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当今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一个社会的先进主流文化主要由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人文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科学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形态,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剑 《科学》2006,58(6):26-28
任鸿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最为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社的灵魂人物,先后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基会)领导人、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等。他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与有序发展、国家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通过这些职位与实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是任鸿隽诞辰120周年,梳理他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及影响,不仅是对他的缅怀,对今天我国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在他的主观唯心论的世界观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的支配下的反科学的方法。一切唯心论(实验主义也在内)不管它如何伪装,归根到底都是科学的敌人,宗教的夥伴。唯心论的特点就在於它坚持与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4.
作者托马斯·库恩,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史教授,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科学革命的结构》是他的一本代表作。库恩原是学习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当研究生时,读了一些科学史和哲学著作,以后又进一步地研究科学史,逐步形成了他对科学发展史的别具一格的看法。库恩认为:过去的教科书和科学史著作往往把科学的发展描述为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一堆轶事和年表的货仓,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指出,科学发展中除了比较平静的所谓“常规科学”发展时期外,还必定会出现“科学革命”。为了说明“科学革命”,库恩引入了“规范”这一重要概念。所谓“规范”,是指共同接受的模式、假设、规则等。库恩认为,“常规科学”之所以形成和发展,关键就在于出现了“规范”。然而,各门科学的“规范”都只能解释一定的事实,当原有的“规范”无法说明的“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引起科学的“危机”时,就会爆发“科学革命”,提出新的“规范”。库恩强调,科学革命不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将引起了人们世界观的变革。《科学革命的结构》从1962年出版以来,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外报刊称为“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把这本书誉为“本世纪的经典”。库恩提出的观点并不是全新的东西,他的一些看法和概念也可以进一步讨论。但他独到的分析,明确的观点,对于我们吸取科学史上的经验教训,掌握科学规律,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有很大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刊选载的这篇《导言》,概括地说明了库恩的基本思想。以后还将陆续选载其中一些章节。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启动了脑研究计划,中国也在几年前酝酿以重大专项形式开展自己的脑研究计划。探索和揭示人脑功能奥秘一直是人类和科学界的梦想。早在1990年,美国就曾把20世纪90年代命名为"脑的十年",并执行了相应的科学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积累,科技手段的不断出新,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启动了脑研究计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认识客观世界的社会价值更在于改造世界,在于为人类带来福利。科学之所以发展成如此宏大的事业,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如此关注和重视,正是由于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自然规律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科学的价值是通过科学活动的内部结构实现的。当代科学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内部结构──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和应用与发展,其发展趋势是相互联系更加紧密、转移更为迅速。基础研究的目的旨在增加新科学知识和开辟新的科学领域,而往往并不直接考虑特定的应用目的;战略研究是近年来出现的概念,系指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包括重大定向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和重要公益性研究。基础和战略研究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和组织。应用与发展旨在研究发展科学知识的应用,以及用所获得的知识指导产生新的设计,建立新的工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并从本质上去改善和创新已经在应用的那些材料、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应用与开发的主体是企业。从而科学作为整体体现了其双重的社会价值—一真理价值和应用价值,表现了不同的行为主体和运行机制。 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和科学糟神的形成是与科学的本质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马诺·邦格(Mario Bunge)是当代西方一位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于1919年生于阿根廷的布谊诺斯艾利斯,后入加拿大籍,现任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哲学教授。阿伽西和科恩说:“邦格主张精确哲学、古典自由的社会哲学,以及理性主义和启蒙思想。他勇敢地甚至是无情地抨击主观主义、心灵主义、唯心主义以及实证论、机械论和辩证法。”邦格明确宣称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并冠以“科学的”的旗号,引人注目。另一方面,他又公开宣称反对辩证法。他把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史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1.以希腊和印度的原子主义为中心的古代唯物主义;2.十七世纪的唯物主义;3.十八世纪唯物主义;4.十九世纪中叶主要在德国和英国兴起的“科学的”同时哲学上是朴素的唯物主义;5.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6.当代学究式唯物主义。邦格认为,以上唯物主义对哲学中的关键问题均不能给出正确或精确的答案,特别是难以解决以后科学中出现的哲学问题。为了“拯救唯物主义”,邦格把他“科学的唯物主义”作为必要阶段提出来。他说,他的“新本体论之所以  相似文献   

8.
<正>蚂蚁专家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致一位青年科学家的信》一书主要的预期读者是选择追求科学,但仍对能否把科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怀疑的本科生或高中毕业生。威尔逊的散文看起来故意与强调学科独特性、有时是特殊性的科学传记形成鲜明对比;那种类型的传记可能反而会让读者远离科学。相反,通过把他的生活呈现给读者以达到移情效果,威尔逊旨在鼓励年轻人追求科学。他把自己职业生涯中引人入胜的轶事娓娓道来,悄然说服并成功消除了读者很多真实的恐惧。他还非常谦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里,自然观和社会观是统一的,二者是统一的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份。恩格斯曾将他和马克思的哲学工作概括为“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反杜林论》二版序言)。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统一于唯物主义辩证法。这就是说,自然和  相似文献   

10.
<正>张开逊先生《回望人类发明之路》的"前言",是一篇题为《探究人类的创造智慧》的短文。看得出来,作者是怀着对科学的深爱与对历史的深思来撰写这些文字的。读到高潮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哲学引导科学,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改变世界。"我们又一次看到发明家张开逊,高度评价哲学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汤姆逊在19世纪末发现电子,他说过,导致科学革命的诸多因素,最重要者当是观念的革命。重大的、革命性的科学观念,都具有基础性和集成性,改变着人类的世界观。这就是哲学。  相似文献   

11.
郝宁湘 《科学》2006,58(6):32-35
自1980年代以来,计算科学与计算技术已在科学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巨大威力。在科学方面,计算已与实验、理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哲学方面,计算这一原本属于数学领域的专门概念也已上升为一种新的哲学范畴,成为人们审视世界的一种新的世界观。“计算主义”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哲学界最具时代特色的一个概念和主张。  相似文献   

12.
天文与艺术     
李启斌 《科学》2002,54(4):52-53
近若干年来,李政道先生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对科学和艺术的联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他生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3.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通过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和信号控制通道,实现脑思维活动与外界通信和交互作用,从而进行脑信息读取、外部执行设备的控制,以及脑活动的调整和控制.脑机接口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技术,涉及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包括医疗与康复、科学与教育、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同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面临重要的技术以及法律和伦理方面的挑战.本文简要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从信号获取、神经解码和认知脑机接口等关键技术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技术角度,讨论了脑机接口技术面临生物兼容性、通信速率、信号获取和处理、神经解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从伦理和法制角度,指出该技术面临隐私、自由意志、身份认同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挑战.最后,展望了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与科学     
B.N.列宁对科学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他是天才的革命家-理論家,他丰富了馬克思主义学說,并把馬克思主义提高到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科学工作的伟大組織者,他的活动对科学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天一同志逝世的消息使我感到震惊,也使我心潮翻滚,回忆起许多往事以及和他深厚的友谊。 王天一,他是一名不知疲倦的科普战士,是中国科普期刊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一生是为科普事业奉献的一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曾刨办过《科学大众》、《大众医学》、《大众农业》等科普期刊,而且也领导和编辑过《知识就是力量》,使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得以广泛传播。他科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把科普创作  相似文献   

16.
<正>钱学森指出:"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科学家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发现的过程呢?爱因斯坦曾经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和完成的科学"加以区分,他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所以,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那里,所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把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相区别,他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进步,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创新实力的角逐,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不竭的动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普及科技应当从娃娃抓起。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使他们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  相似文献   

18.
张志明 《大自然探索》1992,11(3):112-120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1902—)不仅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历史政治哲学家。他的以“证伪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为基础的历史、政治哲学,批判了“历史决定论”,抨击了“整体主义”的社会变革方法,倡导“渐进社会工程”和“开放社会”。作者认为,波普尔将其科学哲学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应用于社会领域是不合理的,而以此建立的历史、政治哲学是不科学的。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波普尔的历史、政治哲学体系,评析了他的历史观和社会政治观。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S·库恩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学者,他因其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而名满天下。其实,库恩是从物理学转向科学史,并进而转向科学哲学的。由于他明确提出并详尽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因此也有人把他列为与默顿传统无关的三位科学社会学代氧人物之一(其他两位是普赖斯和本·戴维)。正因为库恩的研究横跨了较为广阔的领域,具有多角度的视野,因而他对科学史论也有比较深刻的洞见,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科学史观。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脑的"可塑性"是现代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但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戈曼(David Eagleman)认为这种描述具有一定误导性."塑料"通过模具固定为一种特定的形状,而脑的物质结构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伊戈曼无法摆脱这个词:"所有的文献都在用这个词,我只能尽量避免."伊戈曼对脑的"计算机类比"也有所质疑.他创造出了"活体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