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郭立平 《科技信息》2009,(22):I0298-I0299
重庆是一座山城,地形是高底不平的,随着地形的高差,挡墙是用的很多的,一般的重力式挡墙,墙体一般采用毛石砌体或毛石混凝土。这类挡墙一般都是在8米以下,更高的护坡一般采用锚杆挡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在挡墙位移至极限主动状态下的土体受力与变形形态,通过改变埋设筋材层数、筋材强度和间距、筋材与挡墙连接方式、筋材长度及挡墙位移模式,对挡墙做了6种工况的模型试验,进行了挡墙进入极限主动状态所需最大位移量、墙内竖向土压力、靠近墙面板处水平土压力、墙顶竖向位移及筋材拉伸应变等分布规律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可以提高挡墙达到极限主动状态所需最大位移量,减小静止状态及主动状态下靠近墙面板处土压力;挡墙进入极限主动状态时,靠近墙面板处填土表面相对沉降较大;挡墙位移对筋材应变影响很小;靠近墙面板处竖向土压力衰减量与埋深正相关,平动模式衰减量最大.加载点下竖向土压力增大量与埋深负相关.在重力式加筋土挡墙上部与底部提高筋材强度及埋设筋材层数,靠近墙面板处提高埋设筋材层数或筋材强度并将筋材与挡墙连接,结构中下部适当减少筋材长度,相比普通重力式挡墙可提高挡墙抗倾覆滑移能力,增强挡墙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挡墙稳定性分析中多假定墙后回填土为饱和土,忽略了吸应力效应对挡墙滑动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失真. 鉴于此,在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非饱和土的功能平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能量法提出了一种挡墙-非饱和土系统抗滑移上限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 通过对比OptumG2数值软件和已有理论方法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探讨了土体剪切强度、进气值和渗流量等主要参数对挡墙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1)相比砂土,吸应力对黏土挡墙稳定性影响更大,而相比黏土,砂土中黏聚力变化对墙土系统稳定性更为敏感;2)随着进气值增加,吸应力对墙土系统稳定性的贡献减少,最终趋于恒定,且吸应力对于高度较低的挡墙影响更明显;3)相比无吸力情况,考虑吸力作用的稳定性系数更大,不同渗流量对墙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大小为:蒸发>静水>入渗,且渗流量对黏土和粉土挡墙稳定性影响最大,黄土次之,砂土最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的加筋挡墙临界高度预测方法,通过30组挡墙离心模型试验数据以及组足尺试验数据样本的训练与学习,建立了可用于加筋挡墙高度预测的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模型,采用4组挡墙离心模型试验数据和1组足尺试验数据,共5组样本作为检验样本对网络预测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网络的学习是成功的,同时网络能较好地适应本特定问题,推广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5.
加筋土加挡墙是利用加筋土与挡墙技术修建的复核支挡设施。加筋土利用钢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从而迟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片石挡墙加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在空中完成挡墙钻孔及喷射砼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7.
侯保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65-2868
通过对南京市内金川河河道挡墙的调查,归纳总结出全程河道挡墙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运用断裂力学分析计算挡墙裂缝的强度因子,从而为评价河道挡墙裂缝的稳定性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挡墙裂缝是影响挡墙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凝土结构双向板理论,建立钢混充填挡墙配筋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充填挡墙配筋数量与充填体强度及充填挡墙厚度的关系式。以金川二矿区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充填体强度和充填挡墙厚度与充填挡墙配筋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填挡墙尺寸一定的前提下,充填挡墙的厚度随着充填体强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当充填挡墙尺寸和充填体强度一定的前提下,充填挡墙的配筋数量与充填挡墙的厚度呈二项式相关,当充填挡墙尺寸和充填挡墙厚度一定的前提下,充填挡墙的配筋数量与充填体强度呈线性相关。最终得到充填体强度与充填挡墙配筋数量的理论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扶壁式加筋复合挡墙变形规律和受力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心机模型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海某高填土工程中扶壁式挡墙与包裹式土工格栅组合的复合挡墙变形规律和受力机理.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小,能较好地控制高填土水平位移.在离心机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3D计算了复合挡墙的水平土压力,并与同尺寸和参数条件下的纯加筋挡墙、纯扶壁式挡墙的水平位移和水平土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挡墙中扶壁式挡墙能有效地控制水平位移,包裹式土工格栅分担大部分水平土压力.该研究为高填土复合挡墙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管桩基础的重力式码头挡墙抗滑移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重力式码头挡墙下采用了刚性桩基础,此类挡墙的侧向抗滑工作机理与传统的重力式挡墙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桩基的重力式挡墙抗滑移设计缺乏成熟的计算方法.文中通过对挡墙基础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刚性桩基础侧向承载力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采用桩基的重力式挡墙抗滑移计算方法.结合某一软土地基重力式码头前沿挡墙的实例分析,详述了此类挡墙抗滑移设计计算过程,并与传统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某山地的台阶式三级加筋土高挡墙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挡墙土体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挡墙潜在滑裂面和稳定系数.研究表明:随着挡墙高度的增大,位移具有增大的趋势;"L"型基础可抑制土体的位移;三级加筋挡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第二级挡墙,第二级挡墙和第三级挡墙的水平位移均大于第一级挡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台阶和筋材的存在,使挡墙的垂直土压力与墙背土压力产生应力重分布,远离墙面板处影响较小;加筋土内部滑动面始于各级挡墙的坡脚,滑裂面符合朗肯土压力理论.  相似文献   

12.
深层水泥喷浆搅拌法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静明 《广东科技》2007,(4):109-110
本文结合某小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的工程实例,介绍支护方案的选择、搅拌桩挡墙的设计、提高挡墙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几种措施、搅拌桩施工质量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土工袋体之间摩擦力不足是造成土工袋挡墙整体性较差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增强土工袋挡墙整体性的研究较少。以传统土工袋挡墙为基础,通过对墙体结构形式进行改良,提出了一种土工袋一体化柔性挡墙结构。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以砂土为填料的土工袋一体化柔性挡墙结构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墙面位移、受拉装置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传统土工袋挡墙和加筋土挡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该挡墙结构水平承载力机制及变形机理,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该柔性挡墙产生一体化效果并形成连续墙体,有效控制墙面变形,提高墙体抗变形能力,使其稳定性和水平承载力比传统土工袋挡墙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生态加筋土高挡墙的长期变形特性,结合高填方支挡工程,采用钢塑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混凝土砌块作为挡墙面板,筋材与面板锚固相连共同受力,进行了生态加筋土高挡墙的现场试验,分析挡墙顶部、中部及墙后填土的垂直和水平位移的长期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工后挡墙顶部最大沉降为3 mm,最大水平位移为44 mm,位于挡墙中部。整个生态加筋土挡墙的变形特征为从墙顶往下呈鼓状膨胀发展,挡墙中部位移发展最大;加筋挡墙中部水平位移速率远大于挡墙顶部,但在工后200 d挡墙中部水平位移已收敛稳定,而挡墙顶部的水平位移在工后200~650 d仍处于动态微量增长中。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科技资讯》2010,(24):57-57
挡墙结构物质量的好坏对路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对挡墙的质量检测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挡墙的质量病害和影响因素,总结了以往挡墙质量检测的特点,介绍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最后提出应进一步系统研究挡墙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水模型实验和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间包内钢水液面在下挡墙时的卷渣行为.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钢液面接近下挡墙时,上下挡墙问钢液面容易暴露,造成钢水氧化,在下挡墙出口区一侧容易造成钢渣乳化和卷渣,在出口区下挡墙与中间包壁形成的角部区域卷渣趋势更大;溢过下挡墙的流体对下挡墙冲蚀较严重,在实际生产中将缩短中间包寿命;当中间包液面降低到下挡墙附近时在下挡墙处形成的卷渣很难在中间包内上浮去除,容易进入结晶器.水模型实验和工业试验同时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广泛应用于瑞鹰高速路基边坡的土工格室柔性挡墙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计算模型,研究土工格室多级柔性挡墙的受力机理.考虑墙体与路基土的耦合关系,对比多级挡墙在多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多级柔性挡墙与单级柔性挡墙的受力有显著差异,墙体越厚、坡度越大、表面荷载越小时墙体受力越小越利于边坡稳定;当边坡较高时,宜采用更多级数的挡墙,且挡墙台阶上部、下部墙高在较小比例下受力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土工袋柔性挡墙在顶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挡墙变位模式及土压力系数分布情况,进行了袋装铝棒土工袋柔性挡墙二维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土压力系数沿墙高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工袋挡墙位移从墙内到墙外逐渐减小,挡墙表面累积水平位移呈"上大下小"分布;土工袋挡墙破坏时,滑裂面呈"阶梯状",其高度与挡墙宽度相关;墙后土压力系数与荷载大小成正比,随挡墙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不变的趋势,挡墙土压力系数与土工袋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基坑开挖中,人们最关注的是挡土墙的侧向变形、基坑底部回弹以及挡墙后地面的沉陷.用有限元法对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结构的位移性态进行了各种参数研究,分析了对基坑开挖性态影响较大的几个影响因素,所得的结构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刚性挡墙平动挤压土体模式(T模式)下挡墙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扰动度理论,结合莫尔-库伦理论,以挡墙平动位移为扰动参量,提出墙后填土扰动函数。建立了填土面倾斜,挡墙平移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墙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和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平移模式下,随着挡墙平动位移的增大,墙后填土扰动度随之增大,填土内摩擦角以及外摩擦角随之增大,挡墙侧土压力也随之增大,侧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于挡墙高度2/3附近区域。理论公式所计算的土压力和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库伦理论公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