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星往事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将他那架简陋原始的望远镜对准了木星,他看到木星旁边有三个亮点,两个在木星的一边,另一个在木星的另一边,这三个亮点总是在木星的周围运动,过了几天,伽利略发现了第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3.
正还记得科幻电影里的"读心术"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已不再遥不可及。也许过不了太久,我们只需一个念头,就能控制电子设备。蒂姆忐忑不安地坐在电脑屏幕前,他头戴一顶布满电极的"泳帽",帽子通过一根长长的电缆连接到电脑上。蒂姆是一名科学记者,他来到这里是想要体验这种高科技"读心术"。两位科学家操作着机器,准备"读取"  相似文献   

4.
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了这句话,他笑着说:“它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  相似文献   

5.
木星新卫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位学生在工作中发现了木星的又一颗卫星.这是已确认的木星第14颗卫星,它是在“旅行者”2号于1979年7月8日所拍摄的木星环的照片上被发现的,当时该飞行器离木星约为128万公里. 这颗木星新卫星绕木星运行的轨道正好处在木星环的外缘,离木星云层顶约57800公里,轨道面和木星环面重合,绕木星运行的周期为7小时8分钟,轨道运行的线速度达每秒30公里,为太阳系中已知卫星速度之冠. 初步估计它的直径约为20~40公里.由于它的反照率只有大约0.05,故它的表面不可能由冰构成.  相似文献   

6.
个体代价     
生物圈4号里本来没有自然的季节,因此星河就更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会选中一个阴霾的天气——春暖花开的日子过腻了吗? 接待星河的是4号圈的最高负责人,大家一般都称呼他为“头儿”,只有星河称他为“4头儿”。他热情地端茶点烟。星河伸手接了过来,放在一边。 “什么时候的事?” “前天。每月例行点数,结果发现少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比例类似太阳大气。在木星中心则有一个主要由铁和硅构成的固体核(那里的温度可达30 000°K),这个核心称木星核。核的外面是以氢为主要元素组成的厚层,称为木星幔。它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压力达300万个大气压以上,温度为11 000°K。高温高压使氢分子离解为独立的原子,高压又使氢处于液态金属氢状态。这一层从核向外延伸到46 000千米处;第二层延伸到70 000千米处,由液态分子氢构成。大气在这层之上再延伸1 000千米,直到云层。“根据木星的结构特点,我们可将木星具有岩体结构的木卫一劈开,将其中心挖空,制成一个口径为3 600  相似文献   

8.
吴权 《科学24小时》2004,(12):35-36
心理咨询室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会不断重复以下的自问自答:“以我的能力,能应付眼前的困难吗?”“我行吗?”“我可以完成吗?”,或者是“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我这么做合算吗?”然而每次我总是这样回答自己:“我完成不了”,“我恐怕不行”……老师,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不比别的同学笨,能力也不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事实是无论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我总是比其他同学差一截。比如说,在今年的夏令营活动时,有一个寻宝游戏,同学们都满载而归,只有我两手空空。我总是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完不成;每一次的考试…  相似文献   

9.
1979年4月14日晚7点半,日本电视台播出了一个特别节目“系川先生的电脑诊断”。节目开场时解说员说:“您知道‘1997年7月’这句可怕的话吗?……您还知道‘恐怖大王从天而降’这句可怕的话吗?这都是16世纪法国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留下的恐怖预言诗。这难道是真的吗?难道不是吓人的胡言乱语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请原东京大学教授系川英夫先生运用高速电脑把输入的各种科学数据进行处理,看看1997年7月会发生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0.
1977年美国先后发射了两艘“旅行者”(Voyager)宇宙飞船,它们的任务是对太阳系的主要外行星进行前所来有的最详细的考察。“旅行者”1号于1979年3月与木星系相遇,离开木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0,000公里。在相遇过  相似文献   

11.
你、我、他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对于今天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对于明天我们陌生的又不能再陌生。当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充满无边无际的幻想时,大人们会哈哈捧腹大笑。笑过之后,不知是哪一天,那幻想却神奇般地出现了。 一位加利福尼亚科学家曾递给记者一个色红得象消防车的外壳、汁多得象8月硕果一样的西红柿,记者咬了一口,一股甜津津的味道直沁沛腑,就象炎夏吃了一口冰镇西瓜……你还记得吗?几年前居民的菜篮里的西红柿却象粉红色小圆石头一般。 这是生物技术推出的首批“原子弹产品”。生物技术是一门将给农业带来根本性变革的新科学,除味道甜美的西红柿外,农民们还有望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三则     
你认识比尔吗警察拦住了一辆违章行驶的小轿车并取出罚款单。司机傲慢地对警察说:“先生,在你提笔之前,我想,你应该知道,我认识市长怀特先生,他是我爸爸的朋友。”警察没有理他,掏出笔埋头在罚款单上写着。司机又说:“我还认识警察局长约翰逊先生,他也是我朋友的爸爸。”警察继续写着。“你还应该知道,我认识……”警察一边把罚款单递给他,一边礼貌地打断了他的话:“请你告诉我,先生,你认识比尔吗?”“哦,比尔?不认识。我干嘛要认识他?”“我想,你也应该认识一下——比尔。他就是站在你面前给你递罚款单的人。”(王同翠)算命算命先生:你这个…  相似文献   

13.
<正>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我们每天都会和许多人发生联系,不免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爸妈总是提起成绩优异的表姐,是觉得我不够好吗?”“我自认为表现不错,但老师没有选我当班干部,是不喜欢我吗?”“同桌今天讲话语气不好,是我哪里惹到他了吗?”……在将他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后,  相似文献   

14.
1610年,伽利略通过他的第一架原始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阿奥(Io)、欧罗巴(Europa)、加纳梅特(Ganymede)和卡利斯多(Callisto)。这项惊人的发现震撼了世界,成为科学探险史上新的里程碑。长期以来,人们梦幻着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越过浓密的大气屏障,到星际世界去漫游。空间时代的到来,终于使梦幻变成了现实。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那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到木星去考察,这就是“旅行者”飞船的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失败与不稳定之间的总相关数(在世界上的62个国家里)为0.50。”——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教授S·亨廷顿“这是十足的废话。亨廷顿是怎样测定诸如社会失败这类事情的呢?他有社会失败计量器吗?我反对科学院将那些只不过是政治见解的东西确认为科学”。——耶鲁大学教学教授S·朗格“对于想把自己的辩论置于20年前的闲谈基础上的朗格的科学标准能说什么呢?”……“一种怪诞的偏见”……“一个疯子……”。——评论朗格的攻击的其他学者  相似文献   

16.
魏明 《大自然探索》2003,(11):30-37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巨大的岩石曾频繁地撞击包括地球在内的很多行星。然而,人类却从未亲眼目睹过这样的撞击——直到地球的邻居木星最近一次遭到彗星“轰炸”。这样的“轰炸”还会在地球上发生吗?  相似文献   

17.
“违反常识”的科学不少人把“常识”当作“科学”的同义词,他们认为某事物是不科学时,就指责说“这是违反常识的”. 违反常识就是违反科学吗?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后,揭示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规律.可是人类的传宗接代,从来就是父生子、子传孙,难道有谁的祖父是猴子不成?当时的宗教势力就是这样讥讽达尔文主义的.即使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宣称什么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也未免有点“连起码的常识也不顾了”.曾几何时,“从猿到人”已经成为普通人的常识了,谁要在今天还怀疑这个真理,那么,连小学生都会对他嗤之以鼻. 在麦哲伦完成他的环球航行,从而证实地球是球形之前,人们的常识是“天圆地方”、地球只能是平坦的一片,人才能站得稳;地球如果是球形的话,那么,在另一边的人不要掉下去了吗?然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左肾和右肾有区别吗?取出一只肾脏后,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一只肾真的够用吗?面对肾移植手术,人们总是充满了各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从肾病治疗的发展说起吧……1911年的冬天,美国巴尔的摩市一家医院里,年轻的艾贝尔医生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刚刚死于尿毒症的病人告别。"别难过了,这是不治之症。我见得多了……"另一位年长的医生安慰说。艾贝尔当然明白他说的是实话。  相似文献   

19.
要说蜣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提到它们的俗名——屎壳郎.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些“大自然清道夫”的“臭”名早已名扬天下.在澳大利亚的“业绩”也已深入人心,《昆虫记》中细致入微的“表演”不知吸引了多少人……那么,你们听说过不推粪球的蜣螂么?吃过用蜣螂制成的中药吗?到过北京的“屎壳郎”胡同吗?  相似文献   

20.
谜环     
伽利略是历史上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他曾有过许多重大的天文发现。他用很原始的自制望远镜,发现了环绕木星运行的那些新世界——木星的一系列卫星,观测了太阳被木星覆盖时所形成的“掩星” 现象;还探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