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晶 《科技信息》2008,(2):97-97
西村水厂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水厂,生产能力为100万m3/d,本文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中的斜管浓缩池的设计及设备选型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给水厂饮用水的不断生产,其所带来的排泥水数量也越来越多,而怎样处理好这部分排泥水就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本文对我国城市给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呼延水厂原水性质及净水工艺,研究了呼延水厂排泥水性质,分析了排泥水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黄诚  陆少鸣 《广东科技》2006,(11):67-68
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的设计,需要以水厂污泥量及排泥水的主要沉降性能参数——固体通量为依据。这两个参数的确定,需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处理,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在江村水厂和南洲水厂进行了排泥水处理沉降试验,对污泥量及排泥水的固体通量的确定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蔡宙 《科技信息》2010,(16):I0328-I0328
本文对自来水厂污泥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并建议:由于水厂污泥与污水厂污泥有本质区别,水厂的排泥水设计最好能对原水、初沉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干化处理和絮凝剂的选型进行试验,取得必要的工程设计参数,不仅有利于设计工作,也可为今后污泥系统的运行积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絮凝剂对给水厂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改善作用,简述了污泥的性质及污泥的絮凝机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汉玉  周礼 《科技资讯》2011,(14):123-123
目的:评估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探讨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检测,评估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采用系统分析与资料分析的方法,提出优化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的建议。结果:水厂排泥水回收、处理系统运行情况不稳定,回收水质不佳。结论:需要从排泥水收集工艺控制和排泥水收集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关键词:水厂排泥水回用系统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引水厂原水水质状况全年变化较大,导致污泥组分和污泥性状的差异,成为影响污泥浓缩性能的主要因素.考察了污泥的初始质量浓度、高分子絮凝剂、pH值、慢速搅拌等因素对污泥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平常期期间沉淀池排泥水含固率大于0.52%时,污泥的浓缩效率特别低,此时需投加PAM加以强化,PAM的最佳加注率为3.24‰;采用酸处理时,较为合适的pH值在1.8左右,加碱处理最佳pH值局限在pH≥12的范围内,且改善效果没有加酸处理明显;慢速搅拌时适宜的搅拌速度在1 r/min左右,当搅拌速度提高到5 r/min时,经过30 min后污泥的浓缩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污泥浓缩池的高效运行,对减少后续污泥脱水处理的能耗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浓缩池运行方式的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并付诸于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给水厂污泥脱水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性能指标及其测定,分析了污泥脱水方法及特点,论述了国内给水厂污泥脱水设备使用情况和污泥处置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夏、秋季节中街山养殖区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营养盐水平及有机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街山列岛养殖区无机氮夏季含量较高,16.7%的站位超四类水质标准,秋季明显下降,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夏、秋季无明显差异,而硅酸盐秋季较夏季明显升高。磷酸盐为该海域的限制因素,夏季尤为明显。该海域已呈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也已达到轻度污染水平,且夏季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3.
广州夏季大气中碳气溶胶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2年6-7月于广州市3个采样点采集PM10和PM25样品,测定了PM10,PM25以及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4.77μg@m-3及78.13μg@m-3.PM10和PM2.5中的OC浓度分别为22.3μg@m-3和15.80μg@m-3,EC浓度分别为7.78和5.90μg@m-3,其中73.8%的OC和77.7%的EC存在于PM25中.在3个采样点PM10和PM25中,OC/EC比值均大于2.0,表明广州夏季大气存在二次污染.各种气象条件对OC、EC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降水和风速是OC、EC浓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环境生物技术与水污染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指出以现代微生物选育及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的基础的环境生物技术,目前在提高传统的有机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效能,开发毒害性化合物在生物处理技术,污染场地的生物补救和修复技术,研制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用于环境治理的向生物制剂等方面,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潜力,将成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水污染的类型及其起因;讨论了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净化被污染水体的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本文指出:水生维管束植物在除去水中污染物,净化水质方面有明显的可行性,并举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就纳米技术在空气及水污染控制中的若干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为改善燃烧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纳米材料用作发动机材料以提高其工作温度 ,或作为燃料添加剂来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 ,纳米材料还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来强化去除和降解空气及水中的污染物 .作为储氢及太阳能电池材料 ,纳米材料在可能导致最终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新的清洁能源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三峡水库水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指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工程完成的状况和原规划目标与现实的要求相差很大;若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尽快采取重大措施解决,三峡水库的水质将“只会变坏,而不可能得到改善的”;为此提出了7个方面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和高阶去耦合直接技术(HDDM-3D),对天津市2014年7月的臭氧(O3)污染进行模拟,分析臭氧生成的前体物控制区分布规律,量化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臭氧浓度分布从中心城区向外部郊区逐渐增高,东南部临海的滨海新区浓度水平最高。天津全市7月的臭氧生成以VOCs控制为主,中部地区(中心城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95%以上天数的臭氧处于VOCs控制区,北部远郊(蓟县、宝坻区、宁河区、武清区)以及中部津南区有2/3以上天数受VOCs控制,南部郊区(西青区、静海区、大港区)的VOCs控制区与共同控制区出现的比例相近。山东省排放是天津市夏季臭氧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占比约为1/4,对天津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河北省排放平均贡献占比约为1/6,主要影响天津西部区县的臭氧水平;天津排放贡献则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宝坻和蓟县。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年6月的调查数据对广西茅尾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As)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茅尾海海域海水中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范围分别为1.3~3.2、0~10.0、6.8~29.2、0.06~0.31、0~0.138、0.37~1.00,平均浓度(μg/L)分别为2.1、2.7、14.6、0.14、0.067、0.59,其中,海水中的Pb和Hg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各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依次为Pb>Hg>Zn>Cu>Cd>As。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Zn、Cd、Hg、As的含量(μg/L)变化范围分别为(0~45.3)×10-6、(0.4~23.5)×10-6、(1.1~80.4)×10-6、(0.01~0.50)×10-6、(0.01~0.11)×10-6、(2.30~25.65)×10-6,平均含量(μg/L)分别为9.0×10-6、13.1×10-6、31.5×10-6、0.13×10-6、0.04×10-6、9.48×10-6。该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As>Cu=Cd>Pb>Hg=Zn,重金属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Hg>Cd>As>Cu>Pb>Zn,沉积物中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Hg、Cd和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