得稳定性好的性状相关基因组位点和基因组选择(GS)模型;② 缺乏自动化、无损和高通量的表型测定技术;③对大基因组的针叶树和一些多倍体树种,仍难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④ 标记辅助选择增加了常规育种之外的费用,且存在不确定性;⑤多数树种的加速育种仍较困难。后基因组时代的林木分子育种将有效结合到常规育种程序中,显著促进遗传增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科技界声音     
正建设海绵城市,必须首先精心疏浚城市内外部水域系统,使其形成一个完整水系。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控制雨水径流、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才是破解城市内涝的根本所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光明日报》[2016-07-12]转基因技术只是整个农业育种技术的一个新的方法、新的发展,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育种方法,如传统的杂交、分子标记育种、选择育种等方法,但目前这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拟高粱单株农艺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看出,拟高粱农艺性状辅助选择育种中,分蘖数、株高作为拟高粱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茎粗是较合理的单株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技术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因工程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甘蔗育种,品种改良上正逐渐显示出常规育种无与伦比的优势,综合阐述近几年来甘蔗遗传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和使用的抗性基因等方面,并对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海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育种在海洋贝类养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良种化养殖是未来贝类养殖的基本方向.本文主要根据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了海洋养殖贝类的群体遗传学、贝类染色体组操作技术、杂交和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功能基因及其育种辅助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和QTL定位、贝类遗传育种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贝类育种研究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